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錢多事少離家近」也是你的好工作標準嗎? 讀《好工作:重尋生命意義與內在抱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許多台灣人對於「好工作」的普遍定義,這句話精準地反映了社會對職業成功的一種傳統期待:追求高收入、低工作量和便捷的通勤時間。然而,從保羅·米勒(Paul Millerd)在《好工作:重尋生命意義與內在抱負》(Good Work: Reclaiming Your Inner Ambition)一書中所闡述的理念來看,這種定義與他所提倡的「好工作」(Good Work)存在根本性的差異,甚至可能是一種「外在遊戲」的體現,阻礙了人們尋找真正意義與活力的道路。

以下我們將從《好工作》的核心概念出發,探討「錢多事少離家近」為何無法完全捕捉「美好工作」的真諦:

「錢多事少離家近」與《好工作》的對話

1. 「錢多」(High Pay):外在獎勵與內在抱負的衝突

    ◦ 「錢多」毫無疑問是傳統「好職位」(Good Job)的一個重要特徵,它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薪水」和「穩定的職業生涯」。社會普遍認為「賺錢最多的工作才是最好的」。作者在辭職前,也曾深陷於追求「在紙面上看來有前途」的職業模式,即便內心感到厭倦與空虛。

    ◦ 然而,《好工作》強調,人們對「好」工作的執著,會讓他們「忽略那些可能無法填滿銀行帳戶,卻能滋養靈魂的工作」。米勒坦承自己為了追求寫作這份「美好工作」,經常感到「像個傻瓜」一樣「放棄了金錢」。他犧牲了「數十萬美元」的潛在收入,因為他認為「最大的風險是浪費數年去做不重要的事情」。

    ◦ 對米勒而言,真正的回報是「時間、自由和心理上的豐富」,而不是金錢本身。他透過「足夠好」的工作來賺取「基本收入」,目的是「買到時間」來專注於他真正的「美好工作」。

    ◦ 他認為,「最大化收入不惜一切代價可能是一個冒險的策略,因為你優化的是市場要求你做的,而不是你實際可以持續的」。這與「錢多」的單一追求形成鮮明對比。

2. 「事少」(Less Work):低工作量與內在活力的區別

    ◦ 「事少」的表面意義與《好工作》中提及的「時間自由」和「彈性」似乎有重疊之處。米勒德在離開顧問工作後,確實發現了「在日程上有所鬆弛」的益處,並刻意安排「休閒週」來促進創意與恢復。

    ◦ 然而,「事少」如果僅指「工作時間短」或「工作強度低」,而不涉及工作本身的意義和連結,則可能與「美好工作」的理念背道而馳。米勒德批判了「每天只工作一小時」或「像在度假」的工作狀態,指出即使表面輕鬆,這些人仍感到「沒有自由」,因為他們始終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並非真正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他稱這種為「壞工作」,耗盡精力且無意義。

    ◦ 《好工作》強調的「事少」並非「無事可做」,而是指 排除那些「耗盡精力」且「無法滋養靈魂」的工作。作者將工作分為「美好工作」(注入能量)、「足夠好的工作」(支付帳單但不耗盡能量)和「糟糕的工作」(避免做)。他追求的是「做感覺對的事」,即使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努力」或「有挑戰性」,但因為發自內心關心,所以是「好的困難」而非「壞的困難」。

    ◦ 他倡導「漫長、緩慢、傻氣、有趣的方式」(long, slow, stupid, fun way),這與「事少」的被動等待不同,它是一種 主動選擇和耐心投入 的方式,讓你在感興趣的領域「走得更遠」。這打破了傳統「工廠排程」的束縛,轉而擁抱「工作季節性」,順應個人能量的自然週期。

3. 「離家近」(Close to Home):地理位置與生活型態的選擇

    ◦ 「離家近」是一種對便利性和生活平衡的追求,但它通常指的是地理上的距離。

    ◦ 《好工作》則將「時間自由、創作自由、與家人共處的時間」視為「完整生活」的「核心要素」。雖然這確實包含與家人相處,但米勒德並未將「通勤距離」視為定義「美好工作」的首要條件。

    ◦ 事實上,作者在尋找「美好工作」的過程中,特意選擇了「遠離家鄉」的旅程。他從美國辭職後,先是到台北,然後旅居泰國和峇里島,甚至與妻子安吉在有了孩子後,仍然保持著靈活的、不被固定地點束縛的生活模式。他認為這種「物理距離」能提供「更多的心理和情感空間」來思考和處理生活。

    ◦ 對他而言,生活的核心是「保護美好工作所帶來的時間和自由」,這種自由遠超於地理位置的限制。他將「工作與非工作的界線模糊」,認為「存在就是生活」,這與傳統上將生活劃分為「工作」和「家庭」的觀念大相徑庭。

結論:超越表象,追求內在的富足

綜合來看,台灣人對於「好工作」的「錢多事少離家近」定義,主要側重於 外在的舒適與便利。它追求的是一種 低風險、高回報的穩定狀態。然而,米勒德在《好工作》中闡述的「美好工作」,則是一種 深刻的內在探索與實踐

《好工作》鼓勵讀者:

質疑社會腳本:挑戰那些根深蒂固的「工作劇本」,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的成功和抱負。

追隨內在能量:尋找那些能帶來「活力」、「心流」和「熱情」的活動,即使它們最初沒有豐厚的金錢回報。

擁抱不確定性:接受人生沒有預設的劇本,將不確定性視為旅程中的「永久伴侶」,並從中找到自由。

做出非常規取捨:願意為了「時間、自由、心理上的豐富以及與家人共處」而「放下金錢」或犧牲世俗的認可。

培養內在遊戲:學會平息內心的批判聲音(敘述者),信任自己的直覺(實踐者),並不帶評判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因此,儘管「錢多事少離家近」聽起來很吸引人,但它可能只是一種表象上的「好職位」,而非真正能帶來深刻意義和滿足感的「美好工作」。真正的「美好工作」不是關於擁有什麼,而是關於 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你如何體驗你的生活。它需要你更深入地審視自己的內心,並有勇氣去開創一條獨屬於自己的、充滿活力的「無徑之路」。米勒德的書正是邀請你踏上這段旅程,重新找回你被世俗標準所壓抑的「內在抱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Sparkling Spots
11會員
12內容數
你覺得沒什麼的小事, 正是你的 Sparkling Spot。 每一個優勢,都從一個發光的地方開始。
The Sparkling Spots 的其他內容
2025/07/22
拜託,別再問我「你覺得我適合什麼工作」了。 我很認真回答你:「你誰都可以當,重點是你要怎麼活出你是誰。」 在我做 Gallup 天賦諮詢這幾年來,最常被問的問題永遠是這種: 「那我這樣適合去做設計師嗎?」 「我是不是不適合辦公室?」 「我有責任感是不是應該去當主管?」
2025/07/22
拜託,別再問我「你覺得我適合什麼工作」了。 我很認真回答你:「你誰都可以當,重點是你要怎麼活出你是誰。」 在我做 Gallup 天賦諮詢這幾年來,最常被問的問題永遠是這種: 「那我這樣適合去做設計師嗎?」 「我是不是不適合辦公室?」 「我有責任感是不是應該去當主管?」
2025/07/22
有一段時間,我也以為,錢可以解決一切。 不快樂嗎?那是因為還不夠自由。 焦慮嗎?多存一點錢就好了。 人生迷惘?換個高薪工作,應該就會有方向感。 這些想法不一定錯,但有點窄。 它們像是生活中某種過度被放大的焦距,一旦拉遠了看,就會發現金錢只是「財富」其中一種而已。
Thumbnail
2025/07/22
有一段時間,我也以為,錢可以解決一切。 不快樂嗎?那是因為還不夠自由。 焦慮嗎?多存一點錢就好了。 人生迷惘?換個高薪工作,應該就會有方向感。 這些想法不一定錯,但有點窄。 它們像是生活中某種過度被放大的焦距,一旦拉遠了看,就會發現金錢只是「財富」其中一種而已。
Thumbnail
2025/07/18
身為職涯教練,這是我最不喜歡被問、也最不會問別人的問題。 這種問題背後的假設,正是《Good Work》這本書所想挑戰的觀念。 「你在未來十年會怎樣?」這個提問,來自我們對「成功」的舊有理解。它預設人生是一條線性上升的路徑——考上好學校、進入大公司、一路升遷,最好在 45 歲以前達成某種人生巔峰
2025/07/18
身為職涯教練,這是我最不喜歡被問、也最不會問別人的問題。 這種問題背後的假設,正是《Good Work》這本書所想挑戰的觀念。 「你在未來十年會怎樣?」這個提問,來自我們對「成功」的舊有理解。它預設人生是一條線性上升的路徑——考上好學校、進入大公司、一路升遷,最好在 45 歲以前達成某種人生巔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促使我離職高薪的管理顧問業的底層邏輯原因。進入職場前,新聞媒體和周遭人的閒言碎語,會給我一種認知是,「只要我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就衣食無憂了,過上舒服的日子」然而,當我走進白領界的高薪行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促使我離職高薪的管理顧問業的底層邏輯原因。進入職場前,新聞媒體和周遭人的閒言碎語,會給我一種認知是,「只要我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就衣食無憂了,過上舒服的日子」然而,當我走進白領界的高薪行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Thumbnail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許多好的工作都有一些共同點:薪酬豐厚、具挑戰性、符合我們的才能、壓力不太大,職涯具有發展與升遷的機會,並且提供令人滿意的個人與工作平衡的生活。而求職者也常會考量職位是否符合趨勢。
Thumbnail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許多好的工作都有一些共同點:薪酬豐厚、具挑戰性、符合我們的才能、壓力不太大,職涯具有發展與升遷的機會,並且提供令人滿意的個人與工作平衡的生活。而求職者也常會考量職位是否符合趨勢。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我們都會想說要是有個理想的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仔細開始想的時候就會冒出更多問題:理想工作內容是什麼?理想工作的條件?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理想工作等於高薪工作嗎? 進來看看打造最理想工作的六個指標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都會想說要是有個理想的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仔細開始想的時候就會冒出更多問題:理想工作內容是什麼?理想工作的條件?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理想工作等於高薪工作嗎? 進來看看打造最理想工作的六個指標是什麼!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