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美國禁令下的暗潮:DeepSeek R1會讓中國用「老技術」玩出新花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晶片變成武器,看懂科技戰背後的生存遊戲

兩個世界的科技競賽
想像一下,科技世界正在上演一場「龜兔賽跑」:
兔子陣營:台積電和NVIDIA這類巨頭,拚命衝刺3奈米、2奈米這些頂尖晶片技術,就像打造超跑,追求速度與性能的極限。
烏龜陣營:中國企業被美國禁令卡住脖子,只能回頭改良14奈米、28奈米這些「老一代」晶片技術,像改裝二手車,用創意彌補硬體差距。
2024年,中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R1人工智慧模型,號稱能在老舊晶片上「跑得比別人快」,就像用十年前的電腦順暢玩最新遊戲。這招真的管用嗎?這場比賽的結局,可能將改變全球AI產業的遊戲規則?
晶片一直是AI產業發展的硬實力

晶片一直是AI產業發展的硬實力


禁令下的生存手冊

中國的土法煉鋼

  中國伺服器大廠「浪潮」為了訓練AI模型,改用華為設計的昇騰910B晶片(用中芯國際14奈米技術生產)。這顆晶片性能只有NVIDIA頂級產品的八成,但勝在「不被斷貨」。就像疫情期間買不到進口奶粉,只好找國產替代品,雖然味道差一點,但至少孩子不會餓肚子。

  更聰明的是,深度求索的R1模型透過「減肥計畫」——刪除AI模型中不必要的參數,讓老晶片也能快速運行。這就像把一部3小時的電影剪成精華版,用舊手機也能流暢播放。

台積電與NVIDIA的兩難

  • 台積電的走鋼索:一邊在南京擴充28奈米產線賺中國市場的錢,一邊把最先進的3奈米設備全撤出中國,深怕踩到美國紅線。就像餐廳老闆同時做素食和烤肉生意,但兩邊廚房必須完全分開。
  • NVIDIA的變通術:為了繼續賣晶片給中國,NVIDIA推出「特供版」H20晶片,性能被閹割三成。但中國客戶已開始轉投本土晶片懷抱,阿里雲、騰訊等巨頭有30%的AI任務改用華為晶片,讓NVIDIA像漸漸失去VIP客群的高級健身房。

AI進入「省電模式」時代

  過去十年,科技公司沉迷於「比誰的模型更大」——就像蓋摩天大樓,樓層越高越驕傲。但現在,中國企業發現與其拚命蓋樓,不如研究「怎麼讓小公寓住得更舒服」。

1. 訓練 vs. 推理:從蓋工廠到開便利店

  • 訓練:好比蓋一座汽車工廠,需要大量資金、時間和頂級設備(高階晶片)。
  • 推理:更像開便利店,講求快速反應、省電省成本(用成熟晶片即時處理任務)。

中國選擇專攻「便利店模式」,透過兩招突圍:

    • 模型瘦身:華為把一個千億參數的AI模型,精簡到只剩十分之一,但保留95%的能力,就像把百科全書縮成口袋書。
    • 動態調度:深度求索R1能自動分配晶片資源,就像便利店店長隨時調配人力,客人多時開滿收銀台,人少時關燈省電。

2. 巨頭的護城河與中國的游擊戰

  • 台積電的絕活:3奈米晶片能在指甲大的空間塞進500億個電晶體,這種技術門檻就像米其林三星主廚的獨門醬料,短期內難以複製。
  • NVIDIA的底牌:全球90%的AI工程師都用NVIDIA的CUDA系統寫程式,這生態系就像蘋果的App Store,用戶黏性極高。但中國正大力推廣自家系統,試圖打造「AI版抖音」——就算手機性能差,靠短影片也能紅遍全球。

老技術的極限:能改裝,但能飆多快?

  中國的戰略像用二手車零件拼裝賽車,雖有創意,但三大問題難解:

1. 物理天花板:再會改裝也贏不了法拉利

  中芯國際的14奈米技術經過改良,性能提升20%,但台積電3奈米晶片的效能仍是它的五倍。就像改裝車再厲害,也追不上F1賽車的極速。

2. 成本陷阱:省了晶片錢,卻花更多組裝費

  為了提升老晶片效能,中國企業用「多顆晶片疊加」的技術,但這讓成本增加三成。就像為了省房租住郊區,結果通勤費反而超過市區房租。

3. 設備卡脖子:關鍵工具仍握在對手裡

  中國自製的半導體設備只夠蓋平房,想蓋摩天大樓還得向日本、荷蘭買光刻機。但美國正施壓盟友延遲交貨,就像裝修師傅被對手扣住電鑽,只能用手動工具慢慢磨。


投資人怎麼看?一場押注「過渡期」的賭局

  對企業高層來說,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財務算計:

  • 機會:中國政府撒錢補貼,讓本土晶片比進口便宜20%,且成熟製程產能將在2025年佔全球近三成。
  • 風險:美國可能進一步禁運關鍵設備,且中國自產設備良率僅65%(每做100顆晶片,35顆是瑕疵品)。
  • 華爾街警告:中國AI晶片股的股價有70%是「政策紅利」,就像疫情時的口罩股,熱潮退去後可能暴跌。

  一位基金經理人比喻:「這就像投資電動車取代汽油車的過渡期——你知道未來會變天,但不敢賭哪邊先到終點。」


世界會分裂成兩個AI宇宙嗎?

  當台積電專注為西方巨頭打造「AI超跑」,NVIDIA忙著設計「符合禁令的跑車」,中國則在開發「電動腳踏車的飆速秘訣」。未來可能出現兩種結果:

  1. 平行世界:中國AI只能在自家晶片運行,就像安卓APP不能裝在iPhone上。
  2. 逆襲劇本:中國靠龐大市場養出獨門技術,就像抖音用短影片改寫全球社交規則。

讀到這裡,不妨想想如果你是老闆:

會選擇押注最先進的技術,還是改良現有工具?

當「夠用就好」碰上「追求極致」,哪種策略更可能活到下一輪科技戰?

  這場比賽的答案,或許藏在你我每天用手機、上網、購物的選擇中——因為最終,市場才是科技戰爭的裁判。


數據來源

  1. 美國商務部2023年晶片禁令公文
  2. 台積電2024年第一季財報會議紀錄
  3. 英國《金融時報》2024年中國AI晶片市佔報導
  4. 伯恩斯坦顧問公司2024年晶片成本分析
  5. 摩根士丹利2024年中國科技股估值報告
  6. 深度求索公司R1模型技術說明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s Talk 嘉式頭殼
12會員
62內容數
用純粹主觀的方式深入解析曾經發生但現在還看得見的教育現場、時事觀察與可能是所謂「創新」商業或職場議題。 一切都是Jia's Talk,Just Talk
2025/04/03
AI將照片轉成吉卜力風格的熱潮席捲全球,卻掀起版權爭議風暴。本文探討畫風是否受保護、訓練數據合法性、生成圖片權屬等核心議題,並對比美國「合理使用」、日本保護創作者、歐盟嚴規數據的立場。從宮崎駿怒斥AI「侮辱生命」,到商業侵權風險浮現,一起來探討這場風波挑戰法律與倫理界限。
Thumbnail
2025/04/03
AI將照片轉成吉卜力風格的熱潮席捲全球,卻掀起版權爭議風暴。本文探討畫風是否受保護、訓練數據合法性、生成圖片權屬等核心議題,並對比美國「合理使用」、日本保護創作者、歐盟嚴規數據的立場。從宮崎駿怒斥AI「侮辱生命」,到商業侵權風險浮現,一起來探討這場風波挑戰法律與倫理界限。
Thumbnail
2025/03/13
你有沒有想過,想法也能「自動變現」?每個人都有一瞬間的天才火花:也許是「我要開個獨一無二的甜品店!」的創業夢想,或者「我要來場環遊世界的旅行!」的豪言壯語。但現實呢?一想到要做計劃、查資料、跑流程,你就默默打了退堂鼓,繼續窩在沙發上刷劇。別沮喪,這不是你的錯,只是你還沒遇到對的幫手。本篇一起揭曉!
2025/03/13
你有沒有想過,想法也能「自動變現」?每個人都有一瞬間的天才火花:也許是「我要開個獨一無二的甜品店!」的創業夢想,或者「我要來場環遊世界的旅行!」的豪言壯語。但現實呢?一想到要做計劃、查資料、跑流程,你就默默打了退堂鼓,繼續窩在沙發上刷劇。別沮喪,這不是你的錯,只是你還沒遇到對的幫手。本篇一起揭曉!
2025/03/12
AI不只是聊天機器人了,說到AI,你腦海裡是不是浮現出一個會跟你聊天的虛擬小助手?比如ChatGPT那樣,像個萬事通,能幫你寫詩、解數學題,甚至跟你辯論宇宙的意義。但如果我告訴你,AI已經進化到不僅會「說」,還會「做」,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科幻片即視感?今天談的Manus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小玩意!
2025/03/12
AI不只是聊天機器人了,說到AI,你腦海裡是不是浮現出一個會跟你聊天的虛擬小助手?比如ChatGPT那樣,像個萬事通,能幫你寫詩、解數學題,甚至跟你辯論宇宙的意義。但如果我告訴你,AI已經進化到不僅會「說」,還會「做」,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科幻片即視感?今天談的Manus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小玩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一場來自中國的「AI逆襲」正悄然改變全球科技版圖。杭州的DeepSeek公司,僅用一年多時間和相對較低的成本,開發出媲美OpenAI的頂級AI模型,並選擇開源,震驚全球科技圈。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場中美AI爭霸的序幕。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事件背後的三大....
Thumbnail
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一場來自中國的「AI逆襲」正悄然改變全球科技版圖。杭州的DeepSeek公司,僅用一年多時間和相對較低的成本,開發出媲美OpenAI的頂級AI模型,並選擇開源,震驚全球科技圈。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場中美AI爭霸的序幕。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事件背後的三大....
Thumbnail
中國近年來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備受矚目,隨著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中國不斷推動技術自主化,並在成熟製程、先進製程及半導體設備領域展開布局。然而,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與出口限制,中國在突破先進製程技術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本文將探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
Thumbnail
中國近年來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備受矚目,隨著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中國不斷推動技術自主化,並在成熟製程、先進製程及半導體設備領域展開布局。然而,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與出口限制,中國在突破先進製程技術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本文將探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
Thumbnail
在美國持續強化對中國半導體的技術封鎖下,中國AI產業正尋求新出路轉向成熟製程以應對限制。DeepSeek等代表了中國企業透過架構創新、異構運算與軟硬體整合來突破封鎖的努力。然而,成熟製程在功耗、效能與全球競爭力方面仍有極限。美國希望維持技術領先地位,而中國則加速供應鏈本土化,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Thumbnail
在美國持續強化對中國半導體的技術封鎖下,中國AI產業正尋求新出路轉向成熟製程以應對限制。DeepSeek等代表了中國企業透過架構創新、異構運算與軟硬體整合來突破封鎖的努力。然而,成熟製程在功耗、效能與全球競爭力方面仍有極限。美國希望維持技術領先地位,而中國則加速供應鏈本土化,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Thumbnail
中國AI模型DeepSeek崛起,其低成本訓練模式引發市場關注,探討其對臺灣伺服器ODM產業的影響,以及長期發展潛力。
Thumbnail
中國AI模型DeepSeek崛起,其低成本訓練模式引發市場關注,探討其對臺灣伺服器ODM產業的影響,以及長期發展潛力。
Thumbnail
本文以阿峰老師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的崛起。文章剖析其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特色、產品應用,以及對全球 AI 格局帶來的影響。DeepSeek 的成功不僅挑戰了傳統 AI 開發觀念,也為台灣帶來 AI 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Thumbnail
本文以阿峰老師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的崛起。文章剖析其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特色、產品應用,以及對全球 AI 格局帶來的影響。DeepSeek 的成功不僅挑戰了傳統 AI 開發觀念,也為台灣帶來 AI 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Thumbnail
⭐️ OpenAI 執行長坦承 DeepSeek 縮小 AI 差距,促使 OpenAI 重新思考模型的推理透明度及競爭策略 ⭐️ 由於擔憂用戶資料可能洩露給中國政府,美國已有數百家公司封鎖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 ChatGPT 推出可以深入資料分析的「深度研究」功能
Thumbnail
⭐️ OpenAI 執行長坦承 DeepSeek 縮小 AI 差距,促使 OpenAI 重新思考模型的推理透明度及競爭策略 ⭐️ 由於擔憂用戶資料可能洩露給中國政府,美國已有數百家公司封鎖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 ChatGPT 推出可以深入資料分析的「深度研究」功能
Thumbnail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兩國不只從提高關稅、抵制商品等一系列的措施外,這股戰火也漸漸燒到了高科技產業,包含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5G甚至連AI人工智慧技術也無一倖免。
Thumbnail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兩國不只從提高關稅、抵制商品等一系列的措施外,這股戰火也漸漸燒到了高科技產業,包含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5G甚至連AI人工智慧技術也無一倖免。
Thumbnail
人工智慧限制令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兩國不只從提高關稅、抵制商品等一系列的措施外,這股戰火也漸漸燒到了高科技產業,包含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5G甚至連AI人工智慧技術也無一倖免。
Thumbnail
人工智慧限制令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兩國不只從提高關稅、抵制商品等一系列的措施外,這股戰火也漸漸燒到了高科技產業,包含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5G甚至連AI人工智慧技術也無一倖免。
Thumbnail
美国这次发起贸易争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从而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消除贸易逆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就中美经济的特点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即便中国对美国开放全部市场,和实施零关税,也无法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
Thumbnail
美国这次发起贸易争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从而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消除贸易逆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就中美经济的特点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即便中国对美国开放全部市场,和实施零关税,也无法完全消除中美贸易逆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