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了酒井順子的《都與京》(2024年書單回顧:對認同的反思&TOP5)後,很喜歡當中輕巧的對於從兩側切入觀點的角度,所以今年1月去宜蘭的旅途車程就選了《裏日本的幸福》來陪伴。
副標為「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的本書,多少已經點出了將裏表日本的討論,視為光與背隱側的存在,然而對日本文化討論熟悉的人,可能從出自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的「陰翳」一詞被使用,就理解書中想要談及的,正是那不在表側、位於接在大平洋側主要西化工業城市的「背後」,那些面於日本海的地方,它們的故事。酒井很巧妙的以自身東京出生與觀光學背景的角度去說明,這些裏日本的地方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什麼,也讓我們這些旅行者,一窺日本人自己內裡的豐富世界。
「斯土斯地的『好地方』絕對不招搖,既沒有厲害的高樓,也沒有觀光客會殺來觀光的景點。不是最流行的地方,當然也就不起眼,不是那麼容易被人看見,可是以北陸為首的日本海地區,無疑擁有能令人生活愉快的條件。」
這讓我想到,去年搭北陸新幹線的旅行,當中臨時起意的去了趟富山行程,雖然僅待了一天,但書中一段話寫道當地人說「富山最好了,我們只是不說而已」,瞬間那個城市輕鬆步調的美好記憶就回來了,在北陸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反倒顯得珍貴。
也就稍稍能夠體會加賀屋的小田會長所說「無所匱乏、欲求又多的時候,人很容易會看不見某些事情,但有些歡喜,真的要待在『背後』才懂得。」
非常有趣的是,寫推薦序的新井一二三,在本書一開始寫了一段跟朋友談及坐火車去宜蘭的故事,對方身為宜蘭人跟他形容,在搭火車經過隧道後終於看到大海的時候,讓他想起《雪國》的開頭那句: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當時新井並不認同,但以此書所談及表裏日本的角度,他說「日本海在多數國人的印象中,的確是跟台灣東岸一樣的『後山』。」他解釋道在日文和中文的「裏」字,意思不全然相同,「日文的『裏邊』相當於中文的『後邊』或者『背面』」,並非我們在中文所代稱的「內部」。因為在日文裡,一度是相對貶抑的使用,所以日本人自己也琢磨心中對於「裏邊」的在意。
如今時刻,我想多半的人對於觀光上「燦爛眩眼」以外的「微光」接受度已經高上許多,因為這些地方更為自在舒適(尤其是疫情解禁後的日本旅行潮)。
因此對於來回一趟「裏台灣」旅程的我來說,這本書很適合現在的台灣,思考我們自己如何更加珍惜地看待地方與城市的關係。
—
2025.01.11 閱
2025.01.11 記 threads
2025.02.04 改 vocus
—
《裏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
作者:酒井順子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
出版年:2018
ISBN:9789571372747
頁數:256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書),市圖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