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才是進入成熟階段,拍攝一系列的主題影片,增加自己頻道的深度,也讓別人難以去模仿,等同是建立了護城河那樣。也有可能一直停留在新手階段的,因為就持續在摸索著。在網路世界裡,每位創作者的階段不太一樣,可以說每天都有許多新作品產出,也有許多創作者加入或離開。
接續上一篇文章,每一集都要有主題或底稿,很難沒有主題,想到什麼就講什麼,這樣的內容也過於鬆散了。所以,先買腳架就可以開始想主題,準備錄製。如果不知道要準備多少內容,才能足夠滿足整個影片長度,那就 先默念稿子測時間,例如唸一篇大約兩千字左右的文章,大概要花費十分鐘的時間。如果影片長度要有十五分鐘左右,那就需要加上一些解說,就能補足剩下的時間。要一直去思考的是,到底拍攝影片的目的是什麼?想要分享,因為分享自己所思所想出去,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還是想要教學,不要去想著自己有什麼可以教學的,就是把自己學到的分享出來就是了。當去思考為何別人為何會想要來看自己拍攝的影片時,其實就是要去思考別人的需求這件事。
固然可以主動的分享自己心得,但這或許都不是別人想要的。而別人想要的是什麼呢?很多很多的乾貨,然後定時的更新,大方向大概是如此。換言之,就是要有各式各樣的知識,例如是時事整理懶人包,或是懶得看書而想要看書摘,抑或是免費的課程等等。需求就在於需要花時間才能整理出來的知識,這當然也是一種市場區隔。等同於如果肯花時間精力,就能製造出乾貨以吸引別人前來觀看。不過,如果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這些通通都沒有,就不能拍攝影片分享了嗎?冷門又如何?那還是自己拍攝的影片。
因此,拍攝影片可以分為階段來看,在新手階段就不用講求什麼內容了,只要有就好。然後當進入成長階段的時候,再來看看要專注在哪一個主題系列,然後集中火力。因為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新手階段,總會有想要突破的時候。最後才是進入成熟階段,拍攝一系列的主題影片,增加自己頻道的深度,也讓別人難以去模仿,等同是建立了護城河那樣。也有可能一直停留在新手階段的,因為就持續在摸索著。在網路世界裡,每位創作者的階段不太一樣,可以說每天都有許多新作品產出,也有許多創作者加入或離開。
創作是一條需要要自我摸索的路,就像網紅九妹可以繼續拍攝JOE是要對決,還有3C產品開箱文就好,這些系列的人氣都很高,那為何還要開設新系列呢?就是想要突破現狀。不管是寫文章或是拍攝影片都是一樣的,都是在追要求所謂的自我突破,也是在一點一滴的改變自己,塑造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沒有分享出去,沒有與別人交流,就不會知道結果會是如何,然後自己的人生也就這樣結束了,這樣是不是太可惜了?拍攝影片只是換一種呈現方式,能夠做到的程度也與文字不盡相同。當然,文字仍然是基礎中的基礎,就像跑步一樣,是可以一直存在的。
月光覺得,去多嘗試不同的表現方式,也是在豐富自己的人生。不用去管自己的影片內容是否會有人來看,或是是否能夠幫得上忙?總之,就是拍攝就對了,因為自己才是最該在意的人,這是自己的人生,就由自己來決定要走的多遠與與多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