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55 【職場】別動輒說抱歉,人緣、氣場才會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下列兩個開場白,你感覺 A 跟 B 有何不同?

A:真的真的對各位訂閱的朋友非常抱歉,最近真的太忙,隔了快兩個月才更新,希望沒有讓大家失望,如果有困擾先跟大家說聲對不起。
B:進入新的職場後快速推進新工作,同時兼顧諮詢、先前應允的講座等,時間安排得很滿,終於抽出一個空檔靜下心來更新文章,不知不覺距離上次更新竟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今天篇主題我很早就想要寫,在職場上、經營自媒體、擔任諮詢師的過程中,偶爾會遇到「沒有甚麼理由就頻繁道歉」的人,每次我回應時都滿頭問號。

我認為把對不起掛在嘴邊,沒有必要也對人際關係不好,隨意使用道歉,是一種溝通中的阻礙,而不是有禮貌的表現,不但縮減自己的氣場,也沒有辦法跟真正品質好的人來往,反而更容易遇到想利用你的、愛好權威的人靠近,容易被 PUA。沒事把對不起掛在嘴邊、經常就對世界感到虧欠、麻煩到人、覺得自己犯錯、是累贅的想法跟說法,在職場發展,甚至日常的友誼經營、親密關係維護都有不好影響。

常說對不起在人際關係上的負面影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職涯與職場(公務員向)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翻轉公職的沙龍
651會員
72內容數
翻轉公職寫自媒體經營觀察、重新認識職涯的過程及嘗試,適合對於「只當過公務員」的人辭職後如何活下去感到好奇的,或者「希望有天不要當公務員」的人,以及還不確定要做甚麼、如何知道要做甚麼的人。至於免費內容,請搜尋翻轉公職網站、podcast。
翻轉公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我在職涯諮詢時,持續遇到來訪者遭遇此項困擾,因此寫成這篇: 職場中發生不愉快的處境,我該積極行動離開嗎?還是繼續撐下去?(不管商調或離職或其他) 有很多人明明在很不利的環境中,卻停頓持續多年,觸及到某個臨界爆發點,開始採取行動時,卻又發現自身條件已經不好、長期沒面試內心恐慌等;也有人在轉換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4/30
我在職涯諮詢時,持續遇到來訪者遭遇此項困擾,因此寫成這篇: 職場中發生不愉快的處境,我該積極行動離開嗎?還是繼續撐下去?(不管商調或離職或其他) 有很多人明明在很不利的環境中,卻停頓持續多年,觸及到某個臨界爆發點,開始採取行動時,卻又發現自身條件已經不好、長期沒面試內心恐慌等;也有人在轉換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4/24
我以前是公務員,現在做企業端業務(B to B Sales),發現以前公職累積的職場技能,在業務銷售上竟然非常管用!
Thumbnail
2025/04/24
我以前是公務員,現在做企業端業務(B to B Sales),發現以前公職累積的職場技能,在業務銷售上竟然非常管用!
Thumbnail
2025/04/19
轉職民間工作快1年,我也難免有懷念公務員時期的時候,到底公職的那些事情讓我念念不忘?難道我後悔辭職了嗎?
Thumbnail
2025/04/19
轉職民間工作快1年,我也難免有懷念公務員時期的時候,到底公職的那些事情讓我念念不忘?難道我後悔辭職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慣性道歉敷衍,但總是逃避、從不解決問題也不改善的人,這會讓對方感到無力無奈、關係無從推進; 也有沒甚麼事就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的人,過度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自己優點的人,雖然讓人心疼,但相處起來,其實很累。
Thumbnail
有慣性道歉敷衍,但總是逃避、從不解決問題也不改善的人,這會讓對方感到無力無奈、關係無從推進; 也有沒甚麼事就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的人,過度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自己優點的人,雖然讓人心疼,但相處起來,其實很累。
Thumbnail
「不好意思,請問您可以幫我確認一下這份資料嗎?」 「不好意思,我需要一份蔥抓餅加蛋。」 「對不起,剛剛路上塞車使我遲到一會」 2018年11月底,BBC中文網一篇文章,其標題「台灣:一個隨時、不停道歉的島嶼」,讓很多人不禁直說:「對,真的就是這樣!」,附上文章連結。 請、謝謝、對不起
Thumbnail
「不好意思,請問您可以幫我確認一下這份資料嗎?」 「不好意思,我需要一份蔥抓餅加蛋。」 「對不起,剛剛路上塞車使我遲到一會」 2018年11月底,BBC中文網一篇文章,其標題「台灣:一個隨時、不停道歉的島嶼」,讓很多人不禁直說:「對,真的就是這樣!」,附上文章連結。 請、謝謝、對不起
Thumbnail
如何替換「不好意思」, 建立更清晰的溝通方式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滿足你的期待,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這句話真的很方便😏 可能是從日本來的文化吧。 日本人真得太有禮貌了。 甚至很多台灣人, 還會用日文講「不好意思」 你看,去日本多方便(?) 不過。 真的有那麼不好意思嗎? 「不好意思
Thumbnail
如何替換「不好意思」, 建立更清晰的溝通方式 不好意思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滿足你的期待,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這句話真的很方便😏 可能是從日本來的文化吧。 日本人真得太有禮貌了。 甚至很多台灣人, 還會用日文講「不好意思」 你看,去日本多方便(?) 不過。 真的有那麼不好意思嗎? 「不好意思
Thumbnail
在華人文化裡,我們很習慣常說:對不起、抱歉。 感覺似乎這樣是比較有禮貌的,甚至成為一個口頭禪。 「對不起,占用你的時間。」 「抱歉,讓你麻煩了。」 公司曾經有個工讀生,常常開口就說對不起 「對不起,可以請問一下嗎?」 「對不起,你要訂便當嗎?」 「對不起.......」 她講的態度很卑微,好像她犯了
Thumbnail
在華人文化裡,我們很習慣常說:對不起、抱歉。 感覺似乎這樣是比較有禮貌的,甚至成為一個口頭禪。 「對不起,占用你的時間。」 「抱歉,讓你麻煩了。」 公司曾經有個工讀生,常常開口就說對不起 「對不起,可以請問一下嗎?」 「對不起,你要訂便當嗎?」 「對不起.......」 她講的態度很卑微,好像她犯了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有過向他人道歉的經驗,不管是對親人、朋友、同事、上司還是自己的伴侶。不曉得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就是向對方道完歉後,對方不接受就算了,反而還更生氣。 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那一定要看這篇文章,我會和你分享改善關係的「三個道歉心法」,以及在道歉過程中,有哪些「地雷」是絕對不能踩的。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有過向他人道歉的經驗,不管是對親人、朋友、同事、上司還是自己的伴侶。不曉得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就是向對方道完歉後,對方不接受就算了,反而還更生氣。 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那一定要看這篇文章,我會和你分享改善關係的「三個道歉心法」,以及在道歉過程中,有哪些「地雷」是絕對不能踩的。
Thumbnail
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増量。 道歉要分步驟進行: 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給關閉掉; 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 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
Thumbnail
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増量。 道歉要分步驟進行: 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給關閉掉; 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 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
Thumbnail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
Thumbnail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