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宇宙還是多元宇宙?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宇宙是一,而且是唯一。

在唯一之外有其他宇宙嗎?
沒有。

唯二、唯多不可以嗎?
可以,但必須在《唯一宇宙》之下才行。

那為什麼有許多科學家都在談「多重宇宙」(Multiverse)?
人類早就有「多重宇宙」的想法。
1848年,美國作家艾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年1月19日—1849年10月7日)的散文詩之中就談到「無限的宇宙序列存在」的構想。
這是一個極佳的想像力,陸續引發了一些人的認同。
1895年,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也提出了「多重宇宙」(Multiverse; Maniverse; Megaverse; Omniverse)的概念,還被後人說成為《多重宇宙論》。

「多重宇宙」與「多元宇宙」有什麼不同?
沒有不同。

什麼是「多元宇宙」?
就是說:宇宙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所以叫做「多元宇宙」。
「多元宇宙」又叫做《多重宇宙》,意思是,當今有一個宇宙,之外,還有許多的宇宙。這是一個假說(hypothesis),有待證實。
詹姆士的《多重宇宙論》引起了一些回響,如《天堂之數》(The Number of the Heavens)。
湯姆.齊格弗里德(Tom Siegfried)寫了一本《天堂之數》的書,書內說他研究《多重宇宙論》,發現了許多物理學答不出來的問題,於是他提出一些疑問,如:
1.為什麼自然界的基本常數是這樣的?
2.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有足夠的時間創造出恆星和行星?
3.為什麼恆星會以現在的方式發光,而且能量恰到好處?
他自問自答,共有兩個可能的答案,如:
1.人類需要更新、更好的理論來解釋宇宙的特性。
2.人類宇宙是眾多宇宙之一,人類生活在一個美好而舒適的宇宙之中。
這裡暗示著人類,有「眾宇宙」與「外宇宙」的存在。
總之,我們的宇宙並不孤單,還有許多伙伴圍繞,就是「眾宇宙」與「外宇宙」。

這些「眾宇宙」與「外宇宙」,跟我們的宇宙一樣嗎?
這裡有兩個答案,如:
1.一樣:基本的物理常數相同。
2.不一樣:基本的物理常數、狀態、形式並不相同。
如果是一樣時,人類可以很好的去適應與應付。
如果是不一樣時,人類會覺得格格不入,很難去適應,可能無法應付,甚至於那裡狀況不明,它們可能有能力消滅我們,這麼一來,人類豈止是難辦,可能會是死路一條。
過去,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便在2004年曾警告過人們,不要主動接觸外星文明。

為什麼?
因為外星文明可能比人類進步,而且外星文明對人類可能懷有敵意。因此,人類不要輕易去招惹外星文明,不要採取主動,更何況是其他宇宙文明。
外星文明都這麼危險了,那「多重宇宙」文明豈不是更不可測,而且人類對他們一無所悉,危機四伏。
若照《多重宇宙論》來說,在我們這個宇宙之外,尚存在著其他不少的宇宙。
這些宇宙,又叫做「其他宇宙」。
因此,科學家猜測出,我們可觀測宇宙之外,有各種「多重宇宙」,如:
1.其他宇宙-即跟我們宇宙雷同的宇宙,叫做「其他宇宙」。
2.不同宇宙-即跟我們宇宙不同的宇宙,叫做「不同宇宙」。

有哪些不同?
如:
(1)不同情景。
(2)不同平面。
(3)不同空間。
(4)不同區域。
(5)不同物理。
(6)不同時間。

3.「泡泡宇宙」bubble universes)-這種宇宙會不停的湧現出泡泡來,這些「泡泡宇宙」都各自獨立。「泡泡宇宙」又稱為「口袋宇宙 」(Pocket Universes),另又翻譯為「袖珍宇宙」。
而「口袋宇宙」有如一塊陸地,被海洋隔開,就像是一個單獨的「口袋」一樣,每一個「口袋」就是一個「宇宙」,因此即被稱為「口袋宇宙」。這一個個的「口袋」,如同一個個的「泡泡」。
因此,「口袋宇宙」就是「泡泡宇宙」。
「口袋宇宙」或「泡泡宇宙」,它們都擁有各自獨立的時間與空間。
因此,一個真正的宇宙,很大很大,是由許多「口袋宇宙」或「泡泡宇宙」所構成的。
而「口袋宇宙」或「泡泡宇宙」就是大家所說的「可觀測宇宙」。「可觀測宇宙」就已經夠大了,超出人類想像之外,而一個「真正宇宙」,比「可觀測宇宙」大上不只多少千萬億倍。
一個「真正宇宙」,是由許多「可觀測宇宙」或眾多「口袋宇宙」所組合起來的。

「口袋宇宙」的數量多嗎?
英國天文物理學大師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曾說,「口袋宇宙」的數量有限。
他認為「口袋宇宙」與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在構造上、性質上,兩者相去不會太遠,在時空上、物理性質、化學定律⋯等,雖然稍有差別,但是彼此差別不致太大。
2017年7月霍金與與魯汶大學理論物理學家托馬斯·赫托格(Thomas Hertog)合著了一篇論文,發表在「arXiv」雜誌上,叫做《永恆暴脹論的出路?》(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這是霍金的最後論文。
他們兩人認為,「口袋宇宙」並非無限大。

為什麼?
他們認為「口袋宇宙」是「多重宇宙」,應該比一般宇宙簡化。
這篇《永恆暴脹論的出路?》的論文是承襲自「永恆暴脹論」(eternal inflation)。「永恆暴脹論」講的是「宇宙暴脹」(cosmic inflation)這件事。宇宙暴胀,簡稱暴脹(inflation),是「宇宙大霹靂」所發生的事,這是宇宙的早期過程,當時,宇宙突然間「大暴脹」。當宇宙大霹靂之後,從10的−36次方秒開始,持續至10的−32次方秒之間。當時的宇宙,很小很小很小,卻突然間來了一個大膨脹,叫做「暴脹」,就是宇宙空間呈現加速度的膨脹狀態。
「暴脹」一詞是在1980年時,由美國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阿蘭·哈維·古斯(Alan Harvey Guth,1947年2月27日—)所提出的。
當宇宙「暴脹」之後,其速度迅速又降了下來,但並不是停下來。若停下來時,就不會有如今的宇宙了。此時,宇宙依然膨脹,只是速度低下了許多而已。
在這個「宇宙暴脹」之中,宇宙出現了一件大事。

什麼大事?
一般的科學家說,當「宇宙暴脹」之中,宇宙出現了無限個「多重宇宙」,且為碎形(Fractal)。然而,霍金與與托馬斯·赫托格兩人卻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這個的確是「多重宇宙」,但不是無限個。

霍金與與托馬斯·赫托格兩人為什麼這麼認定?
他們認為:如果真有「無限個多重碎形宇宙」時,那麼宇宙就有無限個可能,一切可測試的科學預測都將變得不可能。
這兩批科學家爭執不下。

怎麼辦?
霍金與與托馬斯·赫托格兩人提議:可以找出這些宇宙的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s)來,這樣才可以證明宇宙數量的有限性。霍金死後,托馬斯·赫托格曾單獨說,如果能夠驗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CMB),而且這些條件若都跟霍金的模型相吻合時,就可以證明多重宇宙的存在與邊界條件。
關於宇宙的形成,科學界還有許多論述、理論,其中之一是:弦宇宙論(string cosmology)。
弦宇宙論(string cosmology)又稱「弦理論」(string theory),簡稱「弦論」。
「弦理論」是一項很特別的理論,真是眾綠叢中一點紅。
過去,物理學界所崇尚的是「點理論」,即重視「粒子學說」,認為物質的基本結構,如電子、夸克、微中子⋯等,都是由「零維」的「點粒子」(point particle)所組合而成的。而「弦理論」卻說物質的基本結構,如電子、夸克、微中子⋯等,都是由一段段「能量弦線」所構成。
這即取代了「點粒子」,所作用的是「一維」的「能量線」。
宇宙萬物都用「弦」在作用,各種基本粒子都是一種「弦」的「振動模式」。
這「弦理論」是在1968年時,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加布里埃萊·韋內齊亞諾(Gabriele Veneziano,1942年9月7日—)所提出。
當時只是為了找尋「強交互作用力」之數學函數,然而,日裔美籍物理學家南部陽一郎(Yoichiro Nambu,1921年1月18日~2015年7月5日)卻發現,過去科學家認為不具空間之「零維點粒子」,可視為具有某特定的空間延伸量,就是將它視為一段線段,即形成為一個細小的「弦」,這樣就成為「弦理論」的基礎。進而,南部陽一郎更提出了「強子弦模型」。

然而「泡泡宇宙」、「多重宇宙」的研究卻方興未艾!
2021年1月31日查理·伍德(Charles Wood)發表在《連線》 (Wired)上的一篇專文〈Physicists Study How Universes Might Bubble Up and Collide〉中說,所謂的「泡泡宇宙」,會互相碰撞,甚至還會融合、消失,在宇宙邊界的泡泡壁中,可能會殘存一些活動的痕跡。
至今為止,科學家所說的「泡泡宇宙」或《多重宇宙論》,還沒有找到證據,因此,無法證明它確實存在。因此,《多重宇宙論》只是一個純粹的理論而已,更像是哲學。另外,有《多重宇宙論》,跟它接近的理論是《平行宇宙論》。
美國宇宙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馬克斯·泰格馬克(Max Erik Tegmark,1967年5月5日—)比較傾向《平行宇宙論》。
2003年,泰格馬克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發表了《數學宇宙假說》(Mathematical universe hypothesis,簡稱MUH,又稱為終極系綜理論(Ultimate ensemble theory)。

這是一種萬有理論。
這個《數學宇宙假說》認為:「物理的客觀現實是一種數學結構。」就有人說:「數學上存在的,即成為物理上存在的。」
泰格馬克發現了所謂的「觀測者」(observer)。這個觀測者,被泰格馬克稱之為「自我意識子結構」(self-aware substructures,簡稱SAS)。
這個「自我意識子結構」相當主觀,認定人或自己是活在一個真實的物理世界之中。
《數學宇宙假說》中,泰格馬克將「平行宇宙」分成4類:
1.第一類:
這一類宇宙和我們的宇宙的物理常數相同,但是粒子的排列法不同,同時這一類宇宙亦
可以被視為存在於已知的宇宙之外的地方。
2.第二類:
這一類宇宙的物理定律大致和我們的宇宙相同,但是基本的物理常數並不相同。
3.第三類:
根據量子理論,所有可能的後果都會形成一個宇宙,這類的宇宙就是第一類或第二類的
平行宇宙。所謂的平行宇宙,就是遵守同一個基本物理定律,跟人類所認知的宇宙相
同。
4.第四類:
這一類宇宙的基礎物理定律和人類的宇宙不同,可以利用「M理論」構造出來,如《數
學宇宙》。

不論宇宙分成多少元、有多少重、是否平行,全部都是宇宙的一部份。
因此,宇宙是唯一,包含:
1.先是《一元論》。
2.之後才是《二元論》。
3.最後是《多元論》。
以上這些,全部都包含在《唯一宇宙》之中。

黃振輝/2025.10.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振輝的宇宙人生
285會員
88內容數
黃振輝的宇宙人生
2025/10/14
宇宙是什麼? 宇宙就是「形」。 什麼是「形」? 就是「形狀」! 宇宙是什麼「形狀」? 「巨形」! 什麼是「巨形」? 「巨」就是「大」,沒有比宇宙更大的了! 宇宙不是「無」嗎? 對,但只對一半。 什麼意思? 宇宙起先是「無」,後來才「有」,最後是「巨形」!其實,真正的宇宙是從「無形」到「無形
Thumbnail
2025/10/14
宇宙是什麼? 宇宙就是「形」。 什麼是「形」? 就是「形狀」! 宇宙是什麼「形狀」? 「巨形」! 什麼是「巨形」? 「巨」就是「大」,沒有比宇宙更大的了! 宇宙不是「無」嗎? 對,但只對一半。 什麼意思? 宇宙起先是「無」,後來才「有」,最後是「巨形」!其實,真正的宇宙是從「無形」到「無形
Thumbnail
2025/10/14
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道。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道生宇宙、萬物、人類。 什麼是「道」? 道是原則、道路,是一種無形的存在,更是一切的根源,它生出一切。 「一切」都來自「一」。 「一」是什麼? 「一」就是宇宙,也是根源、存在、原則,也是「道」。
Thumbnail
2025/10/14
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道。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道生宇宙、萬物、人類。 什麼是「道」? 道是原則、道路,是一種無形的存在,更是一切的根源,它生出一切。 「一切」都來自「一」。 「一」是什麼? 「一」就是宇宙,也是根源、存在、原則,也是「道」。
Thumbnail
2025/09/30
宇宙是一個主宰者,但它不是一個人,是一種狀態。這種主宰狀態,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就把它說成為「上帝」,是一個人格化的「神」。在人間,人格化的「神」與「上帝」不少,東西方都有。 然而東西方所定義的「神」或「上帝」,所指涉的,畧有不同。 東方中國人的「神」指的是「神祗」,屬於「泛靈論」(Animism)
Thumbnail
2025/09/30
宇宙是一個主宰者,但它不是一個人,是一種狀態。這種主宰狀態,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就把它說成為「上帝」,是一個人格化的「神」。在人間,人格化的「神」與「上帝」不少,東西方都有。 然而東西方所定義的「神」或「上帝」,所指涉的,畧有不同。 東方中國人的「神」指的是「神祗」,屬於「泛靈論」(Animism)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雖然是影集出了才開始看書, 但書中所包含的概念卻比影集更具啟發性, 相當吸引人的第一集。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雖然是影集出了才開始看書, 但書中所包含的概念卻比影集更具啟發性, 相當吸引人的第一集。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宇宙是交織相連的這個想法不是新的; 千百年來,在東方的哲學思想裡,這樣的想法一直存在。新奇的是,西方科學慢慢開始理解這些古老的思想可能是正確的。 道路與邁向歸途… 一種家的安全感… 一切萬有在幫你指越路嗎? 還是使用一體的內在感官? 小螞蟻隨便亂爬… 找得到路回家嗎? 好像永遠勇往直前
Thumbnail
宇宙是交織相連的這個想法不是新的; 千百年來,在東方的哲學思想裡,這樣的想法一直存在。新奇的是,西方科學慢慢開始理解這些古老的思想可能是正確的。 道路與邁向歸途… 一種家的安全感… 一切萬有在幫你指越路嗎? 還是使用一體的內在感官? 小螞蟻隨便亂爬… 找得到路回家嗎? 好像永遠勇往直前
Thumbnail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8/10/123.html 00:03 ➠不只有一個地球 02:25 ➠人類有一個世界毀滅於核子大戰……。 04:50 ➠人類內在世界的探索與演化
Thumbnail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8/10/123.html 00:03 ➠不只有一個地球 02:25 ➠人類有一個世界毀滅於核子大戰……。 04:50 ➠人類內在世界的探索與演化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在星球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生物,他們站在同一塊土地上,但代表著不同的立場。星球可能只是一個舞臺,觀察著各種荒謬的故事不斷上演,然而,它終於免不掉會成為台上的角色。本故事探討了人類和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的存在與角色。
Thumbnail
在星球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生物,他們站在同一塊土地上,但代表著不同的立場。星球可能只是一個舞臺,觀察著各種荒謬的故事不斷上演,然而,它終於免不掉會成為台上的角色。本故事探討了人類和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的存在與角色。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