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石頭哥
成績差不是天賦問題!看看大詩人的「逆襲故事」,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啟蒙。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
《前言:天賦迷思與價值觀的啟蒙課》
我們為孩子操心,最常煩惱的就是成績與天賦。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許多家長會自問:「是不是孩子天賦不好?」「他未來適合走哪條路?」
然而,真正的困境不在於孩子有沒有天賦,而在於:我們是否教會孩子如何定義「成功」和「價值」?
許多人從小對「國文課」的印象,就是「背誦地獄」。我們被逼著分析押韻、平仄,卻從未有機會看到這些大詩人,是如何應對人生低谷、職場挫折,最終定義自我價值的。我要帶著無比讚嘆地說:這本《唐詩光明頂》,將唐詩寫成了一部精彩的「盛唐職場生存指南」。它不僅能讓孩子愛上國文,更是孩子在面臨未來職涯選擇和價值觀建立時,最深刻的「逆襲啟蒙課」。
它不是要你背誦,而是讓你追劇!追的正是這群大詩人如何應對人生難題的精采故事!
👍附上很棒的網友的YouTube 影片,值得家長直接聆聽👏👏👏
《盛唐光明頂:736 年的「詩壇華山論劍」》
在金庸的武俠版圖中,「光明頂」是昆崙之巔;但在唐詩的時空中,它代表的是公元 736 年的盛唐——一個詩歌英雄輩出、奇蹟頻發的年度。
這一年,簡直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星光熠熠的「詩壇華山論劍」現場:
- 杜甫(當時 24 歲),剛在科考中失利,跑到泰山寫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活脫脫一個心有不甘、劍指巔峰的少年俠客!
- 李白(當時 35 歲),在嵩山與好友把酒言歡,醉後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簡直是「酒劍仙」下凡,豪邁得無法無天!
- 王維,早早高中狀元,是當時的頂流偶像,正準備大展身手,誰知道下一秒就會因為「節目單出錯」(古代的舞台事故),被貶去當管倉庫的小主任。
- 張九齡,這位「小鎮做題家」出身的嶺南人,正高居宰相之位,如同武林盟主般提拔後進,王維、王昌齡都受其庇護。
六神磊磊老師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他沒有把這些詩人當成冰冷的考點,而是當成跟你我一樣,要為考試、升官、交友、發牢騷而奔忙的「大時代打工人」。
為什麼這樣讀,是最好的職涯啟蒙? 因為這些人物的故事,是孩子未來人生路上的精神 GPS,教會他們如何應對「低情商」、「被排擠」和「人生跌落」的困境。
第一招:用故事,賦予考點「人格魅力」
✅王維:高潛力人才(HiPo)的生涯低谷管理術
- 人物劇本: 王維少年得志,如同金庸小說中開局就學會上乘武功的主角。但很快,因為一次流程錯誤(古代的「舞台事故」),從前途無量的主管被貶為地方「管倉庫的小王主任」。
- 職涯啟蒙: 一般人遭遇這種「從高峰到跌落」的打擊會心態失衡。但王維沒有,他靠著內在的富足和藝術修養,在逆境中找到了另一條路:將生活活成藝術,降低對外部名利的依賴。他的詩如畫,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哲學的體現。
- 閱讀啟示: 職涯順利只是童話,低谷才是常態。學會王維的「內在豐盈術」,當你被降職、被裁員、被邊緣化時,你仍知道自己是誰,仍能用專業能力(畫夾、詩句)來度過難關,讓你的價值不依附於職稱或位階。
✅李白:被體制拒之門外的「低情商天才」
- 人物劇本: 李白天賦點滿,但在人情世故上卻是個「虎氣」的低情商少年。他被權貴厭惡,因為他破壞了「貴族體系」的穩定秩序。
- 職涯啟蒙: 既然體制不接納,那就建立自己的江湖。李白雖然在權貴面前「擰巴」,但在面對平等交往的朋友時,他卻情商拉滿!對汪倫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寫出了「平等」的價值,這是他在體制外追求的真誠。
- 閱讀啟示: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不被「主流」接受,李白教他:你的坎坷不是因為你能力不夠,而是你與現有體制的頻率不同。在真正的「同溫層」和「個人品牌」中找到支持,讓你的天賦自由飛翔。
第二招:在泥濘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逆襲價值」
✅杜甫:從「邊緣人」到「時代代言人」的價值
- 人物劇本: 杜甫出身仕宦之家,卻一生充滿了流離與艱辛。他曾多希望自己能成為像李白那樣飛揚騰達的英雄,但他註定要在泥濘的人間踽踽獨行。
- 職涯啟蒙: 他的價值,就是在泥濘中找到了「作為杜甫的價值」。他不再追求偶像的光芒,而是將目光投向底層的蒼生,成為「時代的嘴替」—替五千萬蒼生發聲,留下最珍貴的「詩史現場報導」。
- 閱讀啟示: 杜甫的故事告訴孩子:你的價值,不在於你爬得多高,而在於你能否在寒冷、逼仄中,讓心貼向別人的心。在生命和生活的根部、底部,他才找到價值,作為杜甫的價值。這份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是比任何分數都重要的職涯素養。
家長必看:故事性閱讀,是孩子最好的精神資產
最好的成長方法,從來都不是強制灌輸,而是透過故事,讓他們對某個領域產生內建的、源源不斷的興趣。
當孩子因為李白而愛上那份熱烈與豪情、因為杜甫而學會那份悲憫與堅韌時,他們早已將「唐詩」的精髓內化於心。這時候,應付考試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為他們不是在背詩,而是在重溫一場場史詩級的英雄故事!
《結論:打造不被時代淘汰的「精神 GPS」》
讀唐詩,我們重溫了作為人最珍貴的能力:想像、遙望和等待。這讓我們在資訊發達、焦慮氾濫的今天,得以沉靜下來,認識自我。
當杜甫不再奢望成為李白,而安於在泥濘的人間踽踽獨行時,他才在泥土與卑微中,找到了作為杜甫的獨特價值。
孩子的成績差,不是天賦問題;只是還沒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輪廓。 大詩人的逆襲故事,就是最珍貴的「人生啟蒙課」,讓孩子學會定義自我、找到方向,打造不被時代淘汰的「精神 GPS」。你,就是自己職涯的CEO。去定義你的價值,去選擇你的江湖,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屬於他的方向!加油囉,我的朋友!願我們能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跨越職涯的迷障,找到屬於你的獨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