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之城 第九章:輿論沸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新聞畫面不斷重播。

〈基隆男子家中暴斃,現場留下一朵白花〉 〈死者曾涉家暴案,僅易科罰金〉 〈警方:不排除連續殺人可能〉

電視裡的主持人用嚴肅的口吻朗讀,背後卻是剪輯好的街訪片段——

「這種人死有餘辜啦!」 「白花…聽起來好詩意喔,比法律還有效。」 「搞不好是英雄在替天行道。」

網路論壇更是炸開。

有人匿名留言: 【法官不判,就有人幫忙判。】 【白花比法槌更有用。】 也有人焦慮地警告: 【小心啊,哪天你說不定也在名單上。】

點讚數最高的一則留言寫著:

「白花審判,比法院公正。」

——

江筱晴坐在電腦前,看著論壇上的每一則留言。

她心臟怦怦直跳,既是興奮,也是隱隱的不安。 她知道,這股聲音正在迅速擴散,將「白花殺人事件」推上社會焦點。

她開始整理資料:

  • 王俊豪(詐欺)
  • 趙國豪(偽造文書)
  • 陳世宏(家暴)

三人共通點:都曾經進入司法體系,但都沒真正付出代價。

她打下一句話作為標題:

「白花審判:連續殺人犯的清單?」

手指懸在鍵盤上,遲遲沒有按下送出。

因為她明白——這篇文章一旦刊出,會把整個社會的火焰推得更高。

——

同一時間,警局的會議室裡,黃志偉拍桌怒斥:

「媒體再這樣炒下去,我們就完蛋了!」

年輕刑警忍不住回道:「但長官,三個受害人都有案底,社會輿論根本不在乎他們死了,反而有人覺得爽。」
黃志偉沉默。

這沉默裡,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挫敗感。 法律失去公信力,警方再怎麼追查,都像在黑暗裡追逐一個影子。

他心裡第一次生出一個危險的念頭:

如果他們繼續殺下去,會有多少人拍手叫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繭居族的咖啡廳
132會員
423內容數
這裡是給不愛社交、喜歡獨處的繭居族一個虛擬的安靜角落。分享書單、韓漫、連載小說,也記錄我實踐極簡生活、減少消費和整理生活空間的過程。希望這間「繭居族咖啡廳」能陪伴像我一樣的你,用閱讀與創作填滿安靜卻豐富的日常。
繭居族的咖啡廳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死者不是無辜的路人,而是法律曾經審判過的「輕罪犯」:詐欺、偽造、家暴……罰金與緩刑讓他們逃過牢獄,卻無法逃過這場無聲的審判。記者江筱晴在新聞稿裡察覺到蛛絲馬跡,刑警黃志偉則在現場感受到壓迫的氣息,究竟這是一場正義的延伸,還是瘋狂的報復?
2025/08/29
死者不是無辜的路人,而是法律曾經審判過的「輕罪犯」:詐欺、偽造、家暴……罰金與緩刑讓他們逃過牢獄,卻無法逃過這場無聲的審判。記者江筱晴在新聞稿裡察覺到蛛絲馬跡,刑警黃志偉則在現場感受到壓迫的氣息,究竟這是一場正義的延伸,還是瘋狂的報復?
2025/08/29
江筱晴的注意力全被兩則命案新聞吸住。死者不是陌生人,而是法庭紀錄裡曾出現過的名字——詐欺、偽造、家暴,清單般的罪行接連浮現。別人眼中不值一提的社會邊角料,在她眼裡卻拼湊出驚人的脈絡。當警局的內線傳來「兩案現場留下同樣紙片」的訊息時,筱晴心跳急促。這不是意外,而是一場精準的連環獵殺。
2025/08/29
江筱晴的注意力全被兩則命案新聞吸住。死者不是陌生人,而是法庭紀錄裡曾出現過的名字——詐欺、偽造、家暴,清單般的罪行接連浮現。別人眼中不值一提的社會邊角料,在她眼裡卻拼湊出驚人的脈絡。當警局的內線傳來「兩案現場留下同樣紙片」的訊息時,筱晴心跳急促。這不是意外,而是一場精準的連環獵殺。
2025/08/29
白天,她是冷靜專業的醫護人員,夜裡卻在廉價旅社裡翻開一頁薄薄的記事本,上頭記錄的不是醫療紀錄,而是一份「名單」。每個名字旁邊,都附著一朵白花——象徵無聲的審判。當「陳世宏」被寫下時,她想起診間裡婦人帶傷的手腕、孩子眼中的恐懼,以及施暴者輕佻的笑容。
2025/08/29
白天,她是冷靜專業的醫護人員,夜裡卻在廉價旅社裡翻開一頁薄薄的記事本,上頭記錄的不是醫療紀錄,而是一份「名單」。每個名字旁邊,都附著一朵白花——象徵無聲的審判。當「陳世宏」被寫下時,她想起診間裡婦人帶傷的手腕、孩子眼中的恐懼,以及施暴者輕佻的笑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北市萬華警方昨(9日)宣布偵破一起殺人案,兇嫌欠了房租2萬,竟然持刀將房東「剖腹」殺害,死者兒子悲傷感嘆「弱勢的人只會弱勢相殘」。
Thumbnail
北市萬華警方昨(9日)宣布偵破一起殺人案,兇嫌欠了房租2萬,竟然持刀將房東「剖腹」殺害,死者兒子悲傷感嘆「弱勢的人只會弱勢相殘」。
Thumbnail
誤闖叢林,引狼入室……B先生見不得人的勾當全都曝了光──
Thumbnail
誤闖叢林,引狼入室……B先生見不得人的勾當全都曝了光──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Thumbnail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從性到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善到惡的故事,這是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故事,這是一個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犯罪奇想故事。 遺憾、災難、與圓滿,都從這個篇章開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從性到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從善到惡的故事,這是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故事,這是一個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犯罪奇想故事。 遺憾、災難、與圓滿,都從這個篇章開始。
Thumbnail
身為律師可以未審先判帶風向?(此篇為舊文整理) PS.因當時還是他字案塔綠班就在高潮後來已進入偵字案
Thumbnail
身為律師可以未審先判帶風向?(此篇為舊文整理) PS.因當時還是他字案塔綠班就在高潮後來已進入偵字案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