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利依舊熱門,申請國外專利的第一首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論經濟、軍事、流行等各方面,美國都是領先世界的翹楚,美國專利自然也是多數企業海外布局的第一步,申請美國專利需要多久時間?是否有加速的方式?我們都幫你整理好了。

美國專利如何加速審查?

美國專利的審查時間約到1年~1年半不等,有什麼辦法可以再加速嗎?以下四種方式,有機會讓專利在1年內審查完成:

  • 加速審查(AE):於申請時一併提出,提供技術檢索報告,並揭露檢索方式,說明可專利性,相對專利範圍可能遭到限縮
  • 優先審查(PE):有件數限制,如修改部分超出請求項項數,會終止加速審查
  • 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PH):若前後兩案有達到充分對應,即可申請PPH
  • 首次申請專利案加速審查試行:為鼓勵創新活動,凡符合微實體資格,且首次申請專利的個人或微型企業適用此方案,該試行計畫至2025年3月11日,或達到1000件為止

2025美國專利規費調漲

包含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不約而同在2025年宣布調漲專利規費,此次調整幅度還不小,我們整理了一篇專文,此處就不贅述,這一波調整共有400多個項目受影響,有意申請美國專利或商標的人可直接洽詢專員。

原文來源:多數公司申請外國專利的第一步:美國專利基本介紹

avatar-img
3會員
39內容數
這邊會提供關於專利及商標的最新資訊,包含法規變更、申請注意事項,課程推廣資訊等,歡迎有興趣或是申請需求的讀者來逛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專利商標資訊站 的其他內容
澳洲專利局是全球五大專利局之一,每年新增的專利數量超過十萬,創新能量非常強,台澳兩國文化交流頻繁,申請澳洲專利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在2024年底澳洲專利局調整了專利規費,繳納規定也有部分修訂,有意申請澳洲專利的企業可多加留意。
中國在軟硬體各方面進步神速,研發能量十分旺盛,近幾年來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發明專利新增數量最多的國家,申請中國專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平均要審核多久才能取得專利?我們整理了中國專利的最新規範供你參考。
專利兩個字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詢問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都覺得申請專利既浪費錢又沒什麼用,每年花那麼多研發預算,還不如拿去用在別的地方,其實只要釐清申請專利的用途,就能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專利是無形資產,你可以想像他是知識有價的代表,至於價值多少,則要看市場來決定了,一般來說在收購公司或轉讓專利的時候,才會需要用到專利鑑價,但負責鑑價的單位,可能懂市場不懂技術,一個天價專利卻根本無法實際採用,做交易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充面子。
既然是佈局,通常是由好幾個專利串起來的,很難用一個專利就完成佈局,而且事前要做的功課非常多,包含市場調查、設立目標,並盤點自己手上現有的資源,才能完成屬於自家公司的專利佈局。
韓國是我們可敬的對手,無論在經濟、運動、文化等多個方面,都和台灣有著很高的相似度,韓國專利也和台灣專利一樣,分為發明、新型、設計三種,在2024年的11月,韓國專利局再度修訂專利法實施細則,有以下改變。
澳洲專利局是全球五大專利局之一,每年新增的專利數量超過十萬,創新能量非常強,台澳兩國文化交流頻繁,申請澳洲專利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在2024年底澳洲專利局調整了專利規費,繳納規定也有部分修訂,有意申請澳洲專利的企業可多加留意。
中國在軟硬體各方面進步神速,研發能量十分旺盛,近幾年來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發明專利新增數量最多的國家,申請中國專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平均要審核多久才能取得專利?我們整理了中國專利的最新規範供你參考。
專利兩個字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詢問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都覺得申請專利既浪費錢又沒什麼用,每年花那麼多研發預算,還不如拿去用在別的地方,其實只要釐清申請專利的用途,就能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專利是無形資產,你可以想像他是知識有價的代表,至於價值多少,則要看市場來決定了,一般來說在收購公司或轉讓專利的時候,才會需要用到專利鑑價,但負責鑑價的單位,可能懂市場不懂技術,一個天價專利卻根本無法實際採用,做交易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充面子。
既然是佈局,通常是由好幾個專利串起來的,很難用一個專利就完成佈局,而且事前要做的功課非常多,包含市場調查、設立目標,並盤點自己手上現有的資源,才能完成屬於自家公司的專利佈局。
韓國是我們可敬的對手,無論在經濟、運動、文化等多個方面,都和台灣有著很高的相似度,韓國專利也和台灣專利一樣,分為發明、新型、設計三種,在2024年的11月,韓國專利局再度修訂專利法實施細則,有以下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為兩萬字的長文,希望帶領讀者深入認識美時的轉型、經營策略、投資潛力,並針對公司未來獲利進行推估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Thumbnail
在美國,任何人不論出身、背景,一定可以達到人生目標,這是美國夢。現在,中產階級似乎已認為,這真正只是一場無法實現的夢想……。 一批批台灣的資訊業者抱著開天闢地的夢想,遠跨重洋、進駐矽谷。 他們有的名氣步步打響,有的卻在時間、資金虛擲後班師回台……。
之前我們提過,專利共有發明、設計、新型等三個類別,當你送件申請時,只能選定一個類別去申請,如果送件後想改類別可以嗎?當然可以!為了鼓勵創作,多國專利局都給了最大的方便,只要符合改請規定,就能申請專利改請。
台灣人經常申請的有德國、法國、台灣、日本、南韓、中國、澳洲等地的新型專利,各國規定略有不同,如有需要申請新型專利,可以來電洽詢。相較於發明專利,新型專利有時候因取得速度快、成本低的優勢而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在前兩集從數據面確定美國的產業集中度在升高,打破了美國被看成自由市場的迷思,並引用更多數據和研究成果指出產業集中度提高的各層面不利影響後,今天會探討一個更根本的原因:產業集中度增高和產業無法自由進入,也就是存在進入障礙。然後會把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做對比...
Thumbnail
你們的公司是新創公司嗎?手上有還沒申請專利的技術或商品嗎? 新年好康報你知~ 智慧局公布自113年元旦起修正「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再行鬆綁本方案之申請人資格!  
Thumbnail
614/614!國際企業第四版 2024.0101.1319 2024.0120.212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國際企業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是「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 國際企業對文化的考量要放在第一位,文化直接或間接影響眾多層面,包含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
Thumbnail
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的科技合作和研究項目一直是跨海兩岸交流的重要一環。兩岸科技界的合作不僅有助於知識的交流,還能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本文將探討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參與科技合作和研究項目的情況,以及這些項目對兩岸關係和科技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為兩萬字的長文,希望帶領讀者深入認識美時的轉型、經營策略、投資潛力,並針對公司未來獲利進行推估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Thumbnail
在美國,任何人不論出身、背景,一定可以達到人生目標,這是美國夢。現在,中產階級似乎已認為,這真正只是一場無法實現的夢想……。 一批批台灣的資訊業者抱著開天闢地的夢想,遠跨重洋、進駐矽谷。 他們有的名氣步步打響,有的卻在時間、資金虛擲後班師回台……。
之前我們提過,專利共有發明、設計、新型等三個類別,當你送件申請時,只能選定一個類別去申請,如果送件後想改類別可以嗎?當然可以!為了鼓勵創作,多國專利局都給了最大的方便,只要符合改請規定,就能申請專利改請。
台灣人經常申請的有德國、法國、台灣、日本、南韓、中國、澳洲等地的新型專利,各國規定略有不同,如有需要申請新型專利,可以來電洽詢。相較於發明專利,新型專利有時候因取得速度快、成本低的優勢而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在前兩集從數據面確定美國的產業集中度在升高,打破了美國被看成自由市場的迷思,並引用更多數據和研究成果指出產業集中度提高的各層面不利影響後,今天會探討一個更根本的原因:產業集中度增高和產業無法自由進入,也就是存在進入障礙。然後會把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做對比...
Thumbnail
你們的公司是新創公司嗎?手上有還沒申請專利的技術或商品嗎? 新年好康報你知~ 智慧局公布自113年元旦起修正「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再行鬆綁本方案之申請人資格!  
Thumbnail
614/614!國際企業第四版 2024.0101.1319 2024.0120.212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國際企業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是「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 國際企業對文化的考量要放在第一位,文化直接或間接影響眾多層面,包含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
Thumbnail
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的科技合作和研究項目一直是跨海兩岸交流的重要一環。兩岸科技界的合作不僅有助於知識的交流,還能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本文將探討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參與科技合作和研究項目的情況,以及這些項目對兩岸關係和科技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