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寫自己#138] 以前香港不是甚麼國際金融中心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如果你看八十年代的香港電視新聞,你會留意到,那時候的新聞是會談論香港的產業發展的。比方說紡織業,製造業,塑膠業,世界各國的形勢,能源的價格會對香港這些工業有甚麼影響,也有談論農業等問題。這是現在完全沒有的。

我常看網絡上的人抱怨現在的香港,說薪水太低,升職無望,樓價太高,沒有希望,而羡慕八十年代的香港充滿希望。這是事實嗎?我認為香港充滿希望是事實,但是跟他們想要的並不一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我判斷會被人 ban 級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4.8K會員
360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07/27
八十年代的香港是我最喜歡的時代,但港英時代並不如現在很多年輕人想像的那麼溫柔,在我小時候的香港比現在嚴苛得多。那時代,兒童每天被打不是虐兒,而是一種常態,因為容許體罰,學校裡的老師也可以合法打你;而香港還是各種嚴苛的刑罰,包括鞭刑與死刑;沒有所謂的人權法,社會也不太談人權這回事。 在我小時候最多的
2025/07/27
八十年代的香港是我最喜歡的時代,但港英時代並不如現在很多年輕人想像的那麼溫柔,在我小時候的香港比現在嚴苛得多。那時代,兒童每天被打不是虐兒,而是一種常態,因為容許體罰,學校裡的老師也可以合法打你;而香港還是各種嚴苛的刑罰,包括鞭刑與死刑;沒有所謂的人權法,社會也不太談人權這回事。 在我小時候最多的
2025/07/26
那些每天營營役役,在同一職業工作幾十年,開支與收入相約,無法累積金錢與資產的勞動者們,製造了人類社會大部份財富。 如果沒有了這些必須為生存所必須開支每天勞作的人,人人有錢,人人都財富自由,個個都是可以選擇不工作的富人。那農場不會生產食物,工廠不會生產產品,也沒有人把這些生產的食物運到市場,把原料運
2025/07/26
那些每天營營役役,在同一職業工作幾十年,開支與收入相約,無法累積金錢與資產的勞動者們,製造了人類社會大部份財富。 如果沒有了這些必須為生存所必須開支每天勞作的人,人人有錢,人人都財富自由,個個都是可以選擇不工作的富人。那農場不會生產食物,工廠不會生產產品,也沒有人把這些生產的食物運到市場,把原料運
2025/07/26
談九七的話,我會先從八九年開始。你可以將六四事件想像成 2019 年的大抗爭事件,因為他都是引致了香港大部份人對於香港的信心跌至低點,然後爆發移民潮,也是香港人對北京最有敵意的時候,今天你所知的藍絲例如王晶,成龍之類,在當年的態度也是反北京的。 在九零年時候我雖然是個小學生,但是四周的大人包括老師
2025/07/26
談九七的話,我會先從八九年開始。你可以將六四事件想像成 2019 年的大抗爭事件,因為他都是引致了香港大部份人對於香港的信心跌至低點,然後爆發移民潮,也是香港人對北京最有敵意的時候,今天你所知的藍絲例如王晶,成龍之類,在當年的態度也是反北京的。 在九零年時候我雖然是個小學生,但是四周的大人包括老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香港會計師公會(ACCA)舉辦的研討會探討全球經濟的潛在機遇,包括數位轉型、可持續發展和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專家們指出,數位轉型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而新興市場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Thumbnail
香港會計師公會(ACCA)舉辦的研討會探討全球經濟的潛在機遇,包括數位轉型、可持續發展和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專家們指出,數位轉型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而新興市場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Thumbnail
筆者1995年開始從台灣商店街和商圈的推動工作,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計畫報告,讓當時的經濟部商業司能夠說服上層、民意代表,試著編列不多但是可以有些成效的政策經費。直到1999年正式通過五年計畫(後續改為每四年),我們開始尋找全台各地更多的示範商圈推動基地。   我們團隊一直本著、
Thumbnail
筆者1995年開始從台灣商店街和商圈的推動工作,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完成一本又一本的計畫報告,讓當時的經濟部商業司能夠說服上層、民意代表,試著編列不多但是可以有些成效的政策經費。直到1999年正式通過五年計畫(後續改為每四年),我們開始尋找全台各地更多的示範商圈推動基地。   我們團隊一直本著、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連結在下 歡迎收看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151021?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2fWYiDhz8jJ6rBIApbbQkTDTi1PKFP3iyKgR9gTOoN6CPnrQnSPL
Thumbnail
連結在下 歡迎收看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151021?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2fWYiDhz8jJ6rBIApbbQkTDTi1PKFP3iyKgR9gTOoN6CPnrQnSPL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