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波粒二象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意識是波粒二象性的光,它處於疊加態,它既不是知道,也不是不知道,它是這兩者的疊加,是介於知道與不知道之間的變化——是能知的。


正因為它是在0和1、在動和靜之中的無限變化,因此它不能被定義,量子的雙狹縫實驗也是意識的展現。量子在你不觀察的時候,它是一團機率波,它會跟自己互相干涉(科學家甚至把儀器調整成一次發送一顆,結果也是一樣),量子最終在投影幕上形成波紋。但是當你安插儀器觀察整個過程:「它到底走了左邊還是右邊的路徑?」它就展現了粒子的型態,它在投影幕上變得遵循物理定律——只有兩條線。


類似的實驗還有惠勒的延遲選擇實驗,這些實驗都意味著:因果,也就是時間,其實是意識所創造出來的。量子原先是一種無意識的波動,當你去試圖探究無意識的路徑,無意識便成了意識——這個意識本身就是時間,它創造了過去和未來。


這就像你對一個人問一個問題之前,這個人尚未有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因此他對於他的回答還是處於無意識的,他的想法只是一團機率波——他並沒有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他會如何回答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直到你提出這個問題、要求他給出一個答案,這時他的無意識崩塌了,他不再是一團機率波,他要遵循這個有序的問題,提出一個有序的回答,因此他的回答從無意識這團整體的機率波中崩塌,落在一個機率最大的點上。當你詢問他這個回答的因果關係,他便從意識的機率波變數之中隨機拼湊出來一個他自認很合理的解釋。(而事實上意識在不同環境下會有不同變數,所以其實給出的答案每次會不一樣,但意識會自己自圓其說以便符合因果關係。)這就是雙狹縫實驗跟意識之間的相似之處——量子的表現跟意識如此驚人相像。


而你的過去跟未來亦是如此——當你對於自己還沒有概念時,你還尚不是個意識時,你是處於無時間的永恆之中,那是你的本來面貌。你本來就是你,不需要確定,不需要證明,不需要定義,但你卻試圖去確定、去證明、去定義自己:「你給了自己一個名字、一個起始、一個定義、一個身體、無數個能把自己固定起來的東西⋯⋯」這時候你崩塌了,你創造出了時間、你遵循著一切的有序行動,你從整體之中脫離出來,你成了原本並不是你的東西。


這是為什麼佛經說顛倒眾生——因為你沒有對於自己本質的正確認知,你的認知是顛倒的。


你以為的得到事實上並不是得到,失去也並不是失去。你對於失去的感覺起源於擁有的概念,對於痛苦的感覺起源於快樂的概念。你就是把自己分成兩半的那個。


但你早就是一切了,從不需要擁有什麼,也從不會失去什麼;當你不再去定義什麼是快樂,也不會再有痛苦。當我們說什麼東西「是」,它本質上意味著一個被固定起來的東西,可是你的本質並不是那個被固定的東西。因此我只能說你不是什麼,我沒辦法說你「是」什麼。因為——我要怎麼去形容一個永恆不變的變化?當我說你是那個永恆不變的變化,遵循邏輯的頭腦是無法理解的,文字只會創造出矛盾。


你能夠經歷的總是那個在流動的、變化的,生命是河流,存在是河流,萬物是河流,你能抓住河流的什麼呢——僅僅去成為那個流動,你會自然的知道你是這一切,你才會體悟到自己是如何的愛著祂,愛著所有存在的變化,明白這都是你的一部分。因為你要如何不去愛你自己?


你甚至要去厭惡我說的一切,去厭惡一切文字及知識,去厭惡不是由你的內在所悟出的真理,去經由你自己的生命來驗證他、洞察他,去體驗存在的本質。去知道我只是在指出你內在本來就有的東西——去明白就連我說的這些,也從來就不是我的。


文章也在我的blo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uBB的沙龍
7會員
50內容數
閱讀是史上最便宜的自我投資,書堆藏著歷史洪流中所有聰明又具智慧的頭腦留下的寶藏,幾乎能說閱讀改變了我,而我也希望透過閱讀及一點心得的拋磚引玉,讓同樣喜愛學習的人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LiuB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8
雖然說人們隱約都知道人間只是一場遊戲,但能把每一天的生活過的像是遊戲,不是容易的事。在遊戲中能夠玩得輕鬆自如的人,無論面臨順逆境對於他來說都不是個問題。他有的僅僅是油然而生的信心,那是對生命的自信。你總是能在孩子身上看見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有句話是這樣形容:「初生之犢不畏虎」⋯⋯
Thumbnail
2025/01/08
雖然說人們隱約都知道人間只是一場遊戲,但能把每一天的生活過的像是遊戲,不是容易的事。在遊戲中能夠玩得輕鬆自如的人,無論面臨順逆境對於他來說都不是個問題。他有的僅僅是油然而生的信心,那是對生命的自信。你總是能在孩子身上看見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有句話是這樣形容:「初生之犢不畏虎」⋯⋯
Thumbnail
2024/12/23
不要輕易地用自殺來結束痛苦。 因為這種方式是一種適得其反⋯⋯你在死之前深深的、明確的認同了你生命中感受到的痛苦。你以為你脫離了它,但你的生命結束時無論是精神或肉體都是帶著這個痛苦死去的。那種感受是非常強烈的,因此,你的意識是不會忘記這種感受的,它並不會隨著你的肉體消散,那樣的感受會強烈到把那種
Thumbnail
2024/12/23
不要輕易地用自殺來結束痛苦。 因為這種方式是一種適得其反⋯⋯你在死之前深深的、明確的認同了你生命中感受到的痛苦。你以為你脫離了它,但你的生命結束時無論是精神或肉體都是帶著這個痛苦死去的。那種感受是非常強烈的,因此,你的意識是不會忘記這種感受的,它並不會隨著你的肉體消散,那樣的感受會強烈到把那種
Thumbnail
2024/12/01
當你聽到「存在沒有意義」,為何要那麼恐懼?存在沒有意義,你因此是自由的,不再需要成為什麼、追逐什麼,你自身的存在就是圓滿的。大腦的恐懼在於,他認為這樣是不夠的,他想:怎麼可能現在就是圓滿的?我勢必要擁有些什麼、做些什麼、達成什麼、成為什麼⋯⋯
Thumbnail
2024/12/01
當你聽到「存在沒有意義」,為何要那麼恐懼?存在沒有意義,你因此是自由的,不再需要成為什麼、追逐什麼,你自身的存在就是圓滿的。大腦的恐懼在於,他認為這樣是不夠的,他想:怎麼可能現在就是圓滿的?我勢必要擁有些什麼、做些什麼、達成什麼、成為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當你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如此臨在,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生命是本體的喜悅時,那你可以說是從時間當中解脫了。從時間當中解脫意味著不再有從過去汲取身分認同,以及在未來尋找圓滿成就的心理需求。 它代表你能想像得到、最深遠的意識轉化。
Thumbnail
當你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如此臨在,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生命是本體的喜悅時,那你可以說是從時間當中解脫了。從時間當中解脫意味著不再有從過去汲取身分認同,以及在未來尋找圓滿成就的心理需求。 它代表你能想像得到、最深遠的意識轉化。
Thumbnail
  在談論《物質與記憶》前,讀者可先參閱筆者另篇文章〈從《蜆殼與圓錐─柏格森的時間虛擬性》─談影像(image)總合即物質〉(詳下方連結),可對柏格森的問題意識有一初步的認識。其問題意識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
Thumbnail
  在談論《物質與記憶》前,讀者可先參閱筆者另篇文章〈從《蜆殼與圓錐─柏格森的時間虛擬性》─談影像(image)總合即物質〉(詳下方連結),可對柏格森的問題意識有一初步的認識。其問題意識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