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加一不等於二:淺談「湧現」現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什麼是「湧現」?


湧現」(emergence)是一種科學概念,指的是由許多簡單組成部分互相作用所產生的整體,展現出各個部分單獨都不具備的特性。換句話說,整體的表現 大於 各部分單純加總之和。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就提出過「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觀點,來強調這種整體涌現出新性質的現象。用比較平易近人的說法,湧現就好比魔術一般:當許多小東西聚在一起互動時,竟產生了單一小東西無法單獨完成的效果。但其實這並非真正的魔法,而是來自互相影響協同作用的結果。


為了更清楚地理解,我們可以用日常類比來說明:「湧現」有點像一場交響樂演奏。每個樂團成員只負責自己的樂器聲部,單獨聆聽時或許平淡無奇,然而所有聲音同時響起、彼此配合時,就幻化出壯麗的交響樂章。交響樂的美妙是整體合作的產物,絕非任何單一樂器獨奏所能呈現。同樣地,在科學上許多系統也是如此:整體出現了新的性質或功能,而這種整體性質無法在任何單一組成中找到

raw-image


自然界中的湧現例子


大自然中充滿了湧現現象的例子。我們經常看到鳥群在天空中變換隊形,好似一大片「會舞動的雲」;成群的螞蟻可以協力搭起橋樑渡過裂縫;無數電子自發排列產生整體的磁性;無數水分子與空氣分子混合作用居然形成了巨大的颶風。這些例子中,每一隻鳥、每一隻螞蟻、每一個電子或水分子本身都沒有那些宏觀的特徵,但當數量龐大的它們相互影響時,整體就展現出了全新的行為模式或性質。

raw-image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水的「濕性。我們都知道水是濕的,但是單獨看一個水分子(H₂O)時,你無法說明它「濕」或「不濕」。只有當大量水分子聚集並互相作用時(例如液態水的情況),我們才感受到「濕」這種性質。科學家指出,即使完全瞭解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特性,也無法從中直接推知水的濕性或流動性,因為當組織層級上升(從原子到分子再到宏觀物質),新的性質便會湧現出來。這說明了湧現現象的奧妙:整體的性質往往超出了對個別成分的理解範疇。

raw-image


再來看看動物界的例子:當成百上千隻鳥兒一起飛行時,我們常看到它們彷彿有默契般地變換隊形,時而散開、時而聚攏,形成壯觀的圖案而不互相撞擊。這種鳥群的編隊舞動也是湧現的一種。每隻鳥其實只根據鄰近幾隻同伴的動作來調整自己的方向和速度,例如保持與鄰居適當距離、不撞到別人並盡量與周圍鳥類對齊方向。沒有任何一隻鳥在充當整個鳥群的「領隊」或「設計師」,但透過這些簡單的互動規則,整體鳥群卻展現出彷彿單一生物般的協調行為。結果就是天空中出現千變萬化的隊形——一種超越個體能力的整體模式。


螞蟻如何找到最短路徑?湧現的深入剖析

raw-image
上圖:一條明顯的螞蟻小徑,許多螞蟻正沿著路線來回運送食物。這條「道路」其實是螞蟻群體透過彼此影響自發形成的。單一的螞蟻並不知道完整路徑,但整體卻湧現出組織有序的行為。

為了更深入了解湧現,我們以螞蟻群體尋找食物的過程作為範例,剖析其中的組成部分、互動方式,以及如何產生新的整體功能。想像在林地中有一群螞蟻正在覓食:某隻螞蟻偶然發現了一塊糖粒,它獨自無法搬運整塊食物,於是需要通知同伴前來幫忙。但蟻群中並沒有「偵察兵隊長」這樣的角色直接發號施令,那麼螞蟻們是如何協調,最終形成一條清晰的螞蟻搬運隊伍呢?


基本組成部分:首先,系統的基本單位就是單隻螞蟻。每隻螞蟻都很簡單,牠們能做的事包括隨機四處走動、嗅聞化學氣味、搬運食物等。重要的是,個別螞蟻沒有全局視野,不知道食物和巢穴之間哪條路最近、更不會畫地圖。牠們所依循的只是天生的本能和簡單規則,例如「聞到特殊氣味就沿著走」。這些簡單的行為規則就是系統運作的基礎。


互動方式:螞蟻彼此之間主要透過化學訊號來溝通協調,其中最關鍵的是稱為「費洛蒙」(pheromone)的氣味訊號。當一隻螞蟻找到食物並要返回巢穴時,它會一邊走一邊間歇地在地面留下費洛蒙。這些費洛蒙就像氣味麵包屑,標記出它走過的路線。其他尚未找到食物的螞蟻在隨機遊走時,如果嗅到地上有費洛蒙,就傾向於沿著氣味濃的方向行進。因此,最初可能有少數幾隻螞蟻在不同路徑上探索,但較短的路徑會更快被往返的螞蟻多次走過,累積的費洛蒙味道也更強烈。反之,繞遠路的螞蟻因為行進時間長,留下的氣味易揮發變淡,後續跟隨者也比較少。這種正向回饋機制使得越來越多螞蟻傾向走有濃烈費洛蒙的路,而走的人多又讓該路徑氣味更濃,形成一種強者愈強的循環。最終,我們就看到一條清晰可見的「螞蟻小徑」從巢穴延伸到食物位置,許多螞蟻沿著這條路來回運送食物。

raw-image


湧現出的整體功能:透過上述的互動,螞蟻群體實現了一項任何單隻螞蟻都無法達成的功能——迅速找到食物與巢穴間的最短路徑。整條隊伍彷彿在有條不紊地運作,好似有一套全球定位系統(GPS)在指引,然而實際上沒有任何一隻螞蟻擁有全盤計畫或地圖。這條最優路徑是自發湧現的結果:每隻螞蟻只顧及自身附近的氣味線索(局部資訊),但整個蟻群經由無數次的嘗試和訊號累積,自動地「算出」了最佳的路線。研究發現,即使在缺乏中央領導的情況下,蟻群仍能展現出解決幾何路徑問題的能力,例如大多數情況下,螞蟻隊伍最終走出的路線接近最短距離。這正是湧現現象的迷人之處:整體系統彷彿有智慧一樣,完成了單個成員難以完成的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湧現的路徑規劃並非透過任何「蟻后指揮」或「集體商議」產生的,而完全是透過無數個體的局部互動形成。每一隻螞蟻遵循簡單的規則,最終換來整體複雜而高效率的行為。我們可以說,智慧體現在群體層次而非個體身上:單隻螞蟻看起來愚笨又盲目,但成千上萬螞蟻共同作用時,蟻群展現出了彷彿有智慧般的組織能力和適應性。這種沒有領導者卻能涌現出秩序與功能的現象,學術上稱為「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也是湧現的一種表現形式。


整體的力量


透過以上討論,我們了解到「湧現」描述的是一種整體由部分互動而來、卻超越部分本身的現象。它提醒我們,深入研究一個系統時,不僅要關注組成它的基本元素,還要關注元素之間的關係互動方式。許多時候,奧祕就藏在這些互動之中:平凡的元件交織出非凡的圖景。

從水的濕性到蟻群的智慧,湧現現象無所不在,啟發我們以整體觀點來看待世界。這種觀點在科學上的意義深遠——無論是理解生命意識如何從神經元網絡中產生,還是解析生態系統中複雜的物種關係,甚至當今研究人工智慧中的自發行為,都離不開湧現的概念。對一般人而言,認識湧現能帶給我們一種新的視角:有時候,一加一的確可以不只等於二。那背後隱藏的,正是整體的力量與美妙之處。透過觀察湧現現象,我們體會到團隊合作與互聯互動的價值,也對自然界的巧妙設計有了更深的讚嘆。科學中的「湧現」告訴我們,當眾多微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往往能創造出遠超預期的成果,這難道不是件引人入勝的事嗎?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2. Vincent Chen,《生物湧現的概念》Medium 專文medium.commedium.com
  3. Murtaza Tunio, Emergent Ant Colony Behavior, Mediummedium.commedium.com
  4. 集智俱乐部,《什麼是湧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觀察誌
2會員
6內容數
「人間觀察誌」是一個記錄生活點滴與人性洞察的部落格。透過細膩的文字與獨到的視角,分享日常中的感動、反思與故事,帶領讀者一同探索生命的溫度與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體」概念,轉向「無體」意識,這樣學習去「參」 為要面對人生的無常作出準備。
Thumbnail
「一體」概念,轉向「無體」意識,這樣學習去「參」 為要面對人生的無常作出準備。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Thumbnail
現在的人對「合一」這個詞並不感到陌生,但對合一的概念卻很模糊。 這次我們將探討合一的真正含義。 每個靈魂的所有面向都是源頭(精神)的一部分。統一(一體)性是精神的真理,愛無法被分割,而意識在不同程度的覺醒和經驗層次上是相連的。 每個人只能從自己當前的覺醒水平來感知世界,而這水平是無
Thumbnail
現在的人對「合一」這個詞並不感到陌生,但對合一的概念卻很模糊。 這次我們將探討合一的真正含義。 每個靈魂的所有面向都是源頭(精神)的一部分。統一(一體)性是精神的真理,愛無法被分割,而意識在不同程度的覺醒和經驗層次上是相連的。 每個人只能從自己當前的覺醒水平來感知世界,而這水平是無
Thumbnail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你們構築的概念,是你們所發明的實相,以便去創造一個結構,在其中擺放你們的經驗。如果不是如此,你們 (我們) 所有的經驗都會重疊。 實際上它們是重疊的——也就是說,在同「時」發生——只是你們不知道。你們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覺的殼中,阻斷了整體實相。 一切事物都同時發生。一切。所以,
Thumbnail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你們構築的概念,是你們所發明的實相,以便去創造一個結構,在其中擺放你們的經驗。如果不是如此,你們 (我們) 所有的經驗都會重疊。 實際上它們是重疊的——也就是說,在同「時」發生——只是你們不知道。你們把自己放在一個知覺的殼中,阻斷了整體實相。 一切事物都同時發生。一切。所以,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