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美國禁令下的暗潮:DeepSeek R1會讓中國用「老技術」玩出新花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晶片變成武器,看懂科技戰背後的生存遊戲

兩個世界的科技競賽
想像一下,科技世界正在上演一場「龜兔賽跑」:
兔子陣營:台積電和NVIDIA這類巨頭,拚命衝刺3奈米、2奈米這些頂尖晶片技術,就像打造超跑,追求速度與性能的極限。
烏龜陣營:中國企業被美國禁令卡住脖子,只能回頭改良14奈米、28奈米這些「老一代」晶片技術,像改裝二手車,用創意彌補硬體差距。
2024年,中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R1人工智慧模型,號稱能在老舊晶片上「跑得比別人快」,就像用十年前的電腦順暢玩最新遊戲。這招真的管用嗎?這場比賽的結局,可能將改變全球AI產業的遊戲規則?
晶片一直是AI產業發展的硬實力

晶片一直是AI產業發展的硬實力


禁令下的生存手冊

中國的土法煉鋼

  中國伺服器大廠「浪潮」為了訓練AI模型,改用華為設計的昇騰910B晶片(用中芯國際14奈米技術生產)。這顆晶片性能只有NVIDIA頂級產品的八成,但勝在「不被斷貨」。就像疫情期間買不到進口奶粉,只好找國產替代品,雖然味道差一點,但至少孩子不會餓肚子。

  更聰明的是,深度求索的R1模型透過「減肥計畫」——刪除AI模型中不必要的參數,讓老晶片也能快速運行。這就像把一部3小時的電影剪成精華版,用舊手機也能流暢播放。

台積電與NVIDIA的兩難

  • 台積電的走鋼索:一邊在南京擴充28奈米產線賺中國市場的錢,一邊把最先進的3奈米設備全撤出中國,深怕踩到美國紅線。就像餐廳老闆同時做素食和烤肉生意,但兩邊廚房必須完全分開。
  • NVIDIA的變通術:為了繼續賣晶片給中國,NVIDIA推出「特供版」H20晶片,性能被閹割三成。但中國客戶已開始轉投本土晶片懷抱,阿里雲、騰訊等巨頭有30%的AI任務改用華為晶片,讓NVIDIA像漸漸失去VIP客群的高級健身房。

AI進入「省電模式」時代

  過去十年,科技公司沉迷於「比誰的模型更大」——就像蓋摩天大樓,樓層越高越驕傲。但現在,中國企業發現與其拚命蓋樓,不如研究「怎麼讓小公寓住得更舒服」。

1. 訓練 vs. 推理:從蓋工廠到開便利店

  • 訓練:好比蓋一座汽車工廠,需要大量資金、時間和頂級設備(高階晶片)。
  • 推理:更像開便利店,講求快速反應、省電省成本(用成熟晶片即時處理任務)。

中國選擇專攻「便利店模式」,透過兩招突圍:

    • 模型瘦身:華為把一個千億參數的AI模型,精簡到只剩十分之一,但保留95%的能力,就像把百科全書縮成口袋書。
    • 動態調度:深度求索R1能自動分配晶片資源,就像便利店店長隨時調配人力,客人多時開滿收銀台,人少時關燈省電。

2. 巨頭的護城河與中國的游擊戰

  • 台積電的絕活:3奈米晶片能在指甲大的空間塞進500億個電晶體,這種技術門檻就像米其林三星主廚的獨門醬料,短期內難以複製。
  • NVIDIA的底牌:全球90%的AI工程師都用NVIDIA的CUDA系統寫程式,這生態系就像蘋果的App Store,用戶黏性極高。但中國正大力推廣自家系統,試圖打造「AI版抖音」——就算手機性能差,靠短影片也能紅遍全球。

老技術的極限:能改裝,但能飆多快?

  中國的戰略像用二手車零件拼裝賽車,雖有創意,但三大問題難解:

1. 物理天花板:再會改裝也贏不了法拉利

  中芯國際的14奈米技術經過改良,性能提升20%,但台積電3奈米晶片的效能仍是它的五倍。就像改裝車再厲害,也追不上F1賽車的極速。

2. 成本陷阱:省了晶片錢,卻花更多組裝費

  為了提升老晶片效能,中國企業用「多顆晶片疊加」的技術,但這讓成本增加三成。就像為了省房租住郊區,結果通勤費反而超過市區房租。

3. 設備卡脖子:關鍵工具仍握在對手裡

  中國自製的半導體設備只夠蓋平房,想蓋摩天大樓還得向日本、荷蘭買光刻機。但美國正施壓盟友延遲交貨,就像裝修師傅被對手扣住電鑽,只能用手動工具慢慢磨。


投資人怎麼看?一場押注「過渡期」的賭局

  對企業高層來說,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財務算計:

  • 機會:中國政府撒錢補貼,讓本土晶片比進口便宜20%,且成熟製程產能將在2025年佔全球近三成。
  • 風險:美國可能進一步禁運關鍵設備,且中國自產設備良率僅65%(每做100顆晶片,35顆是瑕疵品)。
  • 華爾街警告:中國AI晶片股的股價有70%是「政策紅利」,就像疫情時的口罩股,熱潮退去後可能暴跌。

  一位基金經理人比喻:「這就像投資電動車取代汽油車的過渡期——你知道未來會變天,但不敢賭哪邊先到終點。」


世界會分裂成兩個AI宇宙嗎?

  當台積電專注為西方巨頭打造「AI超跑」,NVIDIA忙著設計「符合禁令的跑車」,中國則在開發「電動腳踏車的飆速秘訣」。未來可能出現兩種結果:

  1. 平行世界:中國AI只能在自家晶片運行,就像安卓APP不能裝在iPhone上。
  2. 逆襲劇本:中國靠龐大市場養出獨門技術,就像抖音用短影片改寫全球社交規則。

讀到這裡,不妨想想如果你是老闆:

會選擇押注最先進的技術,還是改良現有工具?

當「夠用就好」碰上「追求極致」,哪種策略更可能活到下一輪科技戰?

  這場比賽的答案,或許藏在你我每天用手機、上網、購物的選擇中——因為最終,市場才是科技戰爭的裁判。


數據來源

  1. 美國商務部2023年晶片禁令公文
  2. 台積電2024年第一季財報會議紀錄
  3. 英國《金融時報》2024年中國AI晶片市佔報導
  4. 伯恩斯坦顧問公司2024年晶片成本分析
  5. 摩根士丹利2024年中國科技股估值報告
  6. 深度求索公司R1模型技術說明書
avatar-img
4會員
18內容數
用純粹主觀的方式深入解析曾經發生但現在還看得見的教育現場、時事觀察與可能是所謂「創新」商業或職場議題。 一切都是Jia's Talk,Just Tal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ia's Talk 嘉式頭殼 的其他內容
DeepSeek 展現了AI技術在醫療診斷中的潛力,能顯著提升效率和準確性。然而,這類技術的應用同時面臨資料隱私與法規合規的挑戰。全球各國對AI醫療器材的認證標準尚未統一,企業在推動創新時,必須妥善平衡技術進步與合規風險,確保產品能合法進入市場並保護患者的數據安全。
當AI如DeepSeek R1進入製造業,傳統工程師的工作模式面臨顛覆,重複性任務被自動化系統取代,但同時也促成了人機協作的新局面。企業需重視培訓新技能,技術部門的主管們將面對如何有效整合AI與決策支持系統的挑戰。本文探討了AI對傳統職能的影響,並指出未來製造業轉型的關鍵在於技術與管理層的協同調整。
當企業擁抱DeepSeek等AI系統,CIO從科技紅娘晉升為權力仲裁者—既要翻譯技術黑話、調停利益,更得收拾省下工時卻爆增成本的爛攤子。研究顯示,74% AI專案因隱性訓練成本淪為技術債,連Excel函數都成對抗演算法的土炮武器。所以,導入AI系統究竟是解決問題還是創造新的問題?
AI浪潮下,世界經濟論壇預測5年內25%職位受衝擊,但麥肯錫發現高薪職位73%需AI協作。中年轉職者憑「提問力」逆襲,職場「認知雜食者」善用經驗拆解複雜問題,如哲學家教AI寫程式等,驗證「雜學」經驗在AI時代的貨幣價值——關鍵不在技術操作,而是將人生閱歷轉化為策略的能力。
當OpenAI與Google爭奪AI霸權,新創公司如何突圍?本文拆解算力成本、生態位戰略與技術黑科技,從知識蒸餾到邊緣計算,看DS如何運用「小預算」打贏「大戰爭」。從醫療、風控到工業檢測,垂直領域的輕量化模型正成為新創的生存關鍵。未來,去中心化AI與算力共享經濟將改寫遊戲規則。
DeepSeek 展現了AI技術在醫療診斷中的潛力,能顯著提升效率和準確性。然而,這類技術的應用同時面臨資料隱私與法規合規的挑戰。全球各國對AI醫療器材的認證標準尚未統一,企業在推動創新時,必須妥善平衡技術進步與合規風險,確保產品能合法進入市場並保護患者的數據安全。
當AI如DeepSeek R1進入製造業,傳統工程師的工作模式面臨顛覆,重複性任務被自動化系統取代,但同時也促成了人機協作的新局面。企業需重視培訓新技能,技術部門的主管們將面對如何有效整合AI與決策支持系統的挑戰。本文探討了AI對傳統職能的影響,並指出未來製造業轉型的關鍵在於技術與管理層的協同調整。
當企業擁抱DeepSeek等AI系統,CIO從科技紅娘晉升為權力仲裁者—既要翻譯技術黑話、調停利益,更得收拾省下工時卻爆增成本的爛攤子。研究顯示,74% AI專案因隱性訓練成本淪為技術債,連Excel函數都成對抗演算法的土炮武器。所以,導入AI系統究竟是解決問題還是創造新的問題?
AI浪潮下,世界經濟論壇預測5年內25%職位受衝擊,但麥肯錫發現高薪職位73%需AI協作。中年轉職者憑「提問力」逆襲,職場「認知雜食者」善用經驗拆解複雜問題,如哲學家教AI寫程式等,驗證「雜學」經驗在AI時代的貨幣價值——關鍵不在技術操作,而是將人生閱歷轉化為策略的能力。
當OpenAI與Google爭奪AI霸權,新創公司如何突圍?本文拆解算力成本、生態位戰略與技術黑科技,從知識蒸餾到邊緣計算,看DS如何運用「小預算」打贏「大戰爭」。從醫療、風控到工業檢測,垂直領域的輕量化模型正成為新創的生存關鍵。未來,去中心化AI與算力共享經濟將改寫遊戲規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主席:「我們國家的AI技術被封鎖,高階芯片又造不出來,怎麼辦?」 幕僚:「這個美國實在過份,明明知道我們只會山寨仿冒,對於研發一竅不通,還用這招釜底抽薪的方法,真是高招!」 主席:「你這是在挖苦我?」 幕僚:「屬下那敢?」 主席:「知道就好!現在美國又號召世界上以「不爽」待我之民族,準備來個
Thumbnail
中國晶片設計產業挑戰之一,就是缺乏先進國產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包括 Cadence 和 Synopsys 等供應商都無法提供晶片設計軟體,中國本身也沒有國產晶片設計軟體 EDA 工具可用,造成一定壓力。但事態似乎有了變化,芯華章推出第一款中國國產處理器運行的 EDA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疫前「中國製造2025」策略上槍上膛,半導體最高科技業也加快放給中國尖端科技IP的步調,而中國官股也不遑多讓,乾脆直接透過第三國的VC投資,「長江學者」、「千人計畫」更多的設局紛紛出籠,剽IP竊智財的企圖簡直不要太嚇人,headhunting 獵人頭超英趕美,整票挖角到對岸或直接在台操作任職
Thumbnail
介紹這次Computex的兩大主題,AI Server與AI PC,展現了台灣廠商強大的供應能力,隨處可見黃仁勳的簽名,展示了美國頂尖企業與台灣製造那層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些尖端科技產品。
龔明鑫說明,國科會已經推動晶創計畫,未來十年將投入新台幣3,000億元的預算,除了延續硬體的兢爭力,同時也會建構半導體的軟體能量。 龔明鑫:半導體帶來優勢,AI 時代就是台灣時代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紀錄片探討了中國大陸在 AI 領域的發展現狀、潛力、機遇和挑戰。透過實地考察和專家評論,為觀眾呈現一個立體、客觀的中國大陸 AI 發展藍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在人工智慧伺服器生產上的技術優勢以及過去半個世紀科技產業的發展。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都對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摩爾定律促成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逐漸普及。此外,文章還探討了蘋果、微軟和英特爾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以及智慧手機和ARM架構對微軟和英特爾的挑戰。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的AI浪潮,讓大家普遍對於AI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今年所舉辦的台北電腦展 (Computex),讓這樣的相關的討論更加熱烈。有在投資的讀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看到相關產業鏈的梳理,像是AI伺服器需要什麼奈米的晶圓製程、需要那些先進封裝測試技術、需要什麼樣的水冷技術、哪些的OEM廠 (O
Thumbnail
主席:「我們國家的AI技術被封鎖,高階芯片又造不出來,怎麼辦?」 幕僚:「這個美國實在過份,明明知道我們只會山寨仿冒,對於研發一竅不通,還用這招釜底抽薪的方法,真是高招!」 主席:「你這是在挖苦我?」 幕僚:「屬下那敢?」 主席:「知道就好!現在美國又號召世界上以「不爽」待我之民族,準備來個
Thumbnail
中國晶片設計產業挑戰之一,就是缺乏先進國產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包括 Cadence 和 Synopsys 等供應商都無法提供晶片設計軟體,中國本身也沒有國產晶片設計軟體 EDA 工具可用,造成一定壓力。但事態似乎有了變化,芯華章推出第一款中國國產處理器運行的 EDA
Thumbnail
作者認為AI,它不特屬於哪一個產業,在一定時間成熟之後,它充斥你我生活之中,就是像水電一樣的自然。有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的未來發展到哪裡? 當這變化還很劇烈時,過早投入反而浪費時間與成本,所以作者的洞見是:什麼是你我最珍貴的價值?
Thumbnail
疫前「中國製造2025」策略上槍上膛,半導體最高科技業也加快放給中國尖端科技IP的步調,而中國官股也不遑多讓,乾脆直接透過第三國的VC投資,「長江學者」、「千人計畫」更多的設局紛紛出籠,剽IP竊智財的企圖簡直不要太嚇人,headhunting 獵人頭超英趕美,整票挖角到對岸或直接在台操作任職
Thumbnail
介紹這次Computex的兩大主題,AI Server與AI PC,展現了台灣廠商強大的供應能力,隨處可見黃仁勳的簽名,展示了美國頂尖企業與台灣製造那層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些尖端科技產品。
龔明鑫說明,國科會已經推動晶創計畫,未來十年將投入新台幣3,000億元的預算,除了延續硬體的兢爭力,同時也會建構半導體的軟體能量。 龔明鑫:半導體帶來優勢,AI 時代就是台灣時代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紀錄片探討了中國大陸在 AI 領域的發展現狀、潛力、機遇和挑戰。透過實地考察和專家評論,為觀眾呈現一個立體、客觀的中國大陸 AI 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