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58 【轉職】民間工作快 1 年,回顧 4 個公職職場有吸引力的因素
付費限定

58 【轉職】民間工作快 1 年,回顧 4 個公職職場有吸引力的因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年離開公職,之後過了2年多的自由工作生活,從2024年7月進入民間新創公司的職場,至今也將近10個月的時間了,雖然並不後悔轉換的決定,但這段時間,確實常常有「啊,以前的工作很不錯呢」的想法,這篇來分享比較過後,覺得公職仍然吸引我的宿因。

一如以往,我的觀點通常跟網路上看到的意見不太一樣,畢竟我的公務員經歷也算非典型,開始寫這篇前,先對新的讀者自我介紹一下,你會比較理解我的觀點從何而來:

1.我是行政類高考公職,十幾年間轉換過 5 個地方、中央機關,有跨領域商調(經建、交通、僑務)。
2.當過主管職,當時經手的是台中捷運全線的土地徵收、土地開發,我帶10個人(職系、背景不同)爭取跟執行超過100億元的預算完成土地取得。
3.辭職前是中央9職等專員,疫情時間直接參與許多部長、行政院秘書長級的政策會議,整個團隊連續兩年執行兩百多億補助預算,經歷過超高強度跟密度的強度、從頭到尾的政策流程。

然後我現在工作的地方算是新創公司,在裡面擔任 B2B 業務(銷售產品給其他的企業、組織,而非銷售給一般消費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65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職涯與職場(公務員向)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翻轉公職的沙龍
628會員
70內容數
翻轉公職寫自媒體經營觀察、重新認識職涯的過程及嘗試,適合對於「只當過公務員」的人辭職後如何活下去感到好奇的,或者「希望有天不要當公務員」的人,以及還不確定要做甚麼、如何知道要做甚麼的人。至於免費內容,請搜尋翻轉公職網站、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翻轉公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面談超過 110 個人,諮詢前曾表示「想討論離開公職的可能性」的人,最後大概只有 20% 不到的人會朝辭職發展,而其中只有更少數的 3%的人,是一切都做好準備的,到底怎麼判斷這條線?又要怎麼讓自己越來越趨近「健康辭公職」?這篇文章用我的經驗,給你十個自我提問與五個準則。
回歸職場超過三個月了,從分工很細、層級節制的政府組織型態,到一切全靠自律與自我行銷創作的自由工作者,現在又到扁平化、變化多端的新創公司,短短兩年多我的職涯真的經歷了很多不一樣的歷程。 這篇想輕鬆聊聊在新創公司上班三個月,跟過去十幾年都在政府體系有甚麼差別,以及我的感想。
有慣性道歉敷衍,但總是逃避、從不解決問題也不改善的人,這會讓對方感到無力無奈、關係無從推進; 也有沒甚麼事就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的人,過度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自己優點的人,雖然讓人心疼,但相處起來,其實很累。
我面談超過 110 個人,諮詢前曾表示「想討論離開公職的可能性」的人,最後大概只有 20% 不到的人會朝辭職發展,而其中只有更少數的 3%的人,是一切都做好準備的,到底怎麼判斷這條線?又要怎麼讓自己越來越趨近「健康辭公職」?這篇文章用我的經驗,給你十個自我提問與五個準則。
回歸職場超過三個月了,從分工很細、層級節制的政府組織型態,到一切全靠自律與自我行銷創作的自由工作者,現在又到扁平化、變化多端的新創公司,短短兩年多我的職涯真的經歷了很多不一樣的歷程。 這篇想輕鬆聊聊在新創公司上班三個月,跟過去十幾年都在政府體系有甚麼差別,以及我的感想。
有慣性道歉敷衍,但總是逃避、從不解決問題也不改善的人,這會讓對方感到無力無奈、關係無從推進; 也有沒甚麼事就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的人,過度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自己優點的人,雖然讓人心疼,但相處起來,其實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