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性过剩时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些人天生就奇怪。

明明可以浑水摸鱼,他偏要较真;明明可以抄个笔记了事,他非得追问到底。

上学时,老师讲得含糊不清,别人点头抄写,你却像喉咙里卡了根鱼刺,怎么都咽不下去。你不是不会背答案,而是背得很痛苦,因为你心里清楚——这不合理。最后只能在纠结和妥协中反复拉扯。考完试别人轻轻松松,你却像刚经历过一场精神马拉松,累得半死。

出了社会,情况依旧。每一份工作都少不了这种场景:天降一个项目/采购案/新方向,中层领导们个个忙着点头,你在会议室里风中凌乱——需求是什么?范围在哪里?流程批了吗?没人说得清。

可经历过社会的铁拳,你早知道这时候只能闭嘴。要是真的忍不住,就翻开手机银行 App,看一眼存款和负债,讽刺地笑笑,然后硬着头皮干活。活是干得比谁都仔细,心里却比谁都堵。

到头来,课堂里、书本上、圣贤们挂在嘴边的逻辑,企业和国家领导口口声声的“重视”,其实都只是场面话。

唯独你,当真了。

活该你这么辛苦,每天和自己的情绪内耗。

上司眼里,你是认真负责的典范,结果也成了最适合背锅的人。完美应验了那句老话——只要你愿意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差事。偶尔你要是真据理力争了,换来的只有别人看傻子的眼神,心里嘀咕:这人怎么这么不社会化?情商是不是有问题?

可你真的不懂社会吗?

其实不是。你只是太清楚社会是怎么胡来的。你没有那个『随便』的开关。

自我折磨的日常

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学别人交差就好,你非要交代逻辑。

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学别人别人混过去就好,你非要卡自己,钻牛角尖。

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学别人下班爽快,你回家还在纠结。

你明知道社会不会给你一个完美解释,但你还在逼自己追求。别人糊里糊涂也能活得自在,你偏偏要清醒得痛苦。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假装清醒”的自虐。


那怎么办?既然做不到彻底放下,也办不了完全融入,大概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接受自己不合群是常态。

接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会“随便啦”。

学会用自嘲抵消痛苦。别人说自己清高时,心里暗暗想——是的,清高到连自己都嫌弃, 然后转过身,潇洒的、无奈的嘀咕:活着真好(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過度思考的左腦,情緒內耗的右腦
4會員
31內容數
過度思考的左腦
2025/07/29
誠實不等於立即說真話,但誠實需要承擔說出真話的後果。本文探討在社會壓力下,人們為何選擇延遲誠實,以及如何負責任地選擇誠實。
Thumbnail
2025/07/29
誠實不等於立即說真話,但誠實需要承擔說出真話的後果。本文探討在社會壓力下,人們為何選擇延遲誠實,以及如何負責任地選擇誠實。
Thumbnail
2025/07/17
在城市化與資本驅動的時代,小地方的沒落看似悲傷,卻早已成為結構性現實。這篇文章不談浪漫的返鄉神話,也不歌頌地方創生的理想,而是一次誠實的告白:身為離開家鄉的年輕人,我沒有打算回去,也沒有能力拯救它。或許我們不是不愛家鄉,只是活在一個讓愛變得奢侈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7/17
在城市化與資本驅動的時代,小地方的沒落看似悲傷,卻早已成為結構性現實。這篇文章不談浪漫的返鄉神話,也不歌頌地方創生的理想,而是一次誠實的告白:身為離開家鄉的年輕人,我沒有打算回去,也沒有能力拯救它。或許我們不是不愛家鄉,只是活在一個讓愛變得奢侈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7/14
探討不同世代(60後至10後)的生活挑戰與困境,藉由ChatGPT和Grok兩個AI的分析,從物質條件、向上流動機會、心理健康和長期穩定性等面向,比較各世代的生存難易程度,並引發讀者反思世代間的差異與互相理解。
Thumbnail
2025/07/14
探討不同世代(60後至10後)的生活挑戰與困境,藉由ChatGPT和Grok兩個AI的分析,從物質條件、向上流動機會、心理健康和長期穩定性等面向,比較各世代的生存難易程度,並引發讀者反思世代間的差異與互相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很多人都以為,懂得鑽漏洞、耍心機就是聰明。這類人總能佔到一時的便宜,但長遠來看,卻是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別人對你的信任與尊重。這就是《道德經》所說的「下德」,表面上沒失去什麼,實際上卻失去了更深層的德性。
Thumbnail
很多人都以為,懂得鑽漏洞、耍心機就是聰明。這類人總能佔到一時的便宜,但長遠來看,卻是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別人對你的信任與尊重。這就是《道德經》所說的「下德」,表面上沒失去什麼,實際上卻失去了更深層的德性。
Thumbnail
所有善意甚至是愛 都必須基於尊重自由跟平等 就算是民胞物與 也不能強要老鷹學海龜潛水 不可以逼迫花豹吃荊棘 海豚想回大海就不能關在海生館 好意是讓對方心情美麗 滿天星光不需要帶回家 海潮嘩嘩海風呼呼 用不著打包進行囊
Thumbnail
所有善意甚至是愛 都必須基於尊重自由跟平等 就算是民胞物與 也不能強要老鷹學海龜潛水 不可以逼迫花豹吃荊棘 海豚想回大海就不能關在海生館 好意是讓對方心情美麗 滿天星光不需要帶回家 海潮嘩嘩海風呼呼 用不著打包進行囊
Thumbnail
俗話說:「要做有智慧的人,不要做聰明的人。」因為如果聰明,隨著世俗的五欲六塵走,或隨著自己的欲望煩惱心走,聰明的人常常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或者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又或者是他太過聰明,他做危害很多人群社稷的事情。因為他覺得,他要這樣做,要凸顯他的聰明;他覺得,他這樣有好處。所以在佛門,聰明有的時候不是
Thumbnail
俗話說:「要做有智慧的人,不要做聰明的人。」因為如果聰明,隨著世俗的五欲六塵走,或隨著自己的欲望煩惱心走,聰明的人常常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或者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又或者是他太過聰明,他做危害很多人群社稷的事情。因為他覺得,他要這樣做,要凸顯他的聰明;他覺得,他這樣有好處。所以在佛門,聰明有的時候不是
Thumbnail
道德應該發人深省 而不是讓人噁心
Thumbnail
道德應該發人深省 而不是讓人噁心
Thumbnail
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才可以活得平安長久。老子的用意是要喚醒世人重視生命,不要為了名利鋌而走險。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人們常常陷入比較與無止盡的追求之中。 一個人如果懂得知足,就不會因為過度貪求而讓自己陷入痛苦與羞辱。
Thumbnail
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才可以活得平安長久。老子的用意是要喚醒世人重視生命,不要為了名利鋌而走險。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人們常常陷入比較與無止盡的追求之中。 一個人如果懂得知足,就不會因為過度貪求而讓自己陷入痛苦與羞辱。
Thumbnail
延續昨天的道德經應用心靈自由 道德經還有一段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Thumbnail
延續昨天的道德經應用心靈自由 道德經還有一段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既非先知,無從預測未來;也非權柄,難以左右風潮。然而,舉世滔滔,侍強凌弱、戰爭吞併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普世價值,搖搖欲墜;公理正義,更是晦暗不彰。作為韮菜小民,處身這樣的世道,當如何自處?私意以為:應以更強大的理性持守基本價值,以更冷靜的態度分辨讕言、誑語、喧囂之論。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既非先知,無從預測未來;也非權柄,難以左右風潮。然而,舉世滔滔,侍強凌弱、戰爭吞併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普世價值,搖搖欲墜;公理正義,更是晦暗不彰。作為韮菜小民,處身這樣的世道,當如何自處?私意以為:應以更強大的理性持守基本價值,以更冷靜的態度分辨讕言、誑語、喧囂之論。
Thumbnail
溫柔與愚蠢,界線在哪?愚蠢是一股腦的,憑著善良的本能,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卻不曾衡量利弊與人我;溫柔是透析一切的,早已預判,於是善良成為一種選擇,甚至可以將它悄然過渡成別人的選擇。
Thumbnail
溫柔與愚蠢,界線在哪?愚蠢是一股腦的,憑著善良的本能,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卻不曾衡量利弊與人我;溫柔是透析一切的,早已預判,於是善良成為一種選擇,甚至可以將它悄然過渡成別人的選擇。
Thumbnail
也許有人不明白一念善對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影響力,若能明白,就會天天心存善念,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老智者說,一念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每個人內心那顆純真本性啟發出來,它們浸泡在貪瞋癡的染缸太久,心性已經扭曲,失去原來的面目。 從前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在大陸浙江有一個官員,官員有一位獨生子,
Thumbnail
也許有人不明白一念善對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影響力,若能明白,就會天天心存善念,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老智者說,一念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每個人內心那顆純真本性啟發出來,它們浸泡在貪瞋癡的染缸太久,心性已經扭曲,失去原來的面目。 從前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在大陸浙江有一個官員,官員有一位獨生子,
Thumbnail
每一件事做之前必需先思考事情的後果。
Thumbnail
每一件事做之前必需先思考事情的後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