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理工人才爭奪戰大逆轉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6)

美中理工人才爭奪戰大逆轉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者:陳華夫

若想一窺當今美籍華裔科學家惶恐未來的人生悲歌,不妨閱讀2022/9/13文章之摘要:「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受益於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尤其是近幾十年來自中國的移民。然而,自川普政府於 2018 年啟動“中國行動計畫”以來,感受到潛在聯邦調查的壓力,美國的華裔科學家現在面臨更高的離開美國的動機和更低的申請聯邦資助的動機。通過分析與超過 230 萬篇科學論文的機構隸屬關係相關的數據,我們發現華裔科學家從美國返回中國的人數在穩步增加。我們還對美國大學聘用的終身職位或終身職位的華裔科學家進行了一項調查(n=1300),結果顯示普遍的恐懼和焦慮情緒導致他們考慮離開美國和/或停止申請 聯邦補助金。」(見〈夾在交火中:美籍華人科學家的恐懼〉)

我曾在拙文滄桑40年的留學夢─驀然回首(1)回顧了美國留學生處變不驚、越挫越勇的滄桑,但比起如今華裔科學家的人生悲歌,實在小巫見大巫。
40年前,「來來來,來台(北)大;去去去,去美國」年代,多少莘莘學子的留學夢即是有朝一日成為「美國大學聘用的終身職位或終身職位的華裔科學家」。但這個美夢卻硬生生被川普總統碾壓成了恐懼的悲慘人生。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美夢成悲歌。留學美國的美夢還能重回嗎?

在美國,理工科又叫做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類學科首字母縮略字)。
依照統計,人口中約1% 是具有唸理工科氣質。而中國人口有14億,美國人口約3億3,依照1%的比例,中國的STEM學士有1300萬,而美國只有330萬,中國是美國的4倍。(見〈偉大的科技競爭:中國與美國〉,第35頁)

而全球理工科的人才是跨國追求安身立命之處,而赴美留學是莘莘學子的第一志願。於是美國就搶走了落後國家的科學家及它們的科技強國夢,正所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理工科人才就是科技強國夢的東風,吹到那個國家,那裡的科技就遍地開花。

負笈異邦,一路拼命美國名校的終身教職,除了學霸考試及寫文章的基本功以外,申請美政府研究經費以養活研究生的學術圈內合縱連橫,更得耗盡心血。一位昔日大學同窗,就在百般折騰,終身教職到手後,卻心肌梗塞、無緣完成「終身教職」的心願,40歲不到,就駕鶴西歸密西根湖畔。
回首昔日,把酒言歡,今日卻天人永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留學美國的悲壯,又豈是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所能體會於萬一。

美國1908年授權羅斯福總統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如此的理工科人才爭奪戰比八國聯軍其它列強高明的不止一丁半點。一百多年來,理工科人才蜂擁流入美國。直到2008年美國開打科技戰及晶片戰,卻出現大逆轉,正如報載:「 美國擴大晶片及設備出口限制,甚至禁止美國人(包括持美國綠卡者)需經美國政府核准才能為中資企業工作,《金融時報》估計,約有200名持美國護照的人員在大陸半導體公司工作,可能多半都會選擇撤離中國。另一方面,自川普2019發布「中國行動計畫」到2021年間,已有近4000名在美國工程、電腦、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科研機構服務的華裔科學家,回到大陸工作。」(見社評/中美人才大競爭

論語·子路》有云:「一言而興邦,有諸?……一言而喪邦,有諸?」這不是現成的例子嗎?羅斯福總統開啟美國吸引理工科人才的盛世,川普總統卻將其毀於一旦,拱手將大批成熟的科學家趕回它最大的對手中國。

陰謀論來看,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迫害華裔科學家之惡行,十足是襄助中國的搬石頭自砸腳。世界的霸主美國竟昏庸至此,也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了。

請看「陳華夫專欄」─深度政經分析─系列文章:

日本失落的30年之深度分析美國2022年通膨危機─深度政經分析(1)
美國債近期暴跌的嚴重後果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2)
全球大棋局戰略博弈下的美國霸權─深度政經分析(3)
美中全球大戰略博弈之俄烏戰爭後最新發展─深度政經分析(4)
美國高通脹與經濟是否硬著路的原因及解決之道─深度政經分析(5)
中國威權主義與美國民主之國家治理效能,見證了中國崛起往上升美國霸權走下坡─深度政經分析(6)
「稀缺」導致「目標的詛咒」─為何我們獲得越多,反而失去更多?─深度政經分析(7)
中國真的陷入債務陷阱的金融危機?中國造成斯里蘭卡的一帶一路債務陷阱?─深度政經分析(8)
「文革」的真相與反省─深度政經分析(9)
2022諾獎得主柏南克的量化寬鬆(QE)是當今全球通脹的始作俑者嗎?─深度政經分析(10)
台海情勢穩定的定海神針為何是「美中台三角威懾」?─深度政經分析(11)
強勢美元危害美國及全球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2)
中國崛起之威權體制因素的「新政治經濟學」視角?─深度政經分析(13)
何謂「策略」?剖析「策略的迷思」─深度政經分析(14)
光子晶片真能彎道超車中美晶片戰?─深度政經分析(15)
美中理工人才爭奪戰大逆轉的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6)
經濟學的「古德哈特定律」:每一個「目標」都將淪為「目標的詛咒」之措施─深度政經分析(17)
思想與歷史人物的評價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18)
思想與嚴復「思想救國」的歷史評價─深度政經分析(19)
理性的狡猾、黑格爾、辯證法、「看不見的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真相─深度政經分析(20)
美中尖端科技爭霸的最新策略之比較與評析─深度政經分析(21)
請看懂矽谷銀行倒閉、美聯儲QE印鈔與加息、全球通脹,美國債跌價的關聯─深度政經分析(22)
邪惡的平庸、致命的自大、計畫/市場經濟、民主和法治之省思─深度政經分析(23)
極具爭議的埃隆·馬斯克之SpaceX對接「國際太空站」啟示錄─深度政經分析(24)
SpaceX星艦飛船發射後化為火球後之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的發展─深度政經分析(25)
烏克蘭戰爭的烏克蘭、俄羅斯、歐盟、美國、及中國的全球戰略博奕─深度政經分析(26)
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之特點與缺失─深度政經分析(27)
中國造艦能力至少是美國232倍之美中海軍世界爭霸錄─深度政經分析(28)
中國經濟會重蹈日本的衰落的30年嗎?─深度政經分析(29)
美中晶片戰的現況與未來─深度政經分析(30)
顛覆性創新如何超越取代行業領頭羊─聚焦中國電動車崛起世界第一─深度政經分析(31)
論《形而上學俱樂部:美國思想的故事》裡美國廢奴、進化論、實用主義、文化多元主義思想的歷史─深度政經分析(32)
分析美、中、印經濟裡的腐敗、製造業、不平等及民主─從《新鍍金時代》一書談起─深度政經分析(33)
解釋美國為何不急著降息?及美元堅挺的「美元陷阱」─深度政經分析(34)
)

三所頂級大學報告顯示,約有1400名美國華裔科學家重返祖國搞科研

王惠珀感懷隨筆》二十一世紀民主陣營「政治正確」的新鐵幕

美中交惡去年1400華裔科學家自美出走

旅美華人科學家返回中國處境令人擔憂

美國開始「人才外流」,大量中國學者放棄美國教職歸國

顏寧回歸:僅3個月,就有超過1400名美國華裔科學家歸國。

打擊中國間諜引發寒蟬效應 美國華裔科學家爆出走潮

美國爆發“人才外流潮”!1400名華裔科學家歸國,老美根本攔不住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2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