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塊石頭與巨人歌利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掃羅對大衛說:「你不能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因為你年紀太輕,他自幼就作戰士。」

  大衛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

  掃羅對大衛說:「你可以去吧!耶和華必與你同在。」

  掃羅就把自己的戰衣給大衛穿上,將銅盔給他戴上,又給他穿上鎧甲。 大衛把刀跨在戰衣外,試試能走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穿慣,就對掃羅說:「我穿戴這些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穿慣。」於是摘脫了。他手中拿杖,又在溪中挑選了五塊光滑石子,放在袋裏,就是牧人帶的囊裏;手中拿着甩石的機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亞)⋯⋯」

  大衛對非利士人說:「你來攻擊我,是靠着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

  非利士人起身,迎著大衛前來。大衛急忙迎著非利士人,往戰場跑去。大衛用手從囊中掏出一塊石子來,用機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額,石子進入額內,他就仆倒,面伏於地。

  ——撒母耳記上第十七章



  大衛在迎戰巨人歌利亞之前,掃羅王給大衛穿上戰衣與盔甲,佩帶了刀槍,大衛穿不慣,便把這些行頭全還給了掃羅,只在溪中選了五顆光滑的石子放在囊中。

  大衛身上沒有精銳的武器、沒有護體的盔甲、更沒有降龍十八掌,而站在他身後的卻是屢戰屢敗的以色列軍隊,沒有軍備、軍力、士氣,他如何戰勝巨人歌利亞?

  迎戰前,他把掃羅王賜給他的武器與盔甲全還給了掃羅王,看似愚昧的行徑,卻深得神的心意。

  他只不過抛出一塊石頭,一刹那,一個小小牧童便擊倒了巨人歌利亞,他憑的是彈指神功嗎?

  不!他憑藉的是神的力量。

  大衛在出戰時,對歌利亞大聲喊話︰「你來攻擊我,是靠着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

  其實你我也不例外,縱使一生平淡,不如牧童大衛的精彩,一切憑靠的還是萬軍之耶和華。


  移民在社會中是弱勢群體,因爲欠缺親族血緣地緣人脈,比起本地人有很多欠缺與不能,由於語言文化的障礙,我們在能力上有很多不足。然而,大多移民總是表現出要强的那一面,在人面前,將軟弱的那一面隱藏起來,無論是在工作職業、家庭婚姻、身體健康,總是無時無刻奮力展現出光鮮的那一面。

  移民總是讓人感到異於常人的堅韌不拔,彷彿要以自己的一生來證明他的選擇、他的執念、他的道路。衣錦還鄉似乎不是一種古老的概念,而是根深蒂固地烙印在移民的身上,似乎是一種使命,一種召喚,一種任務。

  太陽照耀義人,也照耀罪人,照耀富人,也照耀窮人。

  不會因爲我們是弱勢就少得到陽光,少得到雨水的滋潤,不會因爲我們少了努力,就少得了恩典,陽光人人都能得,萬物都靠此滋長,萬物也滋養了人類,我們是神所養育的,一點都不錯。

  但社會資源就不同了,有人生來就擁有很多,有人卻自嘆生錯命,投錯胎,走錯路,能支配的社會資源太少。衆人皆意識到,有錢、有勢、有權、有人脈,似乎在社會上佔盡了優勢,目光便全聚集在這上面。

  然而在神眼中,則不盡然,我們都是他要拯救的孩子,在祂眼中,有權無權,有錢無錢,並無多大差異,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地方,因爲神給我們的是陽光的恩賜,白白的恩賜,何謂白白,白白便是不用花錢,不用努力賺取,白白得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跑道,在人生的跑道上,我們跟隨的是神的脚步,不是人的脚步,無論他人是怎麽跑的,而你自己是怎麽跑的,只有神知道這不是一場競技,一步步都是他的帶領,他的扶持。


  人生,不是一場競技!


  在這人生的跑道上,我們不需要跑得比別人快,比別人遠,比別人更努力,賺得比別人更多錢,甚至活得更老,他要的是,我們追隨他的脚步。

  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靠的是什麽?神的力量!

  神並不會因爲我們比他人更好、更優秀、更英勇、武功更高强,便給我們更多的恩典,但他希望我們全然地信靠他的力量,而非靠著某種外在的力量,像是︰能力、智力、財力、勢力、權力、體力、學力、功力⋯⋯甚至連努力都不需要。

  大衛沒有精銳的武器、沒有堅硬的戰甲、更沒練過降龍十八掌,他只抛出一塊小石頭,便打倒了巨人歌利亞,很像武俠小説裏面的情節,武俠的解釋是,有高人指點。

  而指點大衛的那一位,不就是神嗎?


  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傳道者書9:11


  我很喜歡這段經文,跟老子的哲學很接近,大衛之所以得勝,便是在於他並非强者,並非智者。他的渺弱顯現出神的強大,使得他成爲神的工具,神的器皿,成爲最合神意的人。

  上星期得知一位要好的姐妹得了癌症,她才六十歲,對於現代人來説,還不算是老人,她得的是移轉性惡性腫瘤,醫生說時日不多了,她的家人都很悲傷,我們所有的弟兄姐妹也是為她擔憂。

  悲傷絕望中,我們卻懷有希望。

  爲什麽?

  基督徒與一般人不同地方是,在面對親友死亡時能夠感到高興,我多次參加基督徒的葬禮,氣氛是隆重哀戚的,但並非凝重,而且是隆重中帶有喜悅,因爲又有人回到天家了,回到主的懷抱了,真是可喜可賀。

  死亡是生命的終結,但對基督徒來説,死亡卻是永生的開始,是件喜事啊!

  我的表姑在六十歲時,參加了一次基督徒的葬禮,卻因這種喜氣洋洋的氣氛深深地感染了她,她在人生步入老年之際,便毅然決然地信了主。她告訴我,她希望將來自己的葬禮也要是如此隆重而喜悅,而非呼天搶地的哀嚎。

  人生幾何?我對自己說,真的,其實不需要有那麽多才或是財,五塊石頭,一次恩典,一生一世,便夠用了。



avatar-img
103會員
145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薇亦柔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封城期間的線上教學
這要談到我的母親,打從我有記憶開始,我的母親便時時捧著一本書,她熱愛閲讀文學作品,一本『京華烟雲』讀過幾十遍都還會再看一遍,非常喜愛林語堂、徐志摩、夏志清、張愛玲、白先勇、琦君、席慕容、三毛、瓊瑤、金庸、高陽等,這些老作家的作品。
疫情爆發時,大家瘋狂搶購民生用品,然而黑森林裏的人依然保有二次大戰以來的傳統︰慣性的囤積物資與糧食,他們是平時就囤糧,更何況在這個肺炎時代?黑森林人如何防疫?便是宰一條牛。
雪梨歌劇院也爲中國移民慶祝春節與元宵節,只不過是春節與元宵節與端午節一起慶祝。
親友當中不少人知道,我抛棄美國、離別雪梨,目前隱居於人烟稀少的黑森林之中。爲何是黑森林?要隱居的話,南投溪頭也很美,何苦跑去黑森林?説得可真好啊!我也想回去南投名間跟堂妹擠一起,但重點並不是溪頭還是黑森林。   而是森林。
肺炎時陰謀論喧囂塵上,謠言漫天,據謠言透露,其實Merkel在肺炎到達中國之前早就得知肺炎會流行,因此德國政府早早制定了短工政策,早早購買了呼吸器,早早設置了重症病房,早早研發了疫苗,德國在肺炎還在亞洲肆虐,還沒來到歐洲時,幾家藥廠就已經推出疫苗了⋯⋯因爲她早早得知嚴冬會來,肺炎一定會流行下去。
回顧封城期間的線上教學
這要談到我的母親,打從我有記憶開始,我的母親便時時捧著一本書,她熱愛閲讀文學作品,一本『京華烟雲』讀過幾十遍都還會再看一遍,非常喜愛林語堂、徐志摩、夏志清、張愛玲、白先勇、琦君、席慕容、三毛、瓊瑤、金庸、高陽等,這些老作家的作品。
疫情爆發時,大家瘋狂搶購民生用品,然而黑森林裏的人依然保有二次大戰以來的傳統︰慣性的囤積物資與糧食,他們是平時就囤糧,更何況在這個肺炎時代?黑森林人如何防疫?便是宰一條牛。
雪梨歌劇院也爲中國移民慶祝春節與元宵節,只不過是春節與元宵節與端午節一起慶祝。
親友當中不少人知道,我抛棄美國、離別雪梨,目前隱居於人烟稀少的黑森林之中。爲何是黑森林?要隱居的話,南投溪頭也很美,何苦跑去黑森林?説得可真好啊!我也想回去南投名間跟堂妹擠一起,但重點並不是溪頭還是黑森林。   而是森林。
肺炎時陰謀論喧囂塵上,謠言漫天,據謠言透露,其實Merkel在肺炎到達中國之前早就得知肺炎會流行,因此德國政府早早制定了短工政策,早早購買了呼吸器,早早設置了重症病房,早早研發了疫苗,德國在肺炎還在亞洲肆虐,還沒來到歐洲時,幾家藥廠就已經推出疫苗了⋯⋯因爲她早早得知嚴冬會來,肺炎一定會流行下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Thumbnail
看過李白,才感銀河落九天之勢;試仿李白,才知蜀道何難。
Thumbnail
既已瞭解敵情又瞭解自己的,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情而只瞭解自己的,可能勝也可能敗;既不瞭解敵情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危。
Thumbnail
只能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慎選轉職職業是很重要的。
入界宜缓,巧取豪夺,以柔克剛,逢危需棄。 臨局應急,智謀深算,出奇制勝,遇險必攻。 戰狼出手,聲東擊西,先機在握,後防無虞。 大局在胸,進退有度,勇者無懼,智者常勝。 這個詞意,是炮的布局。不見龐涓,不見孫濱是理想結局。
馬炮爭雄,屏風奪𣁽! 車兵奮勇,鐵壁護帥! 原次中華,一體兩式! 全局博弈,不分彼此! 這個詞意是尊重彼此,一種形體、兩種模式的可能效應,理應加持。
全部機構,重在反攻,逼敵三竭而衰,一鼓作氣,擒賊擒王。 整體戰略,貴於防守,守土寸步不讓,百戰百勝,安邦定國。 師徒對局,和棋收場,新典故新篇章,胡榮華著,吳貴臨編。 第一段,是反攻馬布局。 第二段,是家國是重要的。 第三段,胡榮華和貴臨是師徒關係。
全部機構,重在彈性,前局蓄其全力,七子連環,而圖屯邊馬發威。 一切策略,貴於靈活,後陣展其雄心,八方連線,求破敵鋒芒盡顯。 楚河漢界,車馬炮兵,中國象其精髓,九九歸一,吳貴臨精華篇寫。 第一段,是單提馬布局。 第二段,是搏弈心德。 第三段,是吳貴臨老師篇寫。
Thumbnail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Thumbnail
看過李白,才感銀河落九天之勢;試仿李白,才知蜀道何難。
Thumbnail
既已瞭解敵情又瞭解自己的,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不瞭解敵情而只瞭解自己的,可能勝也可能敗;既不瞭解敵情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危。
Thumbnail
只能說在修行的道路上,慎選轉職職業是很重要的。
入界宜缓,巧取豪夺,以柔克剛,逢危需棄。 臨局應急,智謀深算,出奇制勝,遇險必攻。 戰狼出手,聲東擊西,先機在握,後防無虞。 大局在胸,進退有度,勇者無懼,智者常勝。 這個詞意,是炮的布局。不見龐涓,不見孫濱是理想結局。
馬炮爭雄,屏風奪𣁽! 車兵奮勇,鐵壁護帥! 原次中華,一體兩式! 全局博弈,不分彼此! 這個詞意是尊重彼此,一種形體、兩種模式的可能效應,理應加持。
全部機構,重在反攻,逼敵三竭而衰,一鼓作氣,擒賊擒王。 整體戰略,貴於防守,守土寸步不讓,百戰百勝,安邦定國。 師徒對局,和棋收場,新典故新篇章,胡榮華著,吳貴臨編。 第一段,是反攻馬布局。 第二段,是家國是重要的。 第三段,胡榮華和貴臨是師徒關係。
全部機構,重在彈性,前局蓄其全力,七子連環,而圖屯邊馬發威。 一切策略,貴於靈活,後陣展其雄心,八方連線,求破敵鋒芒盡顯。 楚河漢界,車馬炮兵,中國象其精髓,九九歸一,吳貴臨精華篇寫。 第一段,是單提馬布局。 第二段,是搏弈心德。 第三段,是吳貴臨老師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