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曼的修行之道/第三章 白衣居士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前章所述的方法已被那些住在森林中自我鍛鍊的比丘所採用,他們獲得了滿意的成就,且老虎從未傷害過他們。

在此,講述一個故事,以便讀者思考這一事件中所發生的一切。有一位阿姜,他是阿姜曼的資深弟子,當時他正在湄公河畔修頭陀行,與他同行的是一位白衣居士。這位阿姜選擇在懸崖下暫時修行,而那位持守八關齋戒的白衣居士則在約120米外的另一處懸崖下修行。講述這則故事的阿姜說,他在那裡待了好幾個月,因為他認為那裡對他和居士的身心健康都有益處,且「出世沙門法」(Samaṇa-Dhamma)的修持也順利進展,毫無障礙。托缽食物的取得並不困難,因為他們離最近的村落不到四公里,那裡約有十五戶人家,村民們不會出來打擾他們,也不會在他們精進修行時製造障礙或浪費時間,因為每個村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有一天下午,這位阿姜感到有些不適,似乎有點發燒,身體忽冷忽熱,不太正常。當白衣居士來到他的修行處時,他請居士去煮些水,並添加一些他想嘗試的藥,希望能治好病。一位醫生曾告訴他,這種藥可以治療瘧疾,他擔心這是瘧疾的開始。因為當地瘧疾盛行,許多人感染此病,森林茂密,習慣住在開闊鄉村和農田的人無法前往並住在那裡。此外,森林中充斥著各種野生動物,包括老虎和其他貓科動物,夜晚時牠們的咆哮聲非常吵鬧。據說當地還有一些吃人的老虎,可能是越南人使牠們變得兇猛且不怕人。居士了解阿姜的需求後,便帶著水壺回自己的修行處煮水。但之後,阿姜再也沒有看到他,他也沒有帶熱水回來。阿姜一直等到天黑,仍不見居士的蹤影,於是他想,居士可能因禪修過於專注而忘了該做的事。與此同時,阿姜的發燒症狀逐漸減輕,最終完全康復。

至於這位居士,他拿著水壺準備點火,但無論如何嘗試,火都點不起來,他開始生氣。接著,他忘記自己是一名居士,是一位重要頭陀比丘的淨人,他突然站起來,憤怒地想:「我點了那麼多次火,為什麼這次點不燃?也許需要一些水。如果需要水,我就給它一些!」於是,他在起火的地方小便,把火種都弄濕了,然後徑自離開,沒有對阿姜說什麼。阿姜一直等到晚上,仍不見居士回來。

夜幕降臨後,一些奇異且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以前,居士的修行處並沒有什麼異常,但這天晚上約九點時,這位白衣居士在靜坐禪修時,想起自己因憤怒而對柴火小便的愚痴行為,以及對阿姜的輕忽態度。此外,他沒有去向阿姜懺悔,矯正自己的錯誤,以減輕惡業。當他焦躁不安地反省自己的錯誤時,突然在他身後約兩米處傳來一聲巨響,是一隻大老虎的咆哮聲。這隻老虎趴伏在地上,盯著他看,似乎準備撲上來吃掉他。老虎持續低吼,聲音大到連阿姜都能聽到。

老虎在咆哮的同時,尾巴上下搖擺,敲擊地面發出「砰砰」的聲音,前後移動,彷彿準備撲向居士,將他當成新鮮的食物。居士聽到這不尋常的聲音,且從未如此靠近過他,這是他數月來第一次感到恐懼。他趕緊轉頭去看,當時正值滿月,他能清楚地看到這隻大老虎蜷伏在那裡,盯著他看。他的血液彷彿凝固,因恐懼而顫抖,幾乎暈厥。他趕緊憶念三寶,因為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鍵。他祈求道:「願佛、法、僧護佑我,讓我今晚不要被老虎吃掉,否則我就沒有機會去向阿姜懺悔我今天下午對他的錯誤行為。願佛陀整晚都幫助我並保佑我,願『法』與尊者慈悲,饒恕我因愚痴的惡行所生的惡業。不要讓我被老虎吃掉,作為對這些過錯的懲罰。」

於是,他不停地祈求,重複默念「Buddho」,發抖、顫抖,並轉身盯著老虎,深怕牠撲上來立刻將他吞掉。但這隻老虎一看到居士轉身看牠,便退後了一些,繼續低吼。接著,老虎改變位置,從另一個方向靠近,然後又退後,如此反覆。居士感到死期將至,被迫跟著老虎的動作緊張地在蚊帳四周來回移動,一刻不得放鬆。當他專注盯著老虎時,老虎會退後,有時走得很遠,彷彿永遠不會回來。但一旦他稍放鬆,老虎便會再次靠近。他不能讓「Buddho」與「心」分離,必須不斷重複默念,直到「心」緊附於「Buddho」,將其視為生命的保障。每當「Buddho」稍有閃失,老虎便會靠近。當他意識到危險時,便立刻憶念「Buddho」,懇求佛陀救他。接著,當「Buddho」與「心」靠近時,老虎又會退後,彷彿永遠不會回來。

但人的特性是被動的,通常需要受到壓迫才會行動。一旦老虎退到某個距離,「心」便丟棄了「Buddho」,覺得自己不會死了。然後,老虎又開始靠近,彷彿準備撲向他,但牠始終沒有行動,只是不斷改變方向。從晚上九點到黎明,老虎與居士之間的拉鋸戰持續不斷,誰都沒有認輸。居士因恐懼死亡而流淚,直到再也流不出淚來。黎明的曙光出現時,老虎慢慢退到約八米外,然後緩緩離開,直到消失不見。

雖然老虎已經走了,居士仍躲在蚊帳下,保持高度警覺,因害怕老虎躲在附近而不敢出來。他擔心一旦走出蚊帳,老虎會撲上來吃掉他。於是,他強迫自己一直坐在蚊帳下,靜觀其變,直到確定老虎已經離開且不會回來。之後,他趕緊離開蚊帳,跑到阿姜那裡,惶恐、顫抖、兩眼發紅、語無倫次。

阿姜看到居士異常的行為,便質問他,最終了解到居士是來請求寬恕前一天下午對他的惡行。居士解釋了自己的錯誤行為,並將老虎出現及整晚的經歷告訴了阿姜。然而,阿姜並沒有立即寬恕他,反而以威脅的語氣說道:「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喜歡好事,便得善果;如果你喜歡壞事,便得惡果。你喜歡老虎,所以你就遇到了老虎。何必來求我寬恕?我還沒辦法寬恕你,至少你應該再見一次你喜歡的東西。如果到時候你沒有被老虎吃掉,至少可以學到一個能讓你長期反省的教訓。老虎比我更適合教你,所以我應該讓老虎來訓練你。你覺得這樣安排如何?我是不是應該今晚再帶你去見老虎?如果你不聽從牠的教誨,我就讓牠把你當成食物吃掉,因為我已經懶得教你了。你覺得怎樣?你是不是想要這樣?與老虎相遇並徹夜聽牠的教誨很適合你,今晚我會讓牠再來教你一遍。如果之後你還是不受教,我就讓牠把你帶走,變成牠的食物,這樣牠可以好幾天不用再吃東西。怎麼樣?快點回答,別再耽擱了!你究竟要選哪一樣?是我還是老虎?趕快回答,否則我馬上叫老虎來把你帶走,牠會比我教得更好。」

阿姜說完後,作出呼叫老虎的動作,喊道:「老虎去哪兒了?快點回來帶他走吧!別等了!我會把他交給你,讓他當你的隨從,快點來帶他走吧!」這時,居士嚎啕大哭,完全失控,哀求阿姜:「我真的好怕,求阿姜別叫老虎了,不然我馬上就會死掉。昨晚我一度以為我會死,但我恢復了清醒,所以趕緊來向阿姜求助。但你卻不斷叫牠回來,我哪還有力氣對抗牠?所以尊者,求您叫牠走遠一點,別再回來了!」

居士哭泣並哀求阿姜不要叫老虎回來,他跪求饒命、坦承自己的愚痴,並承諾今後會更加自制與謹慎,因為他學到的死亡之課迄今歷歷在目。他保證再也不會這樣做,並向阿姜懺悔。阿姜見時機適當,便原諒了他,並安慰道:「這都是你的惡業使然,是你的惡業把老虎帶到你面前。如果你不真心反省你的惡行,今晚你就會看得更清楚!一旦夜幕低垂,老虎就會來把你帶走,而且不會再回來了。牠不會像昨晚那樣好說話、跟你玩得那麼開心了!」

「當你受了傷就會記住,因為善與惡一直都並存於世上,沒有人能擺脫這兩者。如果業力能被置於任何有情的權力之下,這種權力肯定早就清除這兩者,這樣到今天就不會有任何業力存在了。但事實上,善惡業迄今一直存在,這是因為業力並不依存於任何特定的眾生或權力,而是依存於每一個造下自己業行的個體。」

「你昨天下午造下的惡業,就必須讓你親嚐惡果。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看見你的錯誤,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今晚業力所變現的黃褐條紋大王就會來把你帶走,好讓你可以清楚看見業果。」

教訓他一頓後,阿姜叫居士回到他的修行處,但居士不肯去,因為他害怕老虎躲在那裡等他,怕牠會撲上來抓傷他,將他帶走並吃掉。於是,阿姜不得不以恐嚇的手段逼他。

「剛剛你才說你已接受並看到不受教的惡果,而且絕不再犯。但話還沒說完,你又故態復萌了,怎麼搞的?如果你真能贏過那隻老虎,那你就繼續冥頑不化好了。」

之後,阿姜再次呼喊老虎,喊道:「老虎啊!你是這位居士的大師,快點來把這個冥頑不化的居士帶走,好好地教一教他吧!我已經懶得教他了,快點來!」

阿姜一說完,居士又開始啼哭並承諾:「我現在就回去,拜託不要讓老虎再回來了,我真的很怕,昨晚我差點死掉。」之後,他立即動身回到自己的修行處,不再擔心恐懼與死亡。

說來還真玄,從那天起,一直到幾個月後他們離開那裡為止,再也沒有看到老虎在附近出沒的跡象了。這似乎是有某種力量在影響老虎的出沒,使牠去折磨這個愚蠢、魯莽的居士,因為他竟然做出站在木材上撒尿的蠢事。即便是對持戒及禪修都不感興趣的一般人,也不會做這種事。除非是那隻大老虎,否則這種人根本不受控。從那時起,居士完全被馴服了,阿姜也說,自此之後,居士再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桀驁不馴的樣子。這真的很有效,因為老虎非常善於磨練及教導人們,並注入長時間的恐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4會員
297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為了對付住在心中並以不同方式呈現的無明所施展的各種迷惑欺罔的手段,具備多種不同的方法以及鍛煉調御「心」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留心觀察,就會看到「心」是諸法聚合之處,並且會造成很大的擾亂煩惱,以致於片刻不得安寧與放鬆。一般來說,這些聚合之物都很低級、沒有價值,等著去扭轉此人的方向,根本沒有受過
2025/10/06
為了對付住在心中並以不同方式呈現的無明所施展的各種迷惑欺罔的手段,具備多種不同的方法以及鍛煉調御「心」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留心觀察,就會看到「心」是諸法聚合之處,並且會造成很大的擾亂煩惱,以致於片刻不得安寧與放鬆。一般來說,這些聚合之物都很低級、沒有價值,等著去扭轉此人的方向,根本沒有受過
2025/10/06
「Kammaṭṭhāna」一詞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對於修持解脫之道的頭陀比丘而言,它格外重要。然而,kammaṭṭhāna的真正基礎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無論是男人、女人、出家人或在家人,因為它與頭髮、體毛等身體部位有關。 有些人可能對「kammaṭṭhāna」或「頭陀比丘」等詞的完整意義不太清楚,
2025/10/06
「Kammaṭṭhāna」一詞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對於修持解脫之道的頭陀比丘而言,它格外重要。然而,kammaṭṭhāna的真正基礎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無論是男人、女人、出家人或在家人,因為它與頭髮、體毛等身體部位有關。 有些人可能對「kammaṭṭhāna」或「頭陀比丘」等詞的完整意義不太清楚,
2025/10/06
中譯者/喬正一 歷時良久,《阿姜曼正傳》的姊妹作——《阿姜曼的修行之道》中文版,終於問世了! 這部作品,猶如一座象徵阿羅漢法身舍利的寶塔,內容深邃、義理宏富,翻譯過程耗時費心,亦如一步一磚一瓦地興建聖塔,不容一絲輕慢。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不僅延續《阿姜曼正傳》的精神,更進一步揭示修行之道
Thumbnail
2025/10/06
中譯者/喬正一 歷時良久,《阿姜曼正傳》的姊妹作——《阿姜曼的修行之道》中文版,終於問世了! 這部作品,猶如一座象徵阿羅漢法身舍利的寶塔,內容深邃、義理宏富,翻譯過程耗時費心,亦如一步一磚一瓦地興建聖塔,不容一絲輕慢。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不僅延續《阿姜曼正傳》的精神,更進一步揭示修行之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阿毘達磨》論藏中所載:龍族非常富裕,資食豐足,倘能令彼歡悅,則可令人財福具足、人丁旺盛、風調雨順、瘟疫不起,否則將會導致常遇逆障惡緣。供養龍族之功德利益:財富資財得顯著增長,具足權貴,人所敬愛。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家安泰,免受疾病、瘟疫,怪病等侵害。事業順利。
Thumbnail
《阿毘達磨》論藏中所載:龍族非常富裕,資食豐足,倘能令彼歡悅,則可令人財福具足、人丁旺盛、風調雨順、瘟疫不起,否則將會導致常遇逆障惡緣。供養龍族之功德利益:財富資財得顯著增長,具足權貴,人所敬愛。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家安泰,免受疾病、瘟疫,怪病等侵害。事業順利。
Thumbnail
《阿毘達磨》論藏中所載:龍族非常富裕,資食豐足,倘能令彼歡悅,則可令人財福具足、人丁旺盛、風調雨順、瘟疫不起,否則將會導致常遇逆障惡緣。供養龍族之功德利益:財富資財得顯著增長,具足權貴,人所敬愛。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家安泰,免受疾病、瘟疫,怪病等侵害。事業順利。
Thumbnail
《阿毘達磨》論藏中所載:龍族非常富裕,資食豐足,倘能令彼歡悅,則可令人財福具足、人丁旺盛、風調雨順、瘟疫不起,否則將會導致常遇逆障惡緣。供養龍族之功德利益:財富資財得顯著增長,具足權貴,人所敬愛。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家安泰,免受疾病、瘟疫,怪病等侵害。事業順利。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自我療癒旅程的文章,分享了我的身心意識轉化的體驗和如何透過阿育吠陀的醫學智慧實現整體健康平衡。在過程中包括了意識擴展的靜坐練習,以及多種阿育吠陀的日常作息和療法。如果您對阿育吠陀醫學和自我療癒有興趣,歡迎加入我的旅程,一起體驗身心意識轉化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自我療癒旅程的文章,分享了我的身心意識轉化的體驗和如何透過阿育吠陀的醫學智慧實現整體健康平衡。在過程中包括了意識擴展的靜坐練習,以及多種阿育吠陀的日常作息和療法。如果您對阿育吠陀醫學和自我療癒有興趣,歡迎加入我的旅程,一起體驗身心意識轉化的美好。
Thumbnail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座下的高僧大德,想生即生,想走就走,留下大量舍利堅固子或肉身金剛不壞,很多人從報章刊物上都看到過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座下的高僧大德,想生即生,想走就走,留下大量舍利堅固子或肉身金剛不壞,很多人從報章刊物上都看到過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