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手握一支無形筆,那便是 AI。真正能讓這支筆揮灑自如,寫出既精準又富有情感的內容,關鍵在於如何使用AI指令(Prompt)。
想像你是一位指揮家,而 AI 是你的交響樂團。你的一句話,決定了音樂的旋律、節奏與情感。同樣地,一條 明確、精細、可測試 的 Prompt,能夠讓 AI 產出準確且具影響力的內容;反之,模糊的指令,就像對樂團說:「隨便來一首吧!」,結果可能天馬行空,甚至完全不符合你的需求。
因此,我們在使用 AI 指令時,需要掌握三大黃金原則:
清晰(Clarity)—— 明確表達需求,避免模糊
錯誤示範:「請寫一篇關於 AI 的文章。」
正確示範:「請用專業新聞報導的語氣,撰寫 800 字分析 AI 法規對企業的影響,並包含數據支持。」
思考點:
AI 需要具體的方向,就像 GPS 需要確切的目的地。如果指令含糊,它會「自由發揮」,結果往往與你的期望南轅北轍。
細節(Specificity)—— 指定語氣、格式與長度
錯誤示範:「寫一篇故事。」
正確示範:「請撰寫一篇 1500 字的科幻故事,背景設定在 2050 年,主角是一位 AI 工程師,他發現自己的 AI 夥伴開始產生自我意識。」
思考點:
這就像請一位廚師做一道菜。如果你只說「煮個飯」,他可能會做白飯、蛋炒飯,甚至燉飯。但如果你說「做一盤濃郁的松露奶油燉飯」,那麼 AI 便能準確理解並產出符合需求的內容。
可測試(Testability)—— 一次調整一個變數
錯誤示範:「請寫一篇行銷文案,長度隨意。」
正確示範:「請撰寫一篇 Instagram 行銷文案,50 字內,語氣輕鬆幽默,並包含明確的 CTA(行動呼籲)。」
思考點:
想像你在調校一台 AI 引擎,若一次修改太多變數,你無法確定哪個因素影響了結果。學會精細調整,才能讓 AI 精準產出符合你需求的內容。
實戰演練:不同類型的 AI 指令模板
AI 的應用場景廣泛,從新聞報導到故事寫作,從行銷文案到學術論文,每一種內容類型都需要特定的 Prompt 設計。以下是幾個示範:
新聞報導:「請用客觀新聞口吻,撰寫 800 字關於 AI 法規影響的文章,包含數據支持。」
故事寫作:「請撰寫一篇 1500 字的科幻故事,背景設定在 2050 年,主角是一位 AI 工程師。」
行銷文案:「請為 XYZ 產品撰寫一則吸引人的 Instagram 貼文,包含 CTA(行動呼籲)。」
實戰技巧:
逐步拆解:先設計簡單的 Prompt,然後加入語氣、格式、篇幅等細節。
優化測試:讓 AI 產生多個版本,微調語氣、長度,找到最佳風格。
客製化需求:根據受眾與平台特性,調整 AI 的輸出,例如新聞文章需客觀,社群文案需吸引眼球。
實作演練
這堂課不僅是學習 AI 寫作,而是讓你成為 AI 的「設計師」。你的任務是:
🔹 設計 3 個不同類型的 AI 指令(如新聞報導、故事寫作、行銷文案)
🔹 測試 AI 產出的內容,並根據結果進行調整與優化
思考題:
🔹你的目標受眾是誰?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內容風格?
🔹這篇文章的主要訊息是什麼?應該怎麼傳達最有說服力?
🔹這篇內容將在哪個平台發佈?不同平台需要不同的語氣與篇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