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陽光,正好照射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日照和黑夜平分十二小時,很公平,之後太陽開始跟北極圈漸行漸遠,十月感恩節之後的秋天,北國不到下午五時便是夕陽西下,再過不久,下午五時已經是夜幕低垂的時候。

加國著名賞楓景點: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
因為加拿大地理位置偏北,十一月天氣已經轉冷,有時候還會下雪,農夫要趁早收割,所以感恩節是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而美國南方的氣候較溫和,感恩節則在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高緯度國家的秋月好像特別清冷。
曾經有格友問我火鷄是什麼味道,其實它的肉質跟普通鷄差不多,只是口感沒有鷄的嫰滑,所以不能蒸,只能烤,要烤得恰到好處很講究功夫,需要掌握適合的烤箱溫度和時間。去年自己成功烤出來的火雞剛好適中,肉質本身雖然不嫰,但能夠切下一塊多汁並香氣四溢的肉片,點上一些自家製的蔓越苺醬,放進口裡的一刻,確實滿意十足!
十七世紀時期,由歐洲去北美的清教徒,和原住民 Wampanoag 一起分享食用從樹林捕獲的野鹿和野鷄,在天寒地凍的新大陸才不至於餓死,這完全是神的奇異恩典,之後便開始了北美洲感恩節的傳統。每年秋收過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烤火雞,用五榖水果做各式麵包糕餅;吃飽後,大家圍在溫暖的火爐旁邊,分享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和數算神的恩典,然後一起唱十九世紀瑞典作者 August Ludvig Storm 的感恩詩歌:
感謝神(中文版)
Thanks to God (英文版最後的一節歌詞):
- Thanks for roses by the wayside,
- Thanks for thorns their stems contain!
- Thanks for home and thanks for fireside,
- Thanks for hope, that sweet refrain!
- Thanks for joy and thanks for sorrow,
- Thanks for heavenly peace with Thee!
- Thanks for hope in the tomorrow,
- Thanks through all eternity!
「要 常 常 喜 樂 ,不 住 的 禱 告 ,凡 事 謝 恩 ; 因 為 這 是 神 在 基 督 耶 穌 裡 向 你 們 所 定 的 旨 意 。」帖前 5: 16-18

今年是我在方格平台上寫作的第三個秋天,也是第三次撰文有關感恩節的一些點滴,各位若有興趣的話,歡迎點開以下連結,閱讀有關秋天的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