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之路01|我怎麼走上25年的照顧者之路?大學時,爸爸失智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據說長照3.0明年要上路了,我自己的感覺:台灣已和幾年前不一樣,各種照顧問題會更白熱化地直球對決。最近立了一個心願,有空時寫下自己的20多年的照顧歷程。誰叫上帝給我這個功課,讓我爸媽都重度失能?倡議或批判某些政策時,本於自己一路走來的遇到的痛點、加上工作看了太多故事,與台日照顧產業的採訪經歷,不希望其他人再受類似的苦。

看了林靜芸醫師的分享,內心衝擊蠻大,即使連醫療專業如她,一開始竟也會經歷不知道「先生究竟得了什麼病」的模糊階段。

應該是25年前吧。考上大學,我就像一般的軟爛大學生一樣夜唱夜遊參加各種社團,瘋狂玩了一整年後——快樂生活結束。大二時,爸爸失智了。

醫生問:你女兒幾歲?爸爸笑容可掬地說:「13歲」

大一時,其實爸爸就有輕度中風。那是網路還要撥接的年代,沒有太多健康資訊,我以為給醫生看過復健還能走就好了。其實,我已經忘記具體的病程是什麼。畢竟我還小,眼光全在外面,對病沒概念,直到某天爸爸出門後不見了,到夜晚都還沒回家,決定報警。警察找到了爸爸,爸爸只是笑笑(非常像「忘了我記得」裡面的秦漢)。

當時我們剛好搬家,從眷村那樣的平房老社區,搬到現代電梯公寓,我再度大意,以為爸爸搬家後不熟悉環境。直到有次我在上課時,警察竟然打來政大,我忘記是哪個校務人員用各種方法找到我,和我說:「你爸爸現在在木柵分局」,我才覺得事情大條了。

後來我們去醫院做認知功能診斷。醫生問他:你女兒幾歲?他想了一下,笑笑的說:「13歲」。這是我第一次崩潰。當時想很多、也很自責,覺得應該是自己國中後都在外面玩,所以爸爸對我的記憶只停留在國一。

住精神科病房 尿在電梯引起鄰居抗議

除了申請外籍看護外,其實也不知能怎麼辦,我一個學期還有二十幾學分的課。外籍看護申請還要段時間,緊急情況超出我能力時,爸爸還曾住過市立療養院(現稱為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病房。醫院畢竟是專業照護,他的衣服變乾淨了,還有許多實習的護校生,哄爸爸逗爸爸玩,爸爸恢復了可愛的一面。在那裡留下了像幼稚園一般的著色畫,還有一張字跡發抖的「美」。那是應該我的名字「王美珍」,但是「王」和「珍」他已經不記得怎麼寫了。

raw-image

圖說:爸爸失智時奮力寫下我的名字,只剩一個字「美」。

但出院後,家庭的照顧能力仍然不足。接下來,爸爸的失能急遽加速。他會因為走不出電梯,尿在電梯中,我會收到鄰居貼在電梯的抗議紙條,「請住戶自制」。他突然什麼東西都不太吃,愈來愈瘦。一開始我也以為是他吃膩,於是騎腳踏車到較遠的地方買各種小館子、飯麵潤餅餡餅等不斷變換,一開始有用,後來就再也沒用了。

聖誕老公公動手打同學 好人爸爸到哪裡了?

從小到大,我爸在我心中真的是正直加善良的一百分好人。例如,有家他常光顧的包子攤,老闆其實不太老實,偶爾會把臭酸包子賣給他,他還是會因友情傻笑捧場(那老闆就不敢賣給別人!)他自己雖然省吃儉用,但給我們的錢絕對不會省。知道我喜歡吃炸雞腿,每次去菜市場一定會買給我。

這種「好」,還延續在我的記憶中,我還沒有認清現實。

那年的聖誕節,我很高興地邀請兩位高中同學來家裡,佈置好聖誕樹、掛著一閃一閃發亮的聖誕燈,幫爸爸帶紅色聖誕帽。當時我有上專業的平面攝影課,買了NikonFM80底片機,想幫爸爸拍可愛的聖誕老人照。沒想到,爸爸眼神變了個人,竟然要動手打我的同學,像是一個狂躁的暴力者,我還得出來擋——哭了很久,我真正知道這已經不是我認識的爸爸了。就像林靜芸醫師說的:「你是不是外星人?」當時所有的同學,當然仍在吃喝玩樂談戀愛中。

這種隱私的事,年輕的我無法與人分享。大學生活我一邊假裝玩融入大家,一邊背著很重的課業(我修了一個雙修二個輔系外加人文榮譽學程,總共有兩百多個學分。)、多份打工,經歷這人生最難的一課。二十五年前,在沒有任何知識與資源的狀況下,徒手上戰場。

如果是時光倒流,可以多做哪件事預防?不要讓老人常常一個人在家。搬家時特別要留意,因老人離開他熟悉的環境,缺少互動會加速失智。

外籍看護的照顧有什麼問題?後來到住宿機構有什麼問題?下篇待續。

*註:因我媽也生病,我姊當時人在國外。所以,對,我有點像「忘了我記得」裡的謝盈萱,一個人照顧,只不過我是大學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熟齡人類學校
19會員
8內容數
人生100歲時代,以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重新設計人生」的理念,實踐更健康的身心生活,也以永續觀點看待社會。正職工作是遠見天下文化《50+》總編輯兼副執行長。
熟齡人類學校的其他內容
2025/03/22
上次媽媽住院時,透過台灣合法仲介公司請了一位越南看護「阿桃」。離院時,她和我說,以後有需求可以line找她,比較便宜。 這回,媽媽再進急診時,等待病房可能需數天,找看護再度十萬火急。我打給阿桃,她說自己已經有case,但是可以介紹朋友。 我請她傳朋友的居留證、照服員證與LINE給我,對方是一
Thumbnail
2025/03/22
上次媽媽住院時,透過台灣合法仲介公司請了一位越南看護「阿桃」。離院時,她和我說,以後有需求可以line找她,比較便宜。 這回,媽媽再進急診時,等待病房可能需數天,找看護再度十萬火急。我打給阿桃,她說自己已經有case,但是可以介紹朋友。 我請她傳朋友的居留證、照服員證與LINE給我,對方是一
Thumbnail
2025/02/27
2025是超高齡元年,台灣正往哪個方向去?去年頗遺憾的一件事,是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條文,使80歲以上長者得免經醫療評估,即能聘外籍看護。這是個化妝成「給人方便」、實則令人憂慮的政策。只可惜,它不像65歲以上免健保費的後果較易懂,寫文起義傳播還有機會逆轉;此題大多數人未能明白其影響,就「突然
Thumbnail
2025/02/27
2025是超高齡元年,台灣正往哪個方向去?去年頗遺憾的一件事,是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條文,使80歲以上長者得免經醫療評估,即能聘外籍看護。這是個化妝成「給人方便」、實則令人憂慮的政策。只可惜,它不像65歲以上免健保費的後果較易懂,寫文起義傳播還有機會逆轉;此題大多數人未能明白其影響,就「突然
Thumbnail
2025/02/02
立法院日前由藍委提案老人福利法第22條條文修正草案,主張65歲上長者免健保費,這個法案,令人訝異。看似福利,但將造成醫療體系崩壞、對未來老人更不利。為什麼?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有何不同? 首先,在討論65歲以上老人是否應免健保費時,需要釐清兩個重要概念: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這兩者在設計
Thumbnail
2025/02/02
立法院日前由藍委提案老人福利法第22條條文修正草案,主張65歲上長者免健保費,這個法案,令人訝異。看似福利,但將造成醫療體系崩壞、對未來老人更不利。為什麼?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有何不同? 首先,在討論65歲以上老人是否應免健保費時,需要釐清兩個重要概念: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這兩者在設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