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嗎?談金錢投資的底層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花了一大筆錢學某個技能,當下覺得很值得,但過了一陣子卻開始懷疑「這真的有用嗎?」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這本書的名字,像是一個甜美的承諾。但讀下去會發現,它講的比想像中更樸素,也更需要耐心。

它不是在說只要花錢就會自動回本,而是在說——當我們把金錢投入到真心喜歡、願意長期累積的事物上,那些投入終究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自己。

金錢螺旋:不是花錢就有回報

書中提出的「金錢螺旋」其實很簡單:

  1. 找到真心喜歡的事
  2. 把金錢投入其中
  3. 在過程中試錯、累積經驗
  4. 讓熱情慢慢成為收入源

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無數次摸索、失敗與等待。更需要一種信任——相信自己的投入不是浪費,而是正在醞釀的資產。

要讓這樣的螺旋真正啟動,需要三個元素同時存在:願意長期投注的興趣、陪伴等待的時間、以及願意投注資源的行動。缺一不可。

那些看似無用的投資,後來都成了底氣

以我自己為例,這些年我花了很多錢在自己身上。不只是學「必要」的技能,而是順著好奇心去學了很多東西:行銷、提案、簡報設計、聲音表達,甚至還上過婚禮主持課程。

當時學婚禮主持時,朋友都覺得奇怪:「你又不打算當主持人。」我也沒有明確答案,只是覺得有趣。

但後來發現,那堂課教會我的不只是主持技巧,而是如何在眾人面前自然地掌控節奏、如何用聲音帶動情緒、如何在緊張時保持鎮定。這些能力在我需要上台演講時,成了最強大的支撐。

這些看似零散的學習,慢慢編織成了我的底氣。讓我這個本質內向的人,在需要時能不慌不忙地站上台、展開簡報、說服他人。

這不是某一堂課直接帶來的成果,而是一次次投入、一次次練習累積而來。

投資還是消耗?三個關鍵問題

什麼樣的投入才能成為未來的資源?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筆花費是投資還是消耗? 投資會讓你的能力增長,消耗只是暫時填補空虛。

它是在回應好奇與擅長,還是只是逃避現狀? 前者會帶來持續的動力,後者只是拖延。

你願意給自己多少時間讓投入發酵? 真正的回報往往需要時間醞釀。

金錢是內在資源的外在流動

也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問「這筆錢什麼時候能回本?」而是問「這筆錢讓我走進了什麼樣的成長曲線?」

請不要吝嗇將金錢投入到自己真心喜歡、真正擅長、打從心裡渴望做的事情上。

這些你願意花時間、花心力經營的地方,即使一開始看不見成果,也會在未來以各種方式回報你。也許不會立刻變成現金流,但會變成你說話的底氣、行動的勇氣、選擇的自由。

而這些,是任何標價單上都買不到的東西。

金錢不是永遠向外求來的,它是從我們內在的資源開始流動的。當你走進自己的興趣,願意投注時間、能量與信任,金錢只是跟隨這個流動而來的一種形態。

從下一次花錢開始練習

下一次想花錢時,停下來問自己:

  • 這筆花費是滋養我的興趣、能力,還是只是填補焦慮?
  • 如果允許自己投注在真心喜歡的地方,會是什麼?

如果還不確定自己的興趣,可以從觀察開始:哪些事情讓你忘記時間?哪些時候你感受到心流?

興趣不是靠想出來的,而是在一次次輕輕投入後慢慢浮現的。

每一次小小的選擇,都在為你的金錢流向打下新的路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Sparkling Spots
11會員
12內容數
你覺得沒什麼的小事, 正是你的 Sparkling Spot。 每一個優勢,都從一個發光的地方開始。
The Sparkling Spots 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你真正在找的,不是工作,而是「免責聲明」 你反覆測驗「自己適合什麼」, 其實是在等某個權威(測驗/專家/報告)對你說:「你這樣也可以啊。」 ——這樣,選擇的責任就不在你身上。
2025/07/29
你真正在找的,不是工作,而是「免責聲明」 你反覆測驗「自己適合什麼」, 其實是在等某個權威(測驗/專家/報告)對你說:「你這樣也可以啊。」 ——這樣,選擇的責任就不在你身上。
2025/07/29
志業不是命定,是你願不願意承認熱愛的那個自己 — 這本書的名字叫《創造金錢》,但它其實沒有教你怎麼賺錢。 它談的是一種內在頻率的對齊,一種先成為某種人,錢自然會來的狀態。 這聽起來很靈性、很柔軟,但你如果有點實際感的話,心裡大概也會浮現一句話: 所以到底要怎麼做?
2025/07/29
志業不是命定,是你願不願意承認熱愛的那個自己 — 這本書的名字叫《創造金錢》,但它其實沒有教你怎麼賺錢。 它談的是一種內在頻率的對齊,一種先成為某種人,錢自然會來的狀態。 這聽起來很靈性、很柔軟,但你如果有點實際感的話,心裡大概也會浮現一句話: 所以到底要怎麼做?
2025/07/22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許多台灣人對於「好工作」的普遍定義,這句話精準地反映了社會對職業成功的一種傳統期待:追求高收入、低工作量和便捷的通勤時間。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5/07/22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許多台灣人對於「好工作」的普遍定義,這句話精準地反映了社會對職業成功的一種傳統期待:追求高收入、低工作量和便捷的通勤時間。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只看書名以為是講金錢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金錢和幸福的平衡以及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Thumbnail
只看書名以為是講金錢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金錢和幸福的平衡以及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Thumbnail
金錢螺旋一書提倡花錢的概念,並解釋人類心理機制,主要推行金錢螺旋的概念,讓錢花在最未來有利增值或加倍回饋的地方,源源不絕地創造財富。
Thumbnail
金錢螺旋一書提倡花錢的概念,並解釋人類心理機制,主要推行金錢螺旋的概念,讓錢花在最未來有利增值或加倍回饋的地方,源源不絕地創造財富。
Thumbnail
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 一、打造金錢螺旋的好處? 這是讓獲利源源不絕的「興趣投資」如此一來,就可以,活得更自由,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悔地度過這一生,真正成功的一流人士,每一位都是打從心底樂於自己工作的。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然後從工作中賺取應
Thumbnail
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 一、打造金錢螺旋的好處? 這是讓獲利源源不絕的「興趣投資」如此一來,就可以,活得更自由,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悔地度過這一生,真正成功的一流人士,每一位都是打從心底樂於自己工作的。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然後從工作中賺取應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需要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需要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