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日文】「手機」和「智慧型手機」的日文怎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手機」和「智慧型手機」的日文怎麼說?

【南韓通過法案 禁止學生上課用手機】

南韓國會日前通過法案,禁止小學、國中及高中學生,上課期間將不得使用智慧型手機及其他類似數位裝置,將自2026年3月新學年開始時生效。

該法案通過,反映愈來愈多人擔憂未成年重度使用社群媒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中文:

手機

日文:

携帯電話(けいたいでんわ)

 

中文:

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日文:

スマホ / スマートフォン

 

#手機日文 #手機

#智慧型手機日文 #智慧型手機

#南韓法案 #禁止學生上課用手機

#時事 #國際時事 #時事日文 #時事日語

#日文教學 #日語學習 #偶希都理日文教學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3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美國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 美國自2025年8月29日起,正式終止對價值低於800美元進口包裹的關稅豁免。 中華郵政宣布即日起暫停收寄發往美國商品類郵件,包含國際商品快捷、國際包裹、國際e小包、國際掛號小包及國際平常小包等。
Thumbnail
2025/08/29
【美國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 美國自2025年8月29日起,正式終止對價值低於800美元進口包裹的關稅豁免。 中華郵政宣布即日起暫停收寄發往美國商品類郵件,包含國際商品快捷、國際包裹、國際e小包、國際掛號小包及國際平常小包等。
Thumbnail
2025/08/26
【淘寶買棉花棒 被罰10萬、拘留】 台南市陳姓女子2年前花費480元在淘寶網站購買20包棉花棒,但貨物到海關就被銷毀,日前警方持拘票上門逮人,陳女被處以罰金10萬元,因未依規定繳款,拘提到案,經短暫拘留、訊問後請回,該事件引發熱議。
Thumbnail
2025/08/26
【淘寶買棉花棒 被罰10萬、拘留】 台南市陳姓女子2年前花費480元在淘寶網站購買20包棉花棒,但貨物到海關就被銷毀,日前警方持拘票上門逮人,陳女被處以罰金10萬元,因未依規定繳款,拘提到案,經短暫拘留、訊問後請回,該事件引發熱議。
Thumbnail
2025/08/26
【桃園停車場強制買400元水果才能離場】 桃園某收費停車場出現詐騙爭議,民眾取車時發現,沒有停車費選項,強制必須到水果行買400元蔬果才能出場,三台車共買了1300元才能離開,民眾怒批彷彿到了詐騙園區。 對此,交通局回應,該停車場並未申請合法證照,將會同相關單位聯合稽查。
Thumbnail
2025/08/26
【桃園停車場強制買400元水果才能離場】 桃園某收費停車場出現詐騙爭議,民眾取車時發現,沒有停車費選項,強制必須到水果行買400元蔬果才能出場,三台車共買了1300元才能離開,民眾怒批彷彿到了詐騙園區。 對此,交通局回應,該停車場並未申請合法證照,將會同相關單位聯合稽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因為手機長出紫色的光劍得拜託"幾乎"幫忙更換。 手機要送去夏令營休養一週,拿一支家裡的陽春OPPO代用, 結果可以用網路、傳line、寫FB...但是不能打電話。@@
Thumbnail
因為手機長出紫色的光劍得拜託"幾乎"幫忙更換。 手機要送去夏令營休養一週,拿一支家裡的陽春OPPO代用, 結果可以用網路、傳line、寫FB...但是不能打電話。@@
Thumbnail
#幫我找找我的手機 假日、放假盡量 #減少滑手機的時間,
Thumbnail
#幫我找找我的手機 假日、放假盡量 #減少滑手機的時間,
Thumbnail
當歐美高中開始禁用智慧型手機,改讓學生使用類似Nokia復古手機時,台灣國高中應該怎麼做? 英國知名的「伊頓公學」,學生包含眾多王室成員與超過20位英國首相的名校,近日決定,新生將不允許帶智慧型手機來學校。
Thumbnail
當歐美高中開始禁用智慧型手機,改讓學生使用類似Nokia復古手機時,台灣國高中應該怎麼做? 英國知名的「伊頓公學」,學生包含眾多王室成員與超過20位英國首相的名校,近日決定,新生將不允許帶智慧型手機來學校。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在數字時代,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關於是否應該在圖書館、商店和公共交通等某些公共場所禁用手機的討論日益增多。本文提出了禁止手機使用的論點和未來可能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在數字時代,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關於是否應該在圖書館、商店和公共交通等某些公共場所禁用手機的討論日益增多。本文提出了禁止手機使用的論點和未來可能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把你的手機交出來一個禮拜,這是為了讓你更好地使用它」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話,以往只會有沒收我手機的大人,從來沒聽過這樣的理由。但我清楚,這對我來說會是一個挑戰。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只要一有空閒,就是從口袋裡掏出手機,就連睡覺的時候手機都是放在枕頭旁邊的,幾乎可說是二十四小時被手機綁架
Thumbnail
「把你的手機交出來一個禮拜,這是為了讓你更好地使用它」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話,以往只會有沒收我手機的大人,從來沒聽過這樣的理由。但我清楚,這對我來說會是一個挑戰。 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只要一有空閒,就是從口袋裡掏出手機,就連睡覺的時候手機都是放在枕頭旁邊的,幾乎可說是二十四小時被手機綁架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一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
Thumbnail
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一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