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模擬機出來、滿臉疲憊但心裡還有點想笑卻又想哭)
說到飛行員的半年複訓,外人常以為我們就是進去模擬機打個卡、摸幾下油門、裝個鎮定,然後拍拍屁股出來,繼續當白雲之上的騎士。
錯!錯!錯!現在的複訓,早已不是你爸那個年代的PT/PC時代了!
不過在講現在的EBT之前,還是要先來緬懷一下過去那個比較……怎麼說呢?「有劇本、有配樂、有台詞」的PT/PC(Proficiency Training / Proficiency Check)時代。
��回憶殺:PT/PC,飛行員的半年話劇比賽
在過去PT/PC的世界裡,飛行員每半年就要進一次模擬機參加「戲劇排練+正式演出」的套餐組合:
Day 1是PT(Training):告訴你這次主題是什麼,像是「貨艙失火、單引擎返航、失壓緊急下降、天氣惡劣進場」等經典橋段。每一幕你都能事先在家彩排過。
Day 2是PC(Check):這一天就不能出戲了,台詞錯一個字都不行。要在考官眼神的陰影下,演出一齣接近完美的操作劇碼。只要演得夠熟練,考官心裡OS就是:「嗯,這傢伙記性還不錯。」
整體而言,這套訓練體系的邏輯很簡單──你知道我會考什麼,我知道你會怎麼做,我們都開心。
甚至還有一說:公司高層覺得這樣不行,飛行員都太閒,背完台詞就來上班,誰還有進步空間?於是決定拆開PT/PC,三個月來一次,像是餵你一些鯊魚一樣, 定期丟點壓力讓你緊張。
��新制度登場:EBT,一場飛行員的驚喜派對
但現在呢?**EBT(Evidence Based Training)**隆重登場。這不是複訓,這是飛行員的「無限隨機任務模擬體驗館」。
Day 1就是Check!
考什麼?你猜呀!
正副駕駛一進模擬機,就知道今天不會平靜。你心裡明白會有事,但不知會發生什麼事、幾件事、什麼時候發生、會不會連環爆。總之,進模擬機就像走進密室逃脫遊戲,只是少了線索,多了驚嚇。
模擬機一啟動,你就可能在三分鐘內遇到以下組合套餐:
起飛滑行中,旅客突然嘔吐昏厥
爬升階段貨艙失火
中段巡航液壓喪失一套
天氣惡劣、風切預警、引擎出現振動
最後進場塔台突然:「你轉錯航向了,正在對頭進場!」
你邊喊checklist,邊查QRH,副駕在後座跟醫療急救包奮戰,座艙長傳來消息:「機尾廁所有煙味,已把乘客疏散到飛機前段!」
這時候你才明白,EBT不是一場考試,而是一次心理測試加肌肉記憶運作的極限挑戰。
��考什麼?不求完美,只求還活著
與其說EBT是測你會不會操作飛機,倒不如說是看你在多災多難的狀況下,能不能活著把飛機安安穩穩地落下來。
你說話結結巴巴?可以
程序忘了一行?沒關係
只要你最後能在航空法規、公司程序、飛機限制的範圍內,安全降落、團隊協作、明確決策,你就過了!
跟以前那種「必須100%演好劇本」的PT/PC相比,EBT根本是寫實劇:你不是要表現完美,而是要像真實人生一樣,面對突發狀況時,不慌、不亂、不打鐵、不裝懂。
��Day 2:根據你的崩潰程度,來點對症下藥
EBT Day1之後進入Day2,教官會根據你昨天在模擬機裡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你昨天留下的心理陰影)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舉例來說:
昨天你在貨艙失火中忘了關BLEED?今天就重來一遍,直到你關得出神入化為止。
遇到旅客醫療狀況時你跟後艙溝通混亂?今天就來一次full CRM practice。
Checklist念錯順序?今天教官會幫你糾錯到背起來為止。
這一切都叫做「Evidence Based」──你錯了哪裡,我幫你補哪裡。
這模式其實也蠻人性化的,只是飛行員間私下都說:「EBT啊?其實就是舊瓶裝新酒,從前叫LOFT(Line-Oriented Flight Training),現在只是英國人幫它換了個名字,順便賣個課程和顧問費罷了。」
��「技能測試」vs「熟練度檢查」?誰看得懂這定義?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一個飛行圈內大家都愛裝懂但其實很困惑的區別:
技能測試(Skill Test):為頒發執照或等級所設的展示性考試,含可能的口試。
熟練度檢查(Proficiency Check):為續期或重新審核執照所設的技能再確認。
簡單說:
你新考到執照時,是技能測試
你持續飛、半年來一次,是熟練度檢查
但實際操作上,大部分人根本不去管這個定義,只想知道:這次是Check嗎?過了嗎?還能繼續飛嗎?
你問教官,他可能會皺眉跟你念個FCL.235或FCL.740,但飛行員只會點頭:「喔,那我還能飛多久?」
✈️結語:EBT,不只是訓練,更是飛行員心理保險
體驗過EBT的飛行員普遍都說:有種真實感。
不是因為情境逼真,而是你在那種壓力下做過一次選擇──錯了也無妨,教官會讓你知道怎麼改。
這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真正的不正常情況,因為EBTraining的目標,不是要你成為永不犯錯的超人,而是培養你即便在錯中也能回歸正確的專業人類。
這,也許才是飛行員半年複訓的真正意義。
但話說回來,換個名詞、改個流程、拉長壓力週期,然後英國人可以收顧問費,航空公司可以打包成「現代化訓練體系」申報……是不是也太聰明了點?
飛行員照樣一邊哭一邊掉頭髮,教官一邊盯著SOP一邊喝咖啡。模擬機依舊24小時運轉,但真實的飛行安全,靠的還是那句話——
我們不是完美的人,但我們要在不完美中把飛機安全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