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又是長榮。
大約一年前,5/31那週,長榮最高的股價是229.5。第二季的淨值,是228.65。
一年過後的今天,長榮的股價是234,四五月賺的都別算,第一季的淨值,是284.07元。
也就是說,過去一年,只用3Q24-1Q25來算就好,頭尾加起來的一季相送,光三季長榮的EPS增加了55.67元,淨值增加了55.42元,頭尾都包算四個季度的話,可能有65元。然後股價增加了,4.5元。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喔?後面可能還有更低的。一年間至少賺55元,然後股價竟然還有可能倒貼。這種奇蹟除了台灣,大概也不可能發生在別的地方了,世界真的跟不上台灣啊!
不要說台股你找不到第二支這樣的股票,就算全宇宙,你也找不到第二支。

基本上,你去翻爛任何一本投資教科書,可能都無法對這種靈異現象,找到合理的解釋。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長榮在台股上市而已。
不公平嗎?很公平。不客觀嗎?很客觀。因為市場永遠是對的。秋哥說過很多次,不服氣的話,你拿錢出來買到漲停啊!
秋哥已經講過無數次,長榮要做長線,以領息為目的。做短線,你的資源永遠比不過大戶。國安基金很大嗎?淨值也不過1.3兆,台灣已經有兩支ETF的規模破兆了。恕秋哥直言,以後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不受控的ETF,將會成為台股最大的亂源。被他們盯上的股票,將會整到你無語問蒼天。最近貨櫃三熊的跌法,其實兇手根本呼之欲出,標準臭豆腐盤。

一年多前,秋哥的同事用190買了一張長榮。最近跌很大,直接提前除息了,他問秋哥要不要賣。秋哥說,你190買進,配32.5,成本殖利率17.1%,成本剩157.5。明年配20,成本殖利率12.7%,成本剩137.5。以後年年配15就行了,成本年年下降,不到11年股利零成本,淨值還每年升高,你怕他個鳥?
有一位粉絲說,她的家人都抱怨她,為什麼她的長榮不在高點時賣掉,低點再買進,這樣不是可以賺更多?秋哥只能笑笑。看線圖說故事的,都是事後豬哥亮,真的把錢交給你做短線,你真的做得到高賣低買嗎?要不然很簡單啊,我長榮賣了,錢都交給你,以後長榮每年配多少,你就給我多少,然後我要用錢時,你就照長榮當時的股價還給我,這樣你敢不敢?

秋哥一直在說,大跌大買,分批進場。跌是用來加碼的,不是用來抱怨的。今天亞洲航運股,漲跌互見,就台灣三隻笨熊跌最兇。三熊的體質早就今非昔比,陽明雖然是三隻笨熊裡最不長進的,但好歹也是土財主,台灣第六有錢的公司,口袋裡近兩千億現金,結果跌幅高居亞洲航商之首。長榮第一季EPS 12.64,比預期低,但好歹也排行全台第15名,你再看看前20名的股價是多少?
五月營收不好,問題出在川普關稅之亂和美元貶值,不是只有長榮不好,是所有美元導向的產業都不好。但六月起運價飆漲已經板上釘釘了,別的產業,六月份起會有爆量訂單進來嗎?
秋哥一直在說,不要歐印,保持彈性。跌到171的時候,秋哥質押是開滿的,想要加碼都沒錢,甚至一度想要認賠,還好最後來個大反轉,秋哥也順勢把質押都清空剩現股。秋哥說過無數次,如果你的操作沒有彈性,直接歐印了,那等於是把命運全部交付給市場決定了,如果你沒有做長線的打算,這種洗法,很容易又會讓你陷入追高殺低的死循環裡。
秋哥也五十好幾了,很遺憾,過去五十年都活在狗身上了,沒什麼存款,也不懂投資,用很粗淺的理財知識選中長榮,在23年被股災教訓了一次,慘賠80%之後,才算真正略懂投資是什麼。對我來說,長榮就是一檔「養老概念股」,秋哥要的只是每年的高額股利而已,價格都是假的,淨值和你手上拿到的股利,才是真的。
秋哥還是會以50張長榮為目標前進,最壞就配10元,50萬很夠用了,至於多配的就算撿到的,花不完就再買進,不斷擴大持股,秋哥要掛前,會信託給秋小妹,讓她年年免稅領股利,直接提早退休。這就是市場的另一種公平:股價不還給你的公道,淨值和配息會還你。自3Q24以來,長榮的本益比一直維持在5.5以下,近兩季更只有3.5以下,幾乎不用看,天天都是特賣價。這在全宇宙的股票中,你應該也找不到第二家。
但不好意思,這些都是以年為單位的,秋哥一年可能也就交易那麼一次,短線的,賺價差的,你還是封鎖秋哥比較好。秋哥一開始自介不是都說了嗎?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做短線的看秋哥的文,只會害你賠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