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夾縫中的女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 德國社會學者齊美爾(Georg Simmel)在八十年前寫到,秘密"對事實的隱藏",是人類的一個主要成就,因為它"讓世界可以無盡地擴大",使得創造一個"與現實世界並列的第二世界"有了可能性。這個是界可以一直作為秘密居民們的私人島嶼,當作完全屬於它們自己的夢幻島。
  • 當進入任何一種新的關係,如愛情、親子關係、工作等,都會創造出一個包含了種種價值觀和關聯的新世界,人們必須與過去所屬的世界做一定程度的告別。通常對這種告別有幫助的,是跟別人談論這個新世界,以及讓新世界的存在被社會認可。我們會聊自己的新辦公室、新老闆、新朋友或新的愛人,透過這些對話,新的關係才開始顯得真實、自然而正常。但是,當這個"新世界"是被汙名化的,不能言說,那麼,它的存在和人們在其中的身分就會一直很不穩定。這種錯亂的感覺可能會很嚴重。一個人若要繼續任何新的關係,必須先解決"架空感"的問題。
  • 當人們觀察任何社會關係時都可以發現 : 決定何時相會、見面時間多長的一方,是權力更大的一方----比如是醫師做決定,而不是病人;是神父定奪,而不是求神的人;是老師,而不是學生。雖然男女之間何時相會、相聚多久,常常是由男人決定,但第三者的時間往往可能完全屈從於情人的掌控,使她感到受限,失去力量,更可能覺得自己沒價值。
  • 當一個人無法確定自己什麼時候會被喚過去、什麼時候會被打發走,將導致情感上與心理上的失衡。由於沒辦法預料下一步將發生什麼,會使人感到越來越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一個人在心理、情感和經濟上的依賴度越高,無力感也越強,越會認為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 男人可能不全然尊重她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對自己的不忠有負罪感,並且把第三者看成自己出軌的起因。如果他因自己的婚外情而不安,因為怕被發現而感到羞恥和恐懼,就可能表現出不理會她的需要和感受,以發洩自己的不良感覺。
  • 由於這樣的戀情不被社會認可,是秘密進行的,因此,他可以把第三者視為"壞人",是具有潛在危險性的人。或許男人相信自己也是道德的棄兒,便可能把情人定義為罪惡和亂性的一方,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彷彿朝她扔石頭能夠贖自己出軌的罪。
  • 正如我們看到的,女人把友誼和性、愛做連結,既對男人有"性"趣,又是他的朋友,因而女人產生愛的感覺似乎是很自然的。但是,由於男人對友誼的定義和女人不一樣,也不會把友誼和性與愛連繫在一起,於是女人一旦和男人成了朋友,便陷入不利的境地。身為朋友,女人會要求自己接納、理解對方,並且去關照和親近。對女人來說,失去朋友是重大的損失,因為那象徵著她經歷了人際關係的失敗,選人選錯了,或者她處理這段友誼時犯了什麼錯

    夾縫中的女人 ( THE NEW OTHER WOMAN ),Laurel Richardson,寶瓶出版
avatar-img
10會員
29內容數
有時占星,有時塔羅,有時讀書,有時吃肉喝酒,日海12ママ的秘密基地,有緣人歡迎來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enyenTseng 的其他內容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是我們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美麗島〉
我們各自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我們在一起和著一個旋律跳著不同的舞。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
女人真是妖魔。生活中如果到處都看到雙美的影子,則會奇妙地被她的愛情所牽絆住,而導致心靈崩潰。由於他害怕這種事發生,一直離她遠遠地。 ──呂赫若,〈女人的命運〉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When the tongues of flame are in-folded Into the crowned knot of fire And the fire and the
關於電話,他從來沒有信守過承諾。總之,我正為著這麼一個人在自我毀滅。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是我們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美麗島〉
我們各自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我們在一起和著一個旋律跳著不同的舞。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
女人真是妖魔。生活中如果到處都看到雙美的影子,則會奇妙地被她的愛情所牽絆住,而導致心靈崩潰。由於他害怕這種事發生,一直離她遠遠地。 ──呂赫若,〈女人的命運〉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When the tongues of flame are in-folded Into the crowned knot of fire And the fire and the
關於電話,他從來沒有信守過承諾。總之,我正為著這麼一個人在自我毀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過去,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女人若想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但現代社會女性卻有了新宣言:「女人若想再就業,絕不能忽視『婦女再就業計畫』。」這個計畫猶如一把神奇鑰匙,幫助無數女性重新開啟職場夢想,找到閃耀新天地!準備好,一場令人興奮的職場冒險即將開始!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一位作家的生活和事業都在蓬勃發展,但她選擇遠離舊朋友和熟悉的地方。她的新家在一個新開發的地區,有一個巨大的文化中心。然而,她的生活在一次意外中被打亂。
Thumbnail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她的鏡中倒影,是兩眼同時眨動的”   續集繼續看:蘇菲的世界(下) 作者:喬斯坦·賈德 翻譯:伍豐珍 木馬文化出版   書本來到下集,接續了哲學還提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牛頓,心理學派,前半段就針對這些內容記錄一下心得。另外還有稍微劇透的部分,如果有想看書會有個提醒分隔,記得要跳過
Thumbnail
妳的那個美麗的指環,也反映出一個倒影,在擠迫之中來回踱步。它的家在很遙遠的年代,每夜有起舞的仙女,或是貧窮的,透過起舞打探美麗的訊息,像是如何建立鏡子、搜集雨天時破裂的玻璃。 那些破壞身體和軀殼的人們,一直尋求援助她們長大的天使,使它們受著罪,等待陰天時的陰影,去處罰她們。 她們
Thumbnail
艾莉亞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偶然發現了一座神祕的畫廊。進入畫廊後,她發現畫作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並開始了不可思議的冒險。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Thumbnail
過去,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女人若想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但現代社會女性卻有了新宣言:「女人若想再就業,絕不能忽視『婦女再就業計畫』。」這個計畫猶如一把神奇鑰匙,幫助無數女性重新開啟職場夢想,找到閃耀新天地!準備好,一場令人興奮的職場冒險即將開始!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一位作家的生活和事業都在蓬勃發展,但她選擇遠離舊朋友和熟悉的地方。她的新家在一個新開發的地區,有一個巨大的文化中心。然而,她的生活在一次意外中被打亂。
Thumbnail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她的鏡中倒影,是兩眼同時眨動的”   續集繼續看:蘇菲的世界(下) 作者:喬斯坦·賈德 翻譯:伍豐珍 木馬文化出版   書本來到下集,接續了哲學還提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牛頓,心理學派,前半段就針對這些內容記錄一下心得。另外還有稍微劇透的部分,如果有想看書會有個提醒分隔,記得要跳過
Thumbnail
妳的那個美麗的指環,也反映出一個倒影,在擠迫之中來回踱步。它的家在很遙遠的年代,每夜有起舞的仙女,或是貧窮的,透過起舞打探美麗的訊息,像是如何建立鏡子、搜集雨天時破裂的玻璃。 那些破壞身體和軀殼的人們,一直尋求援助她們長大的天使,使它們受著罪,等待陰天時的陰影,去處罰她們。 她們
Thumbnail
艾莉亞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偶然發現了一座神祕的畫廊。進入畫廊後,她發現畫作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並開始了不可思議的冒險。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