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旅行團》
✍🏼作者:張嘉佳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09
📖書籍簡介:
賣了飯館,賣了房子,用全部錢送癱瘓的母親住進療養院,保證母親後半生生活無虞。他開著僅剩的最後財產:一台小麵包車,準備來場真車禍向世界say goodbye。這時,命運再次出手,擁有一雙黑亮大眼的小女孩從車後座探出頭問:「叔叔,如果你要死了,有什麼地方一定要去的嗎?」
他想起摯愛口中的世界盡頭,在南方洋流的末端,冰山漂浮,雲和水一起凍結。那裡有一座燈塔,只要走到燈塔底下,就能忘記所有經歷過的苦痛。
不過,燈塔是去不了了,他載著小女孩的夢,開啟這段大叔與蘿莉的突發旅程,中途停靠站有:分手擂台、婚紗大盜、鬼屋驚魂……其中第一站,是七八個小時車程外的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的歌手,意外地是他的大學同學。他還欠她一首未完成的歌。他想,不妨就將這首歌命名為──〈天堂旅行團〉。

📝閱讀記錄:
宋一鯉,一個平凡卑微,諸事不順,想要自殺的人;余小聚,一個癌末想要活下來的小女孩,因為小女孩的一張演唱會門票,二個人開始的麵包車旅行,小聚其實只是想要宋一鯉活下來。「小孩子得意洋洋,童年沒有太陽,卻惦記著親手造一道光。」(P.100)
故事一樣緊湊,人物接連出場,事件輪番上陣,每一段都好笑又好哭。宋一鯉的同學陳岩就是演唱會的歌手,她讓助理青青陪伴宋一鯉和小聚一段路,他們轉而突襲似的去找青青遠距離戀愛、聚少離多的男友,結果是一場驚嚇,青青的男友移情別戀,青青哭了一場,她與宋一鯉對話後,反過來鼓勵宋一鯉:「一無所有的時候,說明你該擁有的,還沒到來。」(P.143),宋一鯉說,「我羨慕這一切。可以停的雨,應該來的光,腳下照常生長的路。」(P.146)
接著宋一鯉和小聚繼續上路,遇見田美花,在小鎮當老師,他們去參加了田美花的婚禮,而這又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我邊看,眼淚流淌,深深的感動,久久不能忘懷。宋一鯉說:「一個人內心有裂痕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這個世界沒人能察覺。只有當它『砰』的一聲碎開,大家才會聽到。」,田美花說:「人總是要走的啊,既然一定會走,我接受。我必須活下去,因為我不是為了過去每一天活,我是為了將來每一天活。」,宋一鯉夢中的母親對他說:「你不用說對不起,沒有什麼對不起的,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不是只為自己活著。…記住啊,宋一鯉,再苦再累,都會有明天。」
「沒辦法只為自己活,也沒辦法自己決定一切,那麼,就活好自己,做好自己能決定的。」(P.219),宋一鯉也在內心,跟拋棄他與母親的父親和解了,父親已過世,宋一鯉去看望了父親的續絃。故事裡的人們,與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沒有不同,對人生挫折的深刻感受,張嘉佳都寫出來了。陳岩對宋一鯉說:「有錢當然好,至少可以避開很多煩惱。我只是想告訴你,管他貧窮富貴,都有熬不過去的夜晚。」(P.236)
第二本張嘉佳的作品,一樣讓我又笑又哭,這次淚水更是停不下來。主角宋一鯉內心的那種心酸、無助、痛苦,來自外在環境與接連發生的事件打擊,以及面對內心創傷的無力,我在閱讀時能深刻體會到他意圖輕生的決絕,而癌末小女孩小聚,將他拉回到繼續活著的世界,故事包含了許多人世的無奈,卻也將愛和希望展露無遺。「存在的意義,不在於多久,而在於如何存在。」(P.260)

作者張嘉佳在書籍尾聲提到,創作這部作品時,是他焦慮症、憂鬱症和恐慌症,三症併發的時候,其中的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而帶入書裡角色們的人生遭遇,大概也能拼湊。希望能夠身處黑暗仍期待有光,不要放棄求救的念頭與勇氣,這也是我閱讀後,給自己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