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晨霧未散時分,我慣常沿著薄扶林道往山巔行去。途經那株百年古槐,總要駐足撫摸它的龜裂紋理。樹皮縫隙裡藏著晶瑩露水,恍若昨夜夢境的殘淚。忽而想起唐人筆記裡那場驚破千年的大夢,槐安國的榮辱興衰,原是蟻群在朽木深處搬運塵埃的倒影。

二十一世紀的南柯一夢,是在地鐵月台螢幕裡輪轉的數字幻象。某次在銅鑼灣站,見西裝革履的白領對著玻璃幕牆調整領帶褶皺,他的倒影與廣告牆上的虛擬偶像重疊,霎時分不清哪邊才是真實肉身。這讓我想起敦煌壁畫裡飛天與夜叉共舞的場景,只不過當代的魔幻寫實主義,是把靈魂壓縮成二維碼在雲端飄蕩。

有位跨國銀行副總裁朋友,辦公室懸掛著浮士德與魔鬼簽約的複製畫。他每日清晨五時在維港遊艇甲板做瑜伽,午間吞服瑞士抗衰老藥丸,深夜批閱文件時必佐以勃艮第紅酒。某夜他傳訊與我:「今日紐約股市暴跌時,忽然聽見辦公桌右側第三個抽屜裡傳來蟋蟀鳴叫。」我回他:「該在抽屜鋪些苔蘚,再放半片腐葉。」其後他銷聲匿跡三月,據說在京都某間臨濟宗禪寺掃落葉。

科技的迷幻劑比槐安國的桃花釀更醉人。見過少女在奶茶店對著手機前置鏡頭練習笑容角度,精準計算每顆牙齒露出的毫米數。她的瞳孔裡閃爍著演算法培育的星光,睫毛膏刷出的弧線比敦煌飛天的飄帶更講究流體力學。當她終於在社交媒體收穫十萬愛心時,窗外木棉樹正無聲墜落第一朵早凋的花。

清明掃墓遇見舊鄰陳太,她堅持用竹篾編織的寶牒焚化。青煙裊裊中忽然說:「阿傑你知道嗎?老爺臨終前握著氧氣罩說看見滿屋金甲神人來迎,我當他是說糊話。後來整理遺物,發現抽屜底層藏著四十年前中環裁縫店的帳本,每頁空白處都畫著帶翅膀的小人。」她將灰燼掃入青瓷罐時,天際恰好有航機拖著尾雲掠過。

深夜重讀《枕中記》,驚覺盧生夢醒時黃粱未熟的情節暗藏驚天隱喻:所謂千秋功業,不過是竈火餘溫裡半生不熟的米粒。這讓我想起在巴黎奧賽美術館看過雷諾瓦的煎餅磨坊舞會,那些斑斕光點裡的歡愉,終究要凝結成畫布上的油彩碎屑。倒是唐人傳奇裡的老僧,用青瓷碗收容了整個盛唐的月光。

某次在京都醍醐寺,見老僧用毛筆抄寫《法華經》。硯台邊的懷錶滴滴答答走著瑞士精密機械的時間,宣紙上的墨跡卻滲透著平安朝的古韻。他忽然停筆笑道:「施主看這『夢』字,上為林木蔥蘢,下為夕陽沉墜,中間橫著覺悟的柵欄。」此時風過庭除,經幡翻動如千年前遣唐使攜回的殘卷。

或許真正的覺醒不在於勘破夢境,而在學會與幻影共舞。就像黃公望畫《富春山居圖》,煙雲供養的筆墨裡,何嘗不是將半生宦海沉浮釀成山水間的霧靄。每次在維多利亞港看夕陽沉入金融大廈的玻璃幕牆,總想起馬遠的《水圖卷》——浪花的韻律穿越八百年,依然在拍打著人類的慾望堤岸。

下山時又見古槐,樹冠篩落的碎光在地上拼出模糊的棋盤格。幾隻黑蟻正沿著樹幹裂縫搬運花瓣,牠們的征途上橫亙著露珠構成的銀河。我蹲下身,聽見八百年前的更漏聲混著智能手錶的震動提示音,在晨光裡織就新的夢的經緯。



avatar-img
昊天藍博士の奇異宇宙
9會員
208內容數
問道牛劍,融會東西方學術精華,以跨文化視野剖析玄學哲思,善於化易道奧義為策略管理之智鑰。歷年遊學並旅居英美澳加中港台泰等地,為跨國企業與頂尖學府提供戰略諮詢,解難決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錢塘江大潮將岸邊蘆葦連根拔起時,我正立於六和塔頂層觀潮閣。浪頭如萬千白甲兵卒踏破吳山越水,轟然聲裡卻見幾尾銀魚逆著浪脊騰躍,鱗片在暮色中劃出冷冽的弧光。天地不仁的戲台上,總有這般倔強角色粉墨登場。
晨霧中的維多利亞港像未凝固的琉璃,我立在渡輪甲板看浪紋層層疊疊,忽憶起十六世紀日本茶聖千利休的傳世陶杯——釉彩流淌時被永恆定格,正如這片海在時光裡反覆淬煉卻始終如一的呼吸。波紋深處浮現佛經「如來」二字本義:真如自性從不增減,恰似浪花萬千終究歸於水的記憶。
青城山下,月落星沉,老道士煮茶時總愛撥弄銅爐裡的炭火。爐底壓著半卷《黃庭經》,字跡與灰燼纏綿難分,倒像極了當代人在手機屏幕裡修煉元神的模樣。
錢塘江大潮將岸邊蘆葦連根拔起時,我正立於六和塔頂層觀潮閣。浪頭如萬千白甲兵卒踏破吳山越水,轟然聲裡卻見幾尾銀魚逆著浪脊騰躍,鱗片在暮色中劃出冷冽的弧光。天地不仁的戲台上,總有這般倔強角色粉墨登場。
晨霧中的維多利亞港像未凝固的琉璃,我立在渡輪甲板看浪紋層層疊疊,忽憶起十六世紀日本茶聖千利休的傳世陶杯——釉彩流淌時被永恆定格,正如這片海在時光裡反覆淬煉卻始終如一的呼吸。波紋深處浮現佛經「如來」二字本義:真如自性從不增減,恰似浪花萬千終究歸於水的記憶。
青城山下,月落星沉,老道士煮茶時總愛撥弄銅爐裡的炭火。爐底壓著半卷《黃庭經》,字跡與灰燼纏綿難分,倒像極了當代人在手機屏幕裡修煉元神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