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創世記》第二十三章

讀經筆記|《創世記》第二十三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創世記》第二十三章記載了撒拉的去世與亞伯拉罕為她購買墳地的過程。 這段經文不僅描述了一段家庭的哀傷,更揭示了信仰旅程中的堅持與盼望。 以下是對本章的屬靈反思,依據和合本聖經,結構力求清晰、措辭力求流暢,供弟兄姊妹進入思考。

一、面對死亡的信心與哀悼(創23:1–2)

撒拉享壽一百二十七歲,死於迦南地的基列亞巴(希伯崙),亞伯拉罕為她哀悼哭泣。 這是聖經中首次記載有人為亡者哀悼,顯示出亞伯拉罕對妻子的深厚情感。

屬靈反思:信仰並不排除哀傷,真正的信心是在哀傷中仍堅定仰望神的應許。 面對親人離世,信徒可以坦然表達哀痛,同時堅信神的安慰與永恆的盼望。

二、寄居者的謙卑與誠實(創23:3–6)

亞伯拉罕自稱為「外人,是寄居的」,向赫人求購墳地。赫人尊敬他為「神的尊貴王子」,願意將最好的墳地給他。

屬靈反思:亞伯拉罕雖受尊敬,仍保持謙卑,承認自己在地上的寄居身份。信徒當學習他的態度,無論在世上地位如何,都應記得我們是天國的子民,地上的生活只是短暫的寄居。

三、堅持合法的交易與見證(創23:7–16)

亞伯拉罕堅持以足價購買以弗崙的麥比拉洞,並在眾人面前完成交易。他不接受免費的墳地,而是以四百舍客勒銀子購買,確保所有權的合法性。

屬靈反思:亞伯拉罕的行為展現了誠實與正直,為後代留下了美好的見證。 信徒在世上行事為人,應當遵守法律,誠實無欺,成為社會中的光與鹽。

四、信心的投資與應許的盼望(創23:17–20)

亞伯拉罕購買的麥比拉洞成為他家族的墳地,撒拉被葬於其中。 這是他在應許之地的第一塊產業,象徵著對神應許的信心與盼望。

屬靈反思:雖然亞伯拉罕尚未看到應許完全實現,他仍以行動表明對神的信靠。 信徒在等待神應許成就的過程中,也應堅定信心,忠心行事,預備迎接神的成就。 《創世記》第二十三章透過亞伯拉罕為撒拉購買墳地的事件,展現了信心、誠實、謙卑與盼望。 信徒在世上雖是寄居者,卻應以誠實與正直行事,堅定信靠神的應許,為後代留下美好的見證。

raw-image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6K會員
836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記載耶穌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嚴厲責備,這是祂公開事奉中最強烈的譴責之一。本章揭示宗教虛偽的危險、神對領袖的要求,以及信徒當有的謙卑態度。
在學習神學的歷程中,經常會見到四個術語:系統神學、教義學、聖經神學與新約神學。台灣神學研究院孫寶玲博士曾對這些術語作出清晰解釋,頗有助於信徒與神學愛好者掌握它們的意涵與差異。本文綜合相關說明,整理國際公認的重要著作與擬議,作為自我學習的依據。
《創世記》第二十二章記載了聖經中最震撼人心的事件之一:神試驗亞伯拉罕,要他獻上以撒為燔祭。這一章深刻揭示了信心、順服、預表與神的供應,是基督教信仰中探討信心與救贖的核心經文之一。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記載耶穌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嚴厲責備,這是祂公開事奉中最強烈的譴責之一。本章揭示宗教虛偽的危險、神對領袖的要求,以及信徒當有的謙卑態度。
在學習神學的歷程中,經常會見到四個術語:系統神學、教義學、聖經神學與新約神學。台灣神學研究院孫寶玲博士曾對這些術語作出清晰解釋,頗有助於信徒與神學愛好者掌握它們的意涵與差異。本文綜合相關說明,整理國際公認的重要著作與擬議,作為自我學習的依據。
《創世記》第二十二章記載了聖經中最震撼人心的事件之一:神試驗亞伯拉罕,要他獻上以撒為燔祭。這一章深刻揭示了信心、順服、預表與神的供應,是基督教信仰中探討信心與救贖的核心經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