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小說|《告別》:當永生成為可能,你會如何抉擇?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如果有一天,AI 已經進步到擁有個人意識與情感,你能認同它也是個「人」嗎?而如果那個時候,人類也能像 AI 一樣將大腦解析成數據,並將意識上傳雲端、實現永生,你會選擇上傳嗎?

《告別》是韓國作家金英夏推出的科幻小說,背景設定在人與機器人的界線逐漸模糊的近未來世界──機器人已經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擁有與人類幾近相同的意識;而人類也會由於醫療進步,透過機器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機能。

在這樣的世界裡,又該怎麼定義「我是誰」呢?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raw-image


▌存在

《告別》的主角,是一名擁有人性情感的高度擬真機器人,他有喜怒哀樂,需要吃喝拉撒,喜歡聽音樂、讀小說、看電影,會思考過去、想像未來。如果沒有精密的儀器檢測,哲看起來和普通人類沒有任何區別,就連他自己也這麼認為:

「我讀詩的時候會感嘆,看電影的時候會難過,閱讀那些與我毫不相干、以十九世紀人物為背景的小說時還會感到惋惜。這樣的我怎麼可能不是人類?

當機器人被賦予了意識、情感和思考能力,甚至能與其他生命建立情誼,我們真的還能繼續把他視為一台「機器」嗎?


▸「人」的定義

《告別》的世界裡,不只機器人被賦予了人性,連人造器官、複製人也見怪不怪。這些商品滿足了人對延續生命與情感陪伴的渴望,也動搖了人類社會樹立千年的倫理觀念。

人造器官的出現,可以代替壞死的器官為人們延續生命,可若一個人的大腦、心臟,乃至整副身軀都被替換成機器,那他還能被稱為「人類」嗎?而若只有擁有個人意識的才算是人,那同樣擁有意識的擬真機器人和複製人也是如此嗎?

「你知道沒有痛苦的死是多幸運的一件事嗎?那些機器人被帶走,只要簡單地刪除記憶、拆解後零件回收再利用就可以了。」

在科技的發展之下,機器人早已擁有了人性,他們擁有了五感和情緒,會在電量不足的時候失去理智,也會在被丟棄後感覺害怕。

可即便他們已經這麼像「人」了,依然只被人們當成商品對待,需要的時候,就買一隻來放在家裡;不需要了,就連絡回收廠把他們報廢掉,這便是這些機器人的悲歌。

越來越多的報廢機器人和報廢機器蜂擁而至,我們不停地處理它們,但它們都不想死,因為人類給它們輸入了保護自己、維持生命和求生意識的程式。

▸ 永生的可能

《告別》中,期望消滅人類社會的機器人達摩,正因看過太多機器人「臨終」前的慘狀,決心將所有機器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藉以擺脫人類的控制。由於機器人的意識仍是由數據組成,理論上只要多加備份,就能永遠「活」下去,甚至意識與意識之間還能共享數據,成為集所有資訊於一體的集體智慧

集體智慧能在網路上接收全世界的知識,快速進步,必要時也能指揮機器人創造出身體,完成肉體能做到的所有事,而且因為集體意識不存在個體性,它們之間也不會發生衝突,能夠和平地存在下去。

沒有死亡、沒有爭鬥,文明能夠安穩蓬勃地發展,這聽起來相當美好,不過我們會想要這樣的生活嗎?



▌故事

對你來說,「故事」是什麼?

在這本書裡,故事被形容成「為了滿足人類對無限的想像,創造出的精神毒品」。

達摩認為,正因為人類的生命有限,才需要透過故事,滿足對未知事物的好奇;也因為故事告訴了人類「所有的痛苦都有意義」,才導致許多信仰不同故事的人發生衝突,甚至挑起戰爭。他不認同故事的價值,認為唯有消除個體之間的落差,才能創造出和平的社會。

然而,身為人類的善卻認為,是故事為生命賦予了意義。不同的生命有著不同的故事,不同故事有著不同的終點,因此我們更該珍惜自己獨一無二的一生,活得精采燦爛、無怨無悔。


▸ 活著的意義

以上說的種種,並沒有誰的觀點絕對正確。達摩身為機器人,見過太多人類賦予的傷痛,才希望創造意識統一、沒有痛苦的世界;善則習慣藉由助人找到活著的意義,因此會認為人的個體性都有其價值。

即便都是人類,大家對於活著的想法也有所不同。有人追求靈魂的永恆不滅,所以想把自己的意識也上傳雲端;有人則堅信機器終究難以取代人類,反倒希望以人的姿態死去。

不管大家的想法為何,我覺得「上傳意識」背後的利弊得失,其實很值得我們深思。

從古至今,有非常多人為了長生不老而尋藥、煉丹,假如這個概念在未來已不再是空想,大家都能藉由上傳意識,永生永世地「活著」時,你曾想過那是什麼樣的生活嗎?

按下按鈕可以獲救,但自我將被抹去,我的意識、經驗和程式也都會被人工智能吸收。那樣我將不再感受任何痛苦,甚至忘記自己存在過的事實,作為統一意識、機器智能的一部分永生下去。

當所有意識皆能共享,世上的確不會再發生衝突,但也代表我與其他人將不再有區別,甚至「我」的概念將不復存在。

當意識能夠脫離肉體,我們的確無須再操心肉體的脆弱,可這也代表我們的意識將二十四小時維持清醒,並再也感覺不到微風吹拂的涼意、撫摸貓咪的柔軟、運動過後的快感。

當生命可以永無止盡地延續,我們的確不必再恐懼死亡,但同時也不會再被電影、小說打動,世上再也沒有東西能為我們帶來滿足。



▌總結

我滿喜歡作家劉芷妤在導讀中提到的一句話:「沒有解答的問題,都是一種祝福。」

《告別》裡絕大多數問題,都沒有明確的解答,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引導我們思考:換作是你,會如何選擇?是否還有不同的可能性存在?有沒有一種皆大歡喜的結局呢?

其實我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也是腦袋爆炸了一陣子,畢竟哲學問題太難用文字理解了 XD,可是在那之後,我卻反覆讀了它一個禮拜,試著理解書中每個角色抱有的人生哲學,探究生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總之,《告別》應該是我這兩年來,讀過最有意思的小說!它看似是個科幻故事,卻描述各式各樣的哲學問題;即便哲學論辯總是艱澀難懂,它卻寫得通俗簡單,非常推薦喜歡鑽研哲學的讀者閱讀!



更多【聊小說】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作者信箱開放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冰陽雜談紀錄館 ✦
61會員
128內容數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2025/03/05
身處不同城市、性格經歷皆不相同的四名高中生,卻在四年前同時聽見了來自某人的「召喚」。那人賦予了他們一股「異於常人」的超能力,同時也提出一項神秘的請求……。 四年之後,他們皆順著一張邀請卡的指引,來到東京國際展示場。冥冥之中被安排相遇的四人很快察覺這並非單純的巧合,而與四年前的「召喚」密切相關,可此時
Thumbnail
2025/03/05
身處不同城市、性格經歷皆不相同的四名高中生,卻在四年前同時聽見了來自某人的「召喚」。那人賦予了他們一股「異於常人」的超能力,同時也提出一項神秘的請求……。 四年之後,他們皆順著一張邀請卡的指引,來到東京國際展示場。冥冥之中被安排相遇的四人很快察覺這並非單純的巧合,而與四年前的「召喚」密切相關,可此時
Thumbnail
2024/11/15
生於單親家庭的藤阪燈真,多年來與進行校對工作的母親相依為命。據母親所言,他素未謀面的父親其實是當代文壇巨擘宮內彰吾,他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說,是享譽文壇的頂尖作家。 然而,宮內彰吾的私生活似乎相當混亂,除了元配妻子和一個孩子之外,外面還有數不清的情婦,包括燈真的母親。 在母親意外去世後兩年…
Thumbnail
2024/11/15
生於單親家庭的藤阪燈真,多年來與進行校對工作的母親相依為命。據母親所言,他素未謀面的父親其實是當代文壇巨擘宮內彰吾,他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說,是享譽文壇的頂尖作家。 然而,宮內彰吾的私生活似乎相當混亂,除了元配妻子和一個孩子之外,外面還有數不清的情婦,包括燈真的母親。 在母親意外去世後兩年…
Thumbnail
2024/07/22
在大學死黨的邀約下,越野柊一和同屬登山社的五位社員踏上一場深山探險之旅,他們的目標是位於地面下的神祕大型建築──「方舟」。 這是一座共分三層、且有兩條出入口的古怪建築物,除了淹水的地下三樓,其餘兩層還有許多空置的房間和物資。進入方舟的除了登山社六名成員之外,還有隨柊一前來的表哥篠田翔太郎,以及…
Thumbnail
2024/07/22
在大學死黨的邀約下,越野柊一和同屬登山社的五位社員踏上一場深山探險之旅,他們的目標是位於地面下的神祕大型建築──「方舟」。 這是一座共分三層、且有兩條出入口的古怪建築物,除了淹水的地下三樓,其餘兩層還有許多空置的房間和物資。進入方舟的除了登山社六名成員之外,還有隨柊一前來的表哥篠田翔太郎,以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思考、學習和決策的能力。它就像是一個聰明的電腦程序,可以執行許多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 語音辨識: 讓電腦聽懂人類的語言,像是 Siri、Google As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思考、學習和決策的能力。它就像是一個聰明的電腦程序,可以執行許多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 語音辨識: 讓電腦聽懂人類的語言,像是 Siri、Google As
Thumbnail
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我與無數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相遇,分享著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個世界充滿了獨特而多樣的故事,每一次的對話都是一段新的冒險。
Thumbnail
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我與無數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相遇,分享著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個世界充滿了獨特而多樣的故事,每一次的對話都是一段新的冒險。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科幻愛情短篇小說,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科幻愛情短篇小說,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過去我們只在科幻小說與電影,看到人工智慧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科技想像世界。這幾年 AI 不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新構想功能發展變化快速。它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而 AI 跨越各種領域,也替產業持續帶來驚喜與變革。
Thumbnail
過去我們只在科幻小說與電影,看到人工智慧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科技想像世界。這幾年 AI 不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新構想功能發展變化快速。它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而 AI 跨越各種領域,也替產業持續帶來驚喜與變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