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Intel來說是極為艱難的一年,多年以來首次出現的全年淨損,就高達19,233百萬美元。從過去六年的長期趨勢圖來看,Intel的損益三率(營業毛利率、營業淨利率、本期淨利率)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並在2024年出現更嚴重的下墜,這也導致在2021年2月重回Intel擔任CEO的Pat Gelsinger,磨光了董事會的耐心,在2024年12月1日被勒令退休。
Intel的2024年全年營收為53,101百萬美元,這是在2021年達到79,024百萬美元的營收高峰後,連續第三年下滑。從瀑布圖可知,53,101百萬美元的營收淨額,扣除佔營收67.3%的營業成本、再扣除31.2%的研發費用後,已經所剩無幾;繼續扣除10.4%的銷管費用後,已呈負數;再扣除13.1%的重組成本後,營業淨利率就達到-22%,成為嚴重的營業淨損。
營業成本佔營收67.3%,相對上就是營業毛利率僅剩32.7%。這和過去高峰時期長期享有60%到70%的毛利率相比,真是情何以堪。Intel是IDM型態的公司,營業成本主要是由製造及封測自己設計的晶片相關成本構成,也包含一些外包製造的成本。Intel的晶圓製造是由Intel Foundry這個事業群負責,在財報附註的各部門營收中,可看到它產生的全年營收有17,543百萬美元,僅次於CCG(客戶運算)這個核心事業群的30,290百萬美元。但附註中也揭示各部門營收中有17,215百萬美元的內部轉嫁須扣除,據判斷其中絕大部分應該是Intel Foundry向其他部門收取的內部製造成本。換言之,Intel Foundry實際由外部產生的晶圓代工營收相對有限。但Intel Foundry的運轉能量中包含期待能產生龐大晶圓代工營收的製造設備及人力配置,營收落空,人力成本及設備折舊仍然要發生,這導致Intel Foundry這個事業群本身的2024營業淨損就高達13,408百萬美元。
研發費用佔營收31.2%,這主要是Intel晶片設計部門的支出。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積電2024年的研發支出佔比為7.1%,以IC設計為主的聯發科則為24.9%,兼有設計和製造的Intel,研發支出佔比在理論上應該介於二者之間是比較健康的。從Intel過去六年財報數據來看,2019及2020這二年的研發支出佔比分別是18.6%、17.4%;從Pat Gelsinger回鍋擔任CEO後,大幅提高研發支出,雖然2021年的營收受惠於疫情而達到近年的高峰,研發支出佔比仍然上升至19.2%。2022、2023及2024這三年的研發支出佔比分別是27.8%、29.6%及31.2%,大幅高於之前的比例。雖然佔比提高有部分原因是過去三年營收持續下滑,但研發支出絕對數字的提升仍是主因。
營業成本、研發費用、銷管費用都是必要且常態的支出。但占營收13.1%的重組成本,就耐人尋味、值得深究。根據Intel財報的說明,重組成本主要是由員工離職給付及福利所構成(也包含一些其他項目),過去幾年的財報上都有這項數字,但2024年特別大,這似乎顯示因為公司競爭力下滑,許多員工選擇另謀他就或退休,Intel也很大方地付出離職或退休津貼,讓大家好聚好散。
瀑布圖接下來出現正向的非營業損益,但只有468百萬美元。我查閱2019年以來的數據,Intel在2019、2020、2021及2022這四年都有不小的處分投資利益,2022年達到4,268百萬美元的高峰。業外收入可以在本業表現不佳時挹注最終淨利,Pat Gelsinger在2022年靠這招相當程度地美化最終財報數字。但祖產總有賣完的一天,在最需要美化的2024年,沒剩多少可賣了,財報數字難看,最終逼得董事會開鍘。
看到這裡已經夠慘了,但瀑布圖上最後還有耐人尋味的所得稅費用這一項。通常在公司出現稅前淨損時,因為損失有(在未來年度)抵稅效果,所以會出現所得稅利益,可讓本期淨損比稅前淨損來得低一些。但Intel在2024年卻有高達15.1%營收占比的所得稅費用,讓最後的損益數字雪上加霜,導致本期淨損率高達36.2%。
明明是營業虧損,財報上卻出現龐大的所得稅費用。這牽涉到公司帳上認列的費用及損失,報稅時不一定會被稅捐機關認可,及企業經營實務背後複雜的稅務安排。根據財報說明,Intel在2024年的GAAP tax rate高達71.6%,但經過調整後,non-GAAP tax rate大幅下降為13%。美國的稅制很複雜,財報上顯示的實質稅率經常讓人驚奇,這也讓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規劃服務成為一門好生意。
從2019到2024年,Intel的營業毛利率、營業淨利率及本期淨利率都是呈現持續下跌的趨勢。2019到2021這三年,毛利率還維持在55%以上;2022年開始,毛利率就急速下滑,2022、2023年勉強守住40%,2024年則跌到不成樣的32.7%。
毛利率下滑,當然連帶著營業淨利率也下滑。但觀察2022及2024這兩個年度,毛利率比前一年明顯下滑,營業淨利(損)率卻下滑的更嚴重(可從圖中綠線及紅線的斜率判斷)。這顯示Intel不但在產品競爭力上江河日下(導致毛利率下滑),在成本管理上也顯得鬆散缺乏紀律(使得營業費用居高不下)。
Intel在2022及2023年的營業淨利率已經來到非常低的3.7%及0.2%。在2022年,透過處分投資利益取得較龐大的非營業損益,讓最終的本期淨利率從3.7%拉升至12.7%;但到了2023年,已經沒有巨額的業外投資可賣,所以本期淨利率僅從0.2%小幅拉升至3.1%。
2021年2月回鍋擔任CEO的Pat Gelsinger壯志未酬,待不滿四年,繳出一份難堪的成績單,在2024年12月1日被董事會宣告退休。Intel目前是由兩位臨時CEO (Interim co-CEOs)共同治理。從2024Q4及2024Q3兩份季度財報觀察,兩位co-CEOs並沒有把大量的費用或損失塞在2024Q4這一季的財報中來讓離任的Pat Gelsinger承擔責任(財務學上稱這種操作為洗大澡),因此2024年的鉅額虧損的確是Pat Gelsinger的責任,而非接任者落井下石。
科技圈及產業界對Intel何去何從有很多臆測及建議。比較有共識的是美國政府基於國安考量,不會放任Intel就這麼一厥不振。但誰來拯救Intel及如何拯救,說法很多,其中一個是讓台積電以技術入股成為Intel大股東,以技術移轉方式協助Intel跨越先進製程節點的技術障礙。在川普2.0的時代,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