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母母山,屹立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霧台鄉交界,是台灣百岳之一,也是北排灣族人尊崇的聖山。這座山脈不僅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天然分界,更以其原始林相與壯麗山容聞名。從中興林道進入,穿越崩塌路段與濕滑山徑,沿途可遠眺隘寮北溪溪谷與北大武山等群峰,雖然山頂展望受限,卻無損其神聖魅力。無論是單日挑戰還是二日重裝連走戶亞羅山與麻留賀山,這條步道都將帶你深入大地之母的懷抱,準備好展開這場聖山之旅了嗎?
🌄 簡介:聖山的呼喚
大母母山,北排灣族稱之為「Tjavuvu」(祖先)或「Katumwane」(祖父),被視為祖靈居所與部落生命的源頭。從佳暮村的中興林道出發,步道因莫拉克颱風影響,路況艱難,僅能行車至7公里處,之後需徒步攀登。沿途崩塌與獵徑交錯,午後常起雲霧,挑戰性十足。晴朗時,隘寮北溪溪谷、霧頭山與北大武山的壯麗景觀令人屏息,適合喜愛挑戰與探尋原住民文化的登山者。
📋 基本資訊:一覽步道全貌
- 所在縣市: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
- 里程:單程9公里(往返18公里)
-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 步道型態:必須折返
- 海拔高度:1000至2424公尺
- 高度落差:1424公尺
- 路面狀況:林道、土石山徑、溪流
- 所需時間:約10小時(往返)
- 難易度:中,適合有中級登山經驗者
- 所屬園區:無
- 山脈:中央山脈
- 最適季節:全年
- 申請入山:需申請,於警政署網站或台24線26K三德檢查哨辦理(最早06:00)
- 申請入園:無需申請
- 基點:大母母山(2424公尺,二等三角點,NO:1654)
🚗 交通指南:抵達中興林道
🚙 開車路線
- 中興林道7K處:從國道3號長治交流道下,接台24線東行,至谷川大橋前左轉屏38線,經佳暮村7.1公里處左轉中興林道,一般車輛可行駛至約7公里處停車,開始徒步。
🚌 大眾運輸
- 中興林道7K處:無大眾運輸直達,建議自行開車或租車前往。
注意事項:
- 中興林道受莫拉克颱風影響,路況不佳,僅高底盤車輛可嘗試行駛至7公里後。
- 雨後林道濕滑且崩塌頻繁,建議確認天氣與路況再出發。
🗺️ 路線地圖:十小時的聖山征途
- 出發點:中興林道7K處
- 路線:
中興林道7K處 → (1.3公里,30分鐘) → 戶亞羅山登山口
戶亞羅山登山口 → (5公里,200分鐘) → 隘寮北溪
隘寮北溪 → (0.6公里,20分鐘) → 上下層營地
上下層營地 → (2.1公里,120分鐘) → 大母母山
大母母山 → (2.7公里,90分鐘) → 隘寮北溪
隘寮北溪 → (5公里,120分鐘) → 戶亞羅山登山口
戶亞羅山登山口 → (1.3公里,20分鐘) → 中興林道7K處 - 總時程:約10小時
備註:
- 戶亞羅山(托庫棚山)登山口位於中興林道8.2公里處,單程約30分鐘可登頂。
- 若計劃連走戶亞羅山與麻留賀山,建議安排二至三天行程,可於第一、二倒木營地、上下層營地或最後水源溪床紮營(無水源)。
- 獵徑交錯,需注意方向辨識,攜帶GPS為佳。
🌿 人文與生態:聖山的文化與自然
📜 大母母山的傳說
大母母山在北排灣族文化中被尊為祖靈居所,名「Tjavuvu」(祖先)或「Katumwane」(祖父),因其為隘寮溪之源,孕育部落而被尊崇。這座山不僅分隔三地門與霧台鄉,也為排灣族與魯凱族劃下天然界線,承載深厚的文化意義。
🏞️ 中興林道
中興林道原長14公里,是攀登佳暮三雄(大母母山、麻留賀山、倫原山)與戶亞羅山的要道。莫拉克颱風後林道受損嚴重,現僅剩12公里,崩塌與隆起頻繁,需謹慎通行。
🦋 生態特色
- 動物:沿途可見黑端豹紋蝶、紅蛺蝶、白耳畫眉、紅頭山雀等鳥類,以及台灣獼猴、長鬃山羊與水鹿,增添野趣。
- 植物:步道覆蓋箭竹、牛樟、山櫻、楓香等原始林相,還有肉穗野牡丹、西施花、水晶蘭等特色植物,增添自然魅力。
- 地形地貌:大母母山位於中央山脈南段雙鬼湖陷落區,西南稜連德文山,北稜接麻留賀山,隘寮北溪與口社溪的分水嶺地形險峻,崩壁景觀壯闊。
✨ 為什麼要挑戰大母母山?
大母母山不僅是一座百岳,更是排灣族心中的聖山,承載著祖靈與部落的歷史記憶。從中興林道的崎嶇到隘寮北溪的溪谷風光,這條步道將自然與文化的精髓融於一體。無論是單日挑戰的刺激,還是多日重裝的深度探索,這場聖山之旅都將讓你感受到大地的力量與美麗。
準備好朝聖這座排灣族聖山了嗎?快來計畫你的大母母山探險,並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登山計畫與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