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一:當 AI 遇上程式小白的蛻變之旅 — 一個職涯諮詢師與程式的真實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開始之前:那個害怕程式的我

老實說,2024 年冬天,當我決定重新打開 VS Code 時,心情既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 — — 我終於要實現一直想嘗試的事;害怕的是 — — 我真的做得到嗎?

怎麼說呢?我上次寫程式,還是在高中做紅綠燈作業。說實話,那次能及格,主要是因為……我 Ctrl+C 了隔壁同學的程式碼。當時的我完全不覺得自己真的能做出什麼東西,也許幾天後我就會默默放棄。

讓我下定決心的時刻

我其實沒有真的計畫要學寫程式。

但有一天,在一次線上諮詢中,我正在幫助來訪者進行價值觀排序,然而他卻在鏡頭前困惑地皺著眉,說:「老師,我好像不太懂該怎麼做……」那一刻,我有點無力。我希望他能透過這個過程更了解自己,但螢幕前的我們,都被這種冷冰冰的溝通方式卡住了。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是那麼喜歡線上諮詢。每當腦海中浮現不同來訪者困擾的神情,還有自己無力的感受時,我總是懷疑: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

起心動念只是一個想法,如果有個簡單的工具,讓來訪者可以更直覺地操作,是不是能幫助他更快進入狀態?

可是這種工具哪裡找?我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完全符合需求的現成解決方案。然後,一個有點大膽的想法冒出來:「不然……我自己做一個?」

等等,我真的做得到嗎?

初次嘗試:意外的驚喜

當我開始與 ChatGPT 深入互動,並在網路上看到越來越多 AI 生成程式碼的分享時,心裡浮現了一個念頭:我是不是不用真的會寫程式,也能做到一些事情?於是,我開始實驗 — — 用 ChatGPT 撰寫提示詞,然後將它丟進 App 開發工具。

第一次按下執行鍵的時候,我的心情就像個準備跳傘的新手 — — 緊張到不行,但又帶著一絲興奮。然後……它真的動了!

雖然只是最簡單的拖拉功能,但當卡片真的能夠移動時,我差點跳起來!那瞬間,我覺得自己像個魔法師。我立刻傳訊息給朋友:「你知道嗎?我剛剛寫出了一個可以動的程式!」這感覺,真的太爽了。

挫折與成長:那些讓我想放棄的時刻

當然,開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最令我挫折的,是手機版適配問題。

我還清楚記得那天晚上,我盯著電腦螢幕,手指停在鍵盤上,卻不知道該打什麼。整個應用程式的畫面錯誤百出,拖曳功能失效,UI 崩潰,手機版根本不能用。我思考了很久,心裡有個聲音問我:「你真的要繼續嗎?」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學習的路上想放棄。從第一行程式碼,到讓應用程式跑起來,再到 bug 一個接一個……我無數次被打敗,又無數次修正。但這一次,我真的累了。

我開始找理由說服自己:「算了吧,反正我也不是工程師,不會寫程式應該也沒關係吧?」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又有種不甘心。

為什麼我要開始這個挑戰?

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回想起這趟旅程的起點 — — 我只是想解決問題。 這個問題可能只有我自己覺得有需求或困擾,但那又如何?至少,我願意嘗試。

這些念頭,讓我重新審視現在的挫折。是的,這些問題很難,但當初開始這件事的理由,比這些困難還要重要。我不是為了炫耀「我學會寫程式了」,而是因為我真的想讓這個應用變成現實。

我決定不去想整個app該怎麼完成,畢竟人不可能知道自己還不知道的事。與其被困在那些還不懂的領域,不如先從眼前這個小問題開始吧!「好,就再給自己一個小時。」我對自己說

💡「為什麼拖曳功能在電腦上可以,但手機不能?」


💡「是不是因為觸控事件和滑鼠事件的處理方式不同?」


然後,我找到了解法 — — 手機的觸控事件(touch event)和滑鼠事件不同,所以需要改用 pointer events,這樣才能同時支援點擊與拖曳。當畫面終於跑起來的時候,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我真的解決了一個技術問題,而且,是靠自己想辦法解決的。

意外的收穫:超乎預期的成長

最讓我意外的是,這段學習經歷不僅教會了我寫程式,更改變了我看待問題的方式。以前,遇到技術問題,我總是想著:「這個我做不到。」但現在,我會想:「讓我試試看能不能解決。」

給同樣徬徨的你

如果你正在猶豫要不要開始學寫程式,我想分享我的親身體會 — — 最困難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邁出第一步的勇氣。你不需要從零開始,可以用 ChatGPT 幫你寫第一段程式碼,可以改別人的程式,可以一點一點地學。我們不需要成為專業工程師,但我們可以學會如何讓技術為我們所用。

我並不比任何人聰明,我只是決定試試看,然後發現:原來我們都可以做到超乎想像的事。

寫在最後:給自己的一封信

親愛的自己,


 謝謝你沒有放棄,謝謝你在每次遇到困難時都選擇繼續前進。現在的你,已經不再是那個害怕程式的諮商師了。


也許這個故事能鼓勵更多像當初的我一樣的人 — — 在 AI 時代,我們都有機會成為創造者。

現在我明白了 — — 最大的限制從來不是技術,而是我們對自己的懷疑。只要勇於嘗試,你會驚訝於自己究竟能走多遠。

「職涯成長,不只是選擇,而是設計。」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收藏並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加入討論 👉 我也經常在 Threads分享,歡迎留言交流!


🔹 個人職涯教練服務 👉 如果你正在考慮下一步, 一對一職涯教練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a’s CurioJourney
9會員
36內容數
我是 Jia👋 背景橫跨社會學、行銷、專案管理、職涯諮詢 正在一邊自學、一邊用 AI 完成自己的開發計畫 聊聊諮詢、AI 應用,偶爾記錄開發踩坑 📌 職涯教練服務 🔗www.jiacuriojourney.io
Jia’s CurioJourney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妳是不是也常常覺得,明明沒做什麼大事,卻整天疲憊不堪?或是發現肚子上的肉肉,不知不覺間就多了一圈,怎麼少吃多動好像都沒用?甚至,有時候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down到谷底?親愛的,如果妳有這些困擾,請相信我,妳並不孤單。
Thumbnail
2025/04/23
妳是不是也常常覺得,明明沒做什麼大事,卻整天疲憊不堪?或是發現肚子上的肉肉,不知不覺間就多了一圈,怎麼少吃多動好像都沒用?甚至,有時候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down到谷底?親愛的,如果妳有這些困擾,請相信我,妳並不孤單。
Thumbnail
2025/04/18
有些專案的終點,不是因為它失敗了,而是因為你不再需要它了。 我還記得那個午後,我靜靜坐在螢幕前,看到Threads 宣布支援貼文排程的那一刻。我花了兩週建立的自動貼文系統,突然變得多餘。心裡一陣空洞,卻也泛起了另一個念頭:原來,成長有時來自於懂得「不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4/18
有些專案的終點,不是因為它失敗了,而是因為你不再需要它了。 我還記得那個午後,我靜靜坐在螢幕前,看到Threads 宣布支援貼文排程的那一刻。我花了兩週建立的自動貼文系統,突然變得多餘。心裡一陣空洞,卻也泛起了另一個念頭:原來,成長有時來自於懂得「不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4/17
財務安全感已不只是對「夠不夠用」的直覺反應,而是一種可被量化、分析,甚至是模擬的狀態。延續前兩章從財務邏輯到心理層面的探討,本篇將帶你進入行動階段:透過互動式自我評估工具,量身打造屬於你的「安心金額區間」
Thumbnail
2025/04/17
財務安全感已不只是對「夠不夠用」的直覺反應,而是一種可被量化、分析,甚至是模擬的狀態。延續前兩章從財務邏輯到心理層面的探討,本篇將帶你進入行動階段:透過互動式自我評估工具,量身打造屬於你的「安心金額區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過去一年,我踏上了一場與AI共舞的旅程,從職涯諮詢師的角度,探索如何用科技解決現實問題。我打造了線上價值觀牌卡、AI決策篩選器、訂閱管理管家,以及家電智能助手,這段學習過程讓我體會到,即使沒有技術背景,只要懷抱好奇心與實驗精神,每個人都能在AI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可能性。
Thumbnail
過去一年,我踏上了一場與AI共舞的旅程,從職涯諮詢師的角度,探索如何用科技解決現實問題。我打造了線上價值觀牌卡、AI決策篩選器、訂閱管理管家,以及家電智能助手,這段學習過程讓我體會到,即使沒有技術背景,只要懷抱好奇心與實驗精神,每個人都能在AI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轉職到前端工程師的經驗,並說明在AI時代學習程式的三大理由:AI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學習程式能開啟更多職涯機會,以及享受自行打造程式的樂趣。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資源,例如ccClub Python共學社團、Udemy的Python課程和六角前端線上課程,並鼓勵大家學程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轉職到前端工程師的經驗,並說明在AI時代學習程式的三大理由:AI降低了寫程式的門檻、學習程式能開啟更多職涯機會,以及享受自行打造程式的樂趣。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資源,例如ccClub Python共學社團、Udemy的Python課程和六角前端線上課程,並鼓勵大家學程式。
Thumbnail
在AI時代快速變遷的職場中,許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跟不上時代腳步。本文鼓勵讀者正視焦慮,將其轉化為成長動力,透過持續學習AI工具、強化軟實力、建立學習閉環等方式,逐步提升自身競爭力,最終在職場中獲得成功。文章以種子成長的比喻,闡述紮實基礎的重要性,並強調AI並非敵人,而是可以放大個人價值的工具。
Thumbnail
在AI時代快速變遷的職場中,許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跟不上時代腳步。本文鼓勵讀者正視焦慮,將其轉化為成長動力,透過持續學習AI工具、強化軟實力、建立學習閉環等方式,逐步提升自身競爭力,最終在職場中獲得成功。文章以種子成長的比喻,闡述紮實基礎的重要性,並強調AI並非敵人,而是可以放大個人價值的工具。
Thumbnail
克服恐懼,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文章分享了學習歷程中的挫折與收穫,鼓勵讀者勇於嘗試,並強調 AI 時代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創造者。
Thumbnail
克服恐懼,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文章分享了學習歷程中的挫折與收穫,鼓勵讀者勇於嘗試,並強調 AI 時代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創造者。
Thumbnail
本文分享一位社會科學背景作者如何利用AI工具(Bolt.new, ChatGPT, Perplexity)進行程式開發的經驗,並說明如何跨領域思考,以及將AI做為學習程式設計的橋樑。
Thumbnail
本文分享一位社會科學背景作者如何利用AI工具(Bolt.new, ChatGPT, Perplexity)進行程式開發的經驗,並說明如何跨領域思考,以及將AI做為學習程式設計的橋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記錄了在學習Coursera機器學習課程時的心得,以及如何從寫程式的經驗中找到面對數學的新思維方式,體現了學習態度的轉變。
Thumbnail
記錄了在學習Coursera機器學習課程時的心得,以及如何從寫程式的經驗中找到面對數學的新思維方式,體現了學習態度的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