「我們的民主處於危險之中。」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主席默茨站在國會講台前,大力擁護不久後要表決的移民庇護權利限縮議案,他控訴執政聯盟明明是國會少數,卻罔顧民意,長期忽視多數人的聲音,是對民主的傷害。
話還未說完,議場內不滿的叫囂聲此起彼落,打斷了默茨,但基民盟議員的掌聲,馬上蓋過所有的聲音,讓默茨能夠繼續他的演講。
旨在限縮移民庇護權的議案,被媒體稱為「五項計畫」,由基民盟提出,議案內容要求聯邦政府進行長期的邊境控管,無合法入境文件者,即使是庇護申請者也禁止入境;而已經在國內的非法移民,聯邦有權長期拘留,直到自願離境或遣返為止,聯邦也應協助地方政府設置更多拘留收容所。
遣返的行動應更加頻繁,尤其是來自敘利亞與阿富汗的非法移民,一再重複的論調,因為敘利亞的獨裁政府已經倒台,因此來自敘利亞的庇護者已經沒有理由再留在德國了,即使目前敘利亞政局仍前途未卜。
總理蕭茲認為議案違反了歐盟法律,《都柏林公約》規定成員國有義務審核尋求庇護者的申請,並在申請期間提供生活所需的資源。
一週前,巴伐利亞邦的城市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發生持刀殺人事件,一名男子突然向幼兒園幼童發動攻擊,造成一名男童以及一名 41 歲男子喪生,而兇手的背景——從阿富汗來到德國接受庇護的移民——讓德國社會輿論沸騰,基民盟的默茨和另類選擇黨主席魏德爾呼籲應要立即收緊移民政策,刻不容緩。
基民盟提出「五項計畫」後,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與自由民主黨馬上表態支持,最後,國會表決通過了這項議案。
在表決通過後當天晚上,明鏡週刊發佈一篇文章,標題下「今天,德國政治改變了」,並不是因為這項議案本身的內容,議案雖然有影響力,但本身不具強制力,真正的原因是:這是德國國會第一次,有傳統政黨在與另類選擇黨的合作下通過議案。
尤其基民盟的總理候選人默茨,曾多次向社會大眾表示,他的政黨絕對不會與另類選擇黨合作,更是引用歷史來重申極右翼政黨的危險性,他後來補充道,所謂的不合作,是指不組成聯合政府,也不協商議案的意思,提出一個被國會多數同意的法案並不違反原則。
但是,這項議案的通過,被另類選擇黨視為一次巨大的勝利,議案裡面提到的延長非法移民的拘留期,其實早已寫在他們今年的選舉政見中,議案通過,彷彿揭示了主流民意正與另類選擇黨同行,他們也成功發揮了自己在聯邦國會裡的影響力。
即使另類選擇黨的聲勢逐年上漲,包括基民盟、社民黨與綠黨在內的傳統政黨,都表態過不會與另類選擇黨組成執政聯盟,被稱為民主的防火牆(Brandmauer),但反對方為無法彼此合作的傳統政黨感到擔憂,經過這次議案表決後,防火牆是否已經刻下一道無法忽視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