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夢境與大腦的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腦中大部分的記憶來自於視覺、嗅覺等感官。白天,我們的感官不斷接收外界無數的訊息,大腦需要將這些如同電流般的刺激,轉化為物質性的記憶結構並長期儲存。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來暫停外界刺激的接收,才能進行整理與編輯。在整理過程中,大腦可能會提取舊有的記憶,也可能浮現白天未被我們意識到的景象。因此,睡眠時所做的夢,也就是大腦在整理過程中,若我們突然醒來所記得的片段,往往顯得難以理解。

現代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與記憶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必須在睡眠時補充。換句話說,如果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足,記憶力就會衰退。也有研究認為,做夢能整理白天發生的事,就像電腦檔案的重整優化,去蕪存菁,以節省大腦的儲存空間,讓未來的提取和運用更有效率。

從大腦的生理運作機制來看,經過一夜良好睡眠,腦神經擁有充足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與記憶相關的重要學習,若安排在白天進行,效果會比較理想。這或許就是「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古老諺語所蘊含的經驗智慧。


大腦的夢境電影院

一般人一晚會經歷四到五個睡眠週期,每個週期約九十分鐘。根據腦波監測,睡眠可簡單分為淺睡期、深睡期與快速動眼期(REM)。我們通常在快速動眼期作夢。雖然每個人一生至少會作十萬個夢,但絕大部分都會忘記。研究顯示,在REM期剛結束時被喚醒的人,多半能記住剛剛的夢境,但若在REM期結束十分鐘後才喚醒,則幾乎所有人都不再記得。

由於一晚會經歷四到六個睡眠週期,理論上會作四到六個夢,但我們隔天醒來後,通常只記得醒來前的那一個夢。現代人多半不把夢當一回事,但仍有少數人會記錄夢境,甚至探究其意義。然而,我認為最好不要對夢境過度解釋,更不該認為夢有唯一的解答,例如將夢中的某個事物視為吉兆或凶兆,進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判斷。相反地,我們或許可以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夢境,將其視為心靈電影院放映的午夜電影,以純粹欣賞的心情面對自己所做的夢。


從夢中啟示到潛意識補償

自古以來,許多民族都認為夢是來自超自然力量的訊息。有些時代,宮廷甚至有專門解夢的官員,而平民百姓也會向神明祈求預示未來的夢。這種從夢中尋求啟示的期望延續至今,仍有不少藝術家和科學家認為他們的靈感或發明來自於夢。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德國化學家凱庫勒,他在研究苯的化學結構式多年未果後,在夢中看到一串串原子鏈像蛇一樣環繞,其中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驚醒後,他領悟到苯的結構並非「開放式」,而是如夢中那條蛇般,是密閉的環狀結構。

凱庫勒曾說:「讓我們學習如何作夢吧,或許我們能從夢中發現真理。」但他的靈感並非來自上天啟示,而是長年累積的知識與假設,在意識休息時,潛意識浮現並提出了另一種假說。有人認為,潛意識擁有比意識更寬廣的視野,能跳脫理性規則與邏輯的限制,這被視為潛意識對意識的一種「補償作用」。

哲學家齊克果曾寫道:「當一個人第一次見到他所愛的對象時,他會覺得自己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見過她,而所有的愛就像所有的知識,是一種回憶。」心理學家榮格也認為,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異性形象,這種難以言說的形象只能在夢中顯現。愛情的萌發像一場古老的大夢,是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召喚。


解構夢境與大腦運作

佛洛伊德於1900年出版的《夢的解析》風靡了整個世紀,雖然他對「自我」、「本我」和「潛意識」的論述至今仍是心理分析的重要架構,但他對夢的解釋在現代科學研究下已被淘汰,因為這些理論無法被驗證。近幾十年來,科學儀器的進步,例如功能性磁共振造影技術(fMRI),讓我們能夠即時監測腦神經的運作,精準計算大腦血流量的變化,並將不同部位的神經活動轉換成顏色影像,為研究提供判斷依據。

這些先進技術使大腦運作過程的研究,比過去一百多年來單純依賴受傷病患的觀察來得更為科學與明確。我們甚至能用腦磁波儀(MEG)觀察神經被活化的過程、傳遞路徑和持續時間。這些技術也破解了許多過去被認為不可思議的現象,例如「靈魂出竅」。

許多人有過靈魂出竅的經驗,能在身體外看著自己和周圍環境,這被視為靈魂存在的證據。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在手術中,病人聲稱自己從半空中俯視手術台上的自己,甚至聽到醫生對話。然而,現在已知,只要用細小的探針在大腦特定部位通上電流,就能製造出這種感覺。這是大腦不同區塊的認知與感覺功能失去連結統整所導致的現象。有研究者在癲癇病人手術時故意製造靈魂出竅的感覺,並在病人麻醉後放置一張圖畫,結果沒有一個病人能描述這張圖,證明這只是大腦的幻覺。


從海馬迴到學習與遺忘

在研究腦神經科學的歷史中,最著名的病患莫過於H.M.。他因童年腦部受傷導致癲癇,在二十多歲時接受手術,切除了兩側的顳葉內側與海馬迴。手術雖然治癒了癲癇,卻讓他從此失去了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的能力。他能與人短暫交談,但轉身後便會立刻忘記,甚至不認得鏡中變老的自己,因為他的記憶永遠停留在手術前。

H.M.的案例雖然悲慘,卻為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他的存在讓我們知道,新的記憶形成於大腦顳葉內側,但即使失去這個部位,人類仍能保有正常的智慧與知覺。也因為他,我們得以確認記憶至少可分為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兩種。短期記憶,又稱工作記憶,就像電腦的暫存記憶體,是每個長期記憶的必經通道。我們的意識必須先感知一個經驗的存在,它才有機會成為長期記憶。

然而,工作記憶容量有限,一次最多只能容納五到七件事。要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需要耗費腦力與時間,大腦必須製造新的蛋白質並進行化學變化。


學習與遺忘的藝術

有學者將學習分為「外顯」與「內隱」兩種,認為它們動用不同的神經系統並儲存在不同部位。內隱學習包括習慣化的動作,是已深深刻印的神經迴路。一旦習慣養成,就不需要意識控制。例如網球選手在長期訓練後,看到對手揮拍,身體會自動反應,跑到落球地點還擊,無需經過思考。舊習慣形成的神經迴路一旦養成,便難以消除,只能用新的習慣來取代。這就像戒菸,不能只靠意志力克制,而要在想抽菸時,用另一個行為來取代它。

每個人都希望努力學習並記住有用的知識,但與記憶力相對的,還有創造力。研究顯示,記憶力太好反而可能限制創意,因為創意需要跳脫既定概念,而這種「功能性固執」是創意的大敵。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實驗:他讓學生分批記憶數個相互關聯的字群。一週後,學生回憶時,發現字串間很少有跨組的情形。但如果在一開始就告訴他們可以忘記這些字,一週後再回憶,字群跨組出現新組合的情況會大幅增加。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學會如何「遺忘」,可以增強未來重組和創新的可能性。因此,知識學習除了記憶,學會遺忘也同等重要。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31
當我們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為了生存與追求成功,我們用盡心力,歷經世事冷暖,也逐漸只相信那些可以掌握的事物與權力。有人說,人到中年,往往進入「不信神,也不信魔」的階段。 理性充斥的我們,往往看輕那些求神問卜的人,認為他們是愚夫愚婦;對於那些看似虛幻的說法,總以「神棍騙財騙色」視之。然而,當我想到
Thumbnail
2025/08/31
當我們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為了生存與追求成功,我們用盡心力,歷經世事冷暖,也逐漸只相信那些可以掌握的事物與權力。有人說,人到中年,往往進入「不信神,也不信魔」的階段。 理性充斥的我們,往往看輕那些求神問卜的人,認為他們是愚夫愚婦;對於那些看似虛幻的說法,總以「神棍騙財騙色」視之。然而,當我想到
Thumbnail
2025/08/30
這幾年瀏覽臉書時總是有點怕怕的,擔心看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或前輩過世的消息。 對於許久不見的人總是有「怎麼那麼突然」的感覺,雖然我們不知他是否歷經病痛的折磨,但感慨之餘,還是會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人的生命有限。 除了網路上的朋友,身邊相識相熟的人過世,對自已而言會是更大的震撼。 前幾個月,住在
Thumbnail
2025/08/30
這幾年瀏覽臉書時總是有點怕怕的,擔心看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或前輩過世的消息。 對於許久不見的人總是有「怎麼那麼突然」的感覺,雖然我們不知他是否歷經病痛的折磨,但感慨之餘,還是會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人的生命有限。 除了網路上的朋友,身邊相識相熟的人過世,對自已而言會是更大的震撼。 前幾個月,住在
Thumbnail
2025/08/29
最近歐美發生多起觀眾因為自拍而毀損藝術品的行為,義大利著名的烏菲茲美術館的館長表示,將限制遊客在美術館內自拍,這項宣布引起廣泛的討論。 贊成的人認為欣賞藝術品應該專注,自拍的動作會影響到其他觀眾,建議要規劃不可拍照的特定時段讓不想被打擾的觀眾安心欣賞或者設置特定的自拍區。 另一派看法覺得自拍是新
Thumbnail
2025/08/29
最近歐美發生多起觀眾因為自拍而毀損藝術品的行為,義大利著名的烏菲茲美術館的館長表示,將限制遊客在美術館內自拍,這項宣布引起廣泛的討論。 贊成的人認為欣賞藝術品應該專注,自拍的動作會影響到其他觀眾,建議要規劃不可拍照的特定時段讓不想被打擾的觀眾安心欣賞或者設置特定的自拍區。 另一派看法覺得自拍是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夢境是人類心靈的鏡子,反映潛意識中的經歷和恐懼。接受夢中的陰影有助於自我理解和成長。記錄和分析夢境符號能揭示內心狀態,面對恐懼和尋求支持能提升幸福感。通過理解夢境,人類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獲得成長力量。
Thumbnail
夢境是人類心靈的鏡子,反映潛意識中的經歷和恐懼。接受夢中的陰影有助於自我理解和成長。記錄和分析夢境符號能揭示內心狀態,面對恐懼和尋求支持能提升幸福感。通過理解夢境,人類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獲得成長力量。
Thumbnail
常有人說夢裡什麼都有,這不一定是真的,是需要練習在夢境完成任務,那麼吸引力會帶你從夢境想的,容易在實際生活完成。 上一篇〔修行睡眠路徑|第三隻眼|松果體|荷魯斯之眼〕提到入睡方式,接下來要做什麼夢,是可以自行安排,這是神秘力量也是能量轉換指引,當現實生活中,可能想讓人、事、物發展成自己想要
Thumbnail
常有人說夢裡什麼都有,這不一定是真的,是需要練習在夢境完成任務,那麼吸引力會帶你從夢境想的,容易在實際生活完成。 上一篇〔修行睡眠路徑|第三隻眼|松果體|荷魯斯之眼〕提到入睡方式,接下來要做什麼夢,是可以自行安排,這是神秘力量也是能量轉換指引,當現實生活中,可能想讓人、事、物發展成自己想要
Thumbnail
㊙️喚醒記憶,探索內在世界 當我們深入思考時,會發現,氣味不僅僅是一種感官體驗,更是我們內在世界的一扇窗戶,通往我們深藏的回憶和潛意識的大門。   想像一下,當某種特定的氣味輕輕觸發你的嗅覺時,似乎想起些甚麼?你以為你以為的,在某些程度上是瞬間改變,不僅能夠回憶起過去的片段,更能夠深入了解自己
Thumbnail
㊙️喚醒記憶,探索內在世界 當我們深入思考時,會發現,氣味不僅僅是一種感官體驗,更是我們內在世界的一扇窗戶,通往我們深藏的回憶和潛意識的大門。   想像一下,當某種特定的氣味輕輕觸發你的嗅覺時,似乎想起些甚麼?你以為你以為的,在某些程度上是瞬間改變,不僅能夠回憶起過去的片段,更能夠深入了解自己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夢境隱藏著潛意識裡的大量訊息,可能是已知的、未知的狀況,不管如何,夢裡的畫面正預示著天使或潛意識要告訴我們的簡單訊息,多了解自己的夢境,會很有幫助。 夢境是很好觀察潛意識狀態的管道。
Thumbnail
夢境隱藏著潛意識裡的大量訊息,可能是已知的、未知的狀況,不管如何,夢裡的畫面正預示著天使或潛意識要告訴我們的簡單訊息,多了解自己的夢境,會很有幫助。 夢境是很好觀察潛意識狀態的管道。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記憶與療癒文章探討了左腦與右腦不同箱子中的記憶概念。這篇文章闡述了過去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情感,以及如何接受清理技術來平衡左腦的邏輯記憶與右腦的靈感。
Thumbnail
記憶與療癒文章探討了左腦與右腦不同箱子中的記憶概念。這篇文章闡述了過去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情感,以及如何接受清理技術來平衡左腦的邏輯記憶與右腦的靈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