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VS人間神VS宗教上帝

更新 發佈閱讀 17 分鐘

宇宙是一個主宰者,但它不是一個人,是一種狀態。這種主宰狀態,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就把它說成為「上帝」,是一個人格化的「神」。在人間,人格化的「神」與「上帝」不少,東西方都有。
然而東西方所定義的「神」或「上帝」,所指涉的,畧有不同。

東方中國人的「神」指的是「神祗」,屬於「泛靈論」(Animism)。
「泛靈論」與「泛神論」(Pantheism)有些不同。
「泛神論」(Pantheism)認為神是宇宙萬物的本身,一切皆是神的一部分。
泛靈論(Animism)是指萬物,都各有獨立的靈魂,如天氣、植物、動物、岩石⋯等。

西方基督教(Christianity)的「神」指的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公元前4年~公元後30年)。

這在東西方兩者來說,「神」有所差別。
除「神」之外,東西方皆有「帝」、「上帝」的思想,都極具權威。

以西方為例,「上帝」之名響徹雲霄,名氣極大、權勢顯赫,以基督教最有名。
基督教的「上帝」有其固有的特色,如:
1.一神:只有一個神。
2.一神教:堅信「上帝」是唯一真實的存在。
3.創造神:宇宙萬物都由「上帝」所創造。
4.引導者:神引導人。
5.無形的:上帝是無形的,沒有身體。不受物質屬性的影響。
6.永恆的:上帝是永恆的。
7.與以色列人立約:上帝與以色列(Israel)民族約定,並保佑他們。
基督教的「上帝」其來有自,它來自猶太教(Judaism)。
猶太教的「上帝」是唯一真神。
在猶太教的《摩西五經》(Pentateuch或 Five Books of Moses或Torah)之中,有三個神名:
1.「YHWH」四字神名-是母音符號。
2.伊羅興(Elohim)-又譯為「埃洛希姆」。
3.阿多乃(Adonai)-意即「我的主」。
其中「伊羅興」是「伊羅亞 」(eloha)的複數形態,來自希伯來(Hebrew)語,其實就是「神 」。
伊羅亞 (Eloah)源於希伯來語字根的「阿拉」(Alah),意思是「敬拜」或「大能者」。希伯來語的「神 」,其實指的不是單一的神,而是「眾神」。希伯來語這「神 」,來自西亞地區的「埃爾神」(Ēl 或il)。
「埃爾神」(El)是閃米特(Semites)語系中的「神」,流行在迦南(Canaan)地區,是最高神或眾神之主。
伊羅亞 (Eloah)與埃爾神」(El)跟拉丁語的「德烏斯」 (deus)有關。
「德烏斯」(deus)來自「帝烏斯」(Dyēus或dyēws),是原始印歐民族(Proto-Indo-Europeans)的原始神靈,意即「諸神之王」。
「德烏斯」 (deus)在表面上指的是拉丁神、羅馬神,其實講到的是基督教的至上神。在《聖經》之中,「伊羅興」(Elohim)與「埃爾神」(Ēl 或il)結合在一起,而有了許多名稱,如:
1.伊勒伊羅安(El Elyon)。
意思是「最高神」。
2.伊勒沙代(El Shaddai)。
意思是「全能神」。
3.伊勒羅伊(El Ro)。
意思是「看顧人的神」。(創十六13)。
4.伊勒伯特利(El Bethel)。
意思是「伯特利之神」。(創三十五7)。
5.伊勒俄南(El Olam)。
意思是「永生神」。(創二十一33)。
6.伊勒比利土(El Berith)。
意思是「立約神」。(士九46);在「和合本」之中又譯為「巴力比利土」。
以上這些都是《聖經》中的神。
在希臘語之中,將「神」叫做「theos」。
以上這些「神」,其實都是:獨一的、沒有身體的、創造天地萬物的,甚至沒有發音的。猶太教、基督教中出現了「四字神名」(YHWH),不能夠發音,因為不能妄稱神的名字。後來,「四字神名」(YHWH),就被稱爲「雅威」(Yahweh),意思為「上主」、「我的主」、「我是那我是」(I AM WHO I AM)。
其字根源於「hayah」,意思是「存在」或「成事」。
再後來,到中世紀時,「雅威」被發音為「耶和華」(Jehovah)。在《聖經》創世記的第二章第4節,「耶和華」(Jehovah)第一次出現。
整本《舊約聖經》之中,「耶和華」出現了6,823次。
在英語之中,神也有兩個名稱:
1「LORD」:
就是「主」,即「上主」,希臘文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中將「YHWH」翻譯為
「LORD」。至今,在英語聖經之中,普遍都稱為「LORD」。
2「God」:
這是流行最廣的「神」。
以上這些「神」都在說:造物者、天主、神、上帝。
各宗教的「上帝」、「唯一真神」、「造物主」,都是宇宙的創造者,也是萬物的主宰,更是人類的拯救者、救贖者,也稱之為「天主」,大家都要接受它的指令。
「基督教」的前身就叫做「天主教」(catholic)。

在東方,始終都有「神」的名稱與概念,也擁有至上的地位。
以印度為例,印度的神比較傾向於「神祇」,並不像西方的唯一真神。
印度神有多位,原始上共有「三大主神」:
1.梵天(Brahma):它負責創造世界,是「創世神」。
2.毗濕奴(Vishnu):它負責維持世界,是「維護神」,或稱「守護神」,守護宇宙的秩
序。
3.濕婆(Shiva):它負責毀滅世界,是「毀滅神」,同時也是「再生神」。
其實印度教不只有三大主神,可說神祇眾多,甚至有「3.3億神」的說法,其實是「三億三千三百萬個神」,這說法是形容詞,意思是很多,甚至萬物皆有神。
在東方的中國,「神」如西洋人的「至上神」,稱之為「帝」或「上帝」,如「昊天上帝」、「玉皇大帝」。

然而中國人的「神」的另一個稱呼為「神祇」,並不是「至上神」。
中國人早有「上帝」的名稱,在《尚書》之中就有「上帝」。
《尚書·商書·太甲下》中說:「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
茲解釋一下:
1.太甲:商太宗叫做「太甲」(?~公元前1720年),子姓,名至,商湯王的長孫,又
稱祖甲,是商朝第五位君王。太甲剛即位,任命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
1549年)為相。
然而,最初的三年,太甲殘暴,伊尹體恤人民,便把太甲流放到桐之宮。三年之
後,太甲改過自新,伊尹便把政權交還給太甲,從此,太甲便成為一個勤政愛民
的明君。
2.先王:指過去的聖王,這裡指的是商湯王。
商湯王(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商朝開國之君,子姓,名履,被
當時的人稱為唐、成、大乙,是一名部落首領,任命伊尹與仲虺(?—~?)為
左右相,準備消滅夏朝。湯王消滅夏朝之後,勤奮愛民,被世人稱為商湯、殷
湯,又稱武湯、天乙、成湯、成唐。
3.惟時:專心一意。
4.懋敬:勤勉、敬慎。
5.厥德:他的德行。
6.惟時懋敬厥德:意思是,專心一意勤勉敬慎的修養自己的德行。
7.克配上帝:能夠配合上帝,被上天所信任與認可。
翻譯之後的意思是:「先王們專心一意、勤勉努力、敬慎修養自己的德行,就能夠與上帝相匹配。 」
這句話是商湯王告誡太甲,即祖父教訓孫子,一定要效法祖先,日夜努力的修德,才可以配合得了上天的要求。因此,君王的責任一定要敬德配天,才能夠得到上天的認可與眷顧。

西方的神擁有無限權炳,是宇宙創造與救贖的唯一真神。
然而,中國的「上帝」是一個意志明確的神,透過「天命」傳達它的意志,讓君王接受並修德,才能夠獲得合法性的統治權。如此才合乎「上帝」的意志,政權才能夠鞏固。若君王不修德,民心將喪失,會失去天命。雖然同是「上帝」之名,但內涵並不相同。
另外,在商代時,還有一個「神」的思想與概念。

另一個跟「神」有關的名詞是「神祇」。

兩者有何差別?
神(Deity或God)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是一種存在,往往偏向至高神。
而神祇(Gods或Deities或Spirit或Divinity)是多數的,至少有兩種:
1神-屬天的,所以稱為「天神」。
2祇-屬地的,所以稱為「地祇」。
其實是泛指所有的神靈。
中國人的「神祇」有四種,如:
1自然神-有兩類,如
(1)天神:如:
1)風。2)雨。3)日。4)太陽。5)月。6)星。
7)雷。8)電。9)春。10)夏。11)秋。12)冬。
13)暴風雨。
(2)地祇: 即地神,如:
1)山。2)河。3)土。4)地。5)水。6)火。
7)澤。8)河。9)湖。10)海。11)樹。12)花。
13)石。14)山。15)岳。16)雲。17)霧。18)雹。
19)雪。20)洪水。21)城邑。22)社。23)城隍。

2先王神-是王權神,如:
(1)先公。(2)帝俊。(3)契。(4)相土。(5)冥。(6)王亥。
(7)王恒 。(8)上甲微。(9)有易氏。

3祖宗神-是祖先的神靈。如:
(1)祖先。(2)祖妣。(3)祖公。(4)祖婆。(5)先公。(6)先妣。
(7)先王。(8)先后。(9)王公。

4人物神-各類重要有意義的人物,如:
(1)開宗。(2)立派。(3)學說。(4)學術。(5)文化。(6)智慧。
(7)忠臣。(8)貴族。(9)貴胄。(10)農業。(11)收穫。(12)平安。
(13)烈士。(14)武將。(15)戰爭。(16)戰功。(17)功臣。(18)舊臣。以上這些「神」或「神祇」,對商朝人來說極有其影響力,可以左右生活、影響生命、給予平安、賜下禍福。
這些「神祇」受到人們的敬愛。然而,他們的身分卻僅是「中轉」而已。

什麼是「中轉」?
就是「中介」?

什麼意思?
因為,這些天的風、雨,地的樹、石,先王的先公、帝俊、契、相土,祖先的祖公、祖妣⋯等角色,是一個「中介者」,其性質與特色有:
1中間神。 2轉達。 3有形。 4可見。 5有相。 6有臭。
7有味。 8可知。 9可及。 10可望。 11具象。 12具體。
13有事蹟。 14有故事。

他們是誰的「中轉」?
人類。

「中轉」誰的「旨意」?
「帝」,又稱為「上帝」。
顯然,商朝人不能夠直接祈求於「帝」。
人如果有求於「帝」時,就需要透過各種「神祗」去傳達。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各「神祗」跟「帝」之間的關係密切。

為什麼?
當時的人認為只有「帝」才可以發號施令,能夠去命令風、雨、河、岳、雲、霧、雷、雹、先公、帝俊、契、相土、先公、先王、先妣、舊臣⋯等。因此,各神祗類似於基督教中的「中保」(mediator),為自己的子孫「代求」(intercession)。
商人的「中保」有許多,而基督教的「中保」只有一位。

誰?
聖子,其實就是耶穌基督,它的工作是:
1介於人與上帝之間。
2調解。
3拉近人跟上帝的距離。
4讓人不與上帝隔絕。
5使人聖潔。
6赦罪人類。
7人的拯救者。
8人類救主。
9恢復人與上帝的關係。
10讓人自救。
11恢復與上帝和好。
12消除綑綁。
13贖罪。
14和解。
15教導。
16啟示
17明白神的旨意。
18人與神的橋梁。
19人類的先知。
20讓人類知道天國的福音。
21耶穌建立天國。
22啟示上帝的慈愛。
23人類祭司。
24耶穌為人類的罪而死。
25成為人類的君王。
26負責治理人類。
27使人堅強。
28使人解脫。
29重獲新生命。
30獲得永生。
31與神同在。
32使人成為上帝的兒女。
耶穌基督成為唯一,它是人與「上帝」唯一的「中保」。
然而,商人的「中保」有許多,它們只是「神祇」而已,不是「帝」。
「帝」是「眾神祇」的主宰。
商代人時常舉行祭祀,大約有兩種:
1「祭祀祖先」(the worship of ancestors)。
2「祭祀死者」(the worship of the dead)。
不論是哪一種,都由人去祈請「諸神祇」去代轉人類的祈請。

為什麼?
因為「帝」是一種「存在」,其特色是:
1至高。 2無尚。 3無形。 4不可見。 5無相。
6無臭。 7無味。 8不可知。 9不能及。 10不可望。
11 不具象。 12不具體。 13不可造像。 14不能言傳,只可意會。
可見「帝」的地位崇高。

「帝」常居於「天」。
因此,「帝」可以被稱為「天帝」。

「帝」又居於「上」,所以就稱之為「上帝」
甚至還可以直接說它為「上」,常被稱爲「上天」、「蒼天」。

這個「帝」、「天帝」、「上帝」有點類似於人類的「王」、「皇」、「帝」、「帝宗」,它擁有一些特色,如:
1有朝廷:即「帝」或「上帝」組織了它的朝廷。這個構想來自「自然神靈」,商代的神
祇各有其官位與從屬。從此以後,人類也將進入「神」與「帝」的規範之中,
例如: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祭什麼樣的神祇,不能夠造次。

2底下有部屬-如:
(1)帝臣。(2)五臣。(3)帝五臣。(4)帝五丯臣。(5)帝史。
(6)帝史風。(7)小工。(8)帝工。(9)帝云。

「帝」是一種非凡的存在,其權能彪炳,如:
1主持人間。
2主宰人類。
3控制天氣。
4主控天候。
5支配萬物。
6主控收成。
7左右城邦。
8保護安危。
9保佑人命。
10主宰壽命。
11主持戰事。
12護佑勝利。
13降下災難。
14賜予幸福。
15給與禍事。
16主導人生。
17左右諸神。
18賜與王權。
19授與保佑。
商朝人起初只有「王」,沒有「帝」,逐漸的「王」與「帝」並存。
到了商代中晚期之後,就把「人王」稱為「帝」。
如:武丁(?~前1192年)被其後人尊稱為「帝」。後來的「王」,也都如武丁,被稱為「帝」。
商朝時,大部分的先祖紛紛成為「帝」或「上帝」的部屬。
到了周代,只有「人王」,不敢如殷人叫「王」為「帝」,最多只敢稱為「天子」。
到了秦始皇(公元前259年2月18日~公元前210年7月11日)發明了「皇帝」這個稱呼,自稱為「始皇帝」。
這個「帝」雖重回人間,但並不是「天帝」或「上帝」,充其量只是「人帝」而已,一如過去的「人王」罷了。
殷人這個「帝」或「上帝」,跟西方人的「天父」、「上帝」相當,權威無限,幾乎可以擁有生殺大權。
「帝」在商代甲骨文中,字形很多樣。
字形是「木+ -」:
1木:即木頭、木棍、木柄。
2「一」:有兩個:
(1)中間-在木中間加上「一」,表示捆扎。
(2)上端-在木的上端加上「一」,表示木棍前端的刀子。
造字本義是:帶利刃的木棍武器。
「帝」也有許多解釋。
考古學家陳夢林(1911年4月20日~1966年9月3日)認為「帝」有三說:
1帝或上帝,是一種稱呼,是名詞。
2「禘祭」之「禘」,是動詞。
3廟號的區別字,例如:帝甲;文武帝,是名詞。
其實另有四說:
1花蒂的「蒂」。
2薪柴-用於燎祭。
3北極星-天文觀測時的北極「天帝」。
4女性生育-上部的倒三角形,象徵著女性身體,同時又象徵著始祖,代表著血脈相傳。
此「帝」字的造字說法很多,各有其意義!

無論如何,「帝」大概都指為「上帝」。
就商代或中國人的「至高神」,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存在。
商朝人為了得到「帝」或「上帝」的旨意,通常的方式是透過祭祀、卜卦、貞問來得知「帝」或「上帝」的旨意、意志、命令。
也有文學家葉林生說商代人沒有「天」與「上帝」的思想,而卜辭中的「帝」,只是「神」,並不是「上帝」。
真是言人所未言。
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爲商朝人有「天」、「神」與「上帝」的概念。
而且,商朝的「帝」、「上帝」與西方宗教的「上帝」、「天父」很接近。
同時,東西方的「帝」、「上帝」、「天父」跟「宇宙」其實同義。
宇宙的「帝」、「上帝」、「天父」是無形的權威者,即造物主,卻不生殺萬物。

其實,「宇宙」就是「神」、「上帝」、「天父」。
中國人的「神」除了「神」之外,尚指「神祇」;基督教的「神」特指耶穌基督,這兩者的確稍有差別。
宇宙慶幸,不論東西方,均知道「神」、「上帝」、「天父」的存在,宇宙感覺欣慰!

黃振輝/2025.9.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振輝的宇宙人生
285會員
84內容數
黃振輝的宇宙人生
2025/09/25
3月28日緬甸8.2級大地震,許多預言家都預言到了,如:印度、英國、美國、保加利亞、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台灣⋯等。 大致上有五個答案: 1、極準-準度在80%以上。 2、很準-準度在60%以上。 3、準-準度在40%以上。 4、還好-準度在20%以上。 5、不準-準度在20%以下。 認為準的人,佔
Thumbnail
2025/09/25
3月28日緬甸8.2級大地震,許多預言家都預言到了,如:印度、英國、美國、保加利亞、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台灣⋯等。 大致上有五個答案: 1、極準-準度在80%以上。 2、很準-準度在60%以上。 3、準-準度在40%以上。 4、還好-準度在20%以上。 5、不準-準度在20%以下。 認為準的人,佔
Thumbnail
2025/09/23
宇宙是什麼? 覺。 為什麼? 無覺就無宇宙。宇宙的道次第是:心、愛、生、活、傳、轉。 首先宇宙要有「心」。 「心」是一種狀態,也是一項工具,具有一些功能。 什麼功能? 覺。 這個覺是「心覺」,同時也是「覺心」。 「覺心」有什麼作用? 創造宇宙。宇宙從此誕生,而後才有萬物與人類。 宇宙「覺心」
Thumbnail
2025/09/23
宇宙是什麼? 覺。 為什麼? 無覺就無宇宙。宇宙的道次第是:心、愛、生、活、傳、轉。 首先宇宙要有「心」。 「心」是一種狀態,也是一項工具,具有一些功能。 什麼功能? 覺。 這個覺是「心覺」,同時也是「覺心」。 「覺心」有什麼作用? 創造宇宙。宇宙從此誕生,而後才有萬物與人類。 宇宙「覺心」
Thumbnail
2025/09/23
宇宙是什麼? 是道。 什麼是道? 《周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可見,道即「一陰一陽」。 因此,宇宙的道就是「一陰一陽」。這「一陰一陽」就在闡示道的原理。 「一陰一陽」是一種「組合」,共有二個元素: 1陰。 2陽。 什麼是陰? 「陰」是一種屬性,代表:無、黑
Thumbnail
2025/09/23
宇宙是什麼? 是道。 什麼是道? 《周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可見,道即「一陰一陽」。 因此,宇宙的道就是「一陰一陽」。這「一陰一陽」就在闡示道的原理。 「一陰一陽」是一種「組合」,共有二個元素: 1陰。 2陽。 什麼是陰? 「陰」是一種屬性,代表:無、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愛因斯坦「宇宙最不可理解的是:它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的。」「每個人,活著都帶有使命」 而,曾思考過,所謂的使命呢, 究竟是宇宙賦予的(神)? 還是我自己去定義的(我)?
Thumbnail
愛因斯坦「宇宙最不可理解的是:它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的。」「每個人,活著都帶有使命」 而,曾思考過,所謂的使命呢, 究竟是宇宙賦予的(神)? 還是我自己去定義的(我)?
Thumbnail
宇宙的遊戲:一個關於神與人類的全新觀點 你是否曾好奇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存在意義?你是否相信神存在,但卻對傳統神學的解釋感到困惑? 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關於神與人類關係的全新觀點,一個既充滿奇思妙想,又帶有邏輯推論的觀點,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新的啟發。
Thumbnail
宇宙的遊戲:一個關於神與人類的全新觀點 你是否曾好奇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存在意義?你是否相信神存在,但卻對傳統神學的解釋感到困惑? 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關於神與人類關係的全新觀點,一個既充滿奇思妙想,又帶有邏輯推論的觀點,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新的啟發。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為何容外邦人說: 他們的上帝在哪裏呢? 然而,我們的上帝在天上, 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 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 是人手所造的, 有口卻不能言, 有眼卻不能看, 有耳卻不能聽, 有鼻卻不能聞, 有手卻不能摸, 有腳卻不能走, 有喉嚨也不能出聲。 造他的要和他一樣; 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Thumbnail
為何容外邦人說: 他們的上帝在哪裏呢? 然而,我們的上帝在天上, 都隨自己的意旨行事。 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 是人手所造的, 有口卻不能言, 有眼卻不能看, 有耳卻不能聽, 有鼻卻不能聞, 有手卻不能摸, 有腳卻不能走, 有喉嚨也不能出聲。 造他的要和他一樣; 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神是什麼?我們怎樣信祂? 在系統神學(倫理神學以及信理神學)之中,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不同的教派 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這樣對嗎?讓別人來告訴你,你的神是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神是什麼?我們怎樣信祂? 在系統神學(倫理神學以及信理神學)之中,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答案,不同的教派 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這樣對嗎?讓別人來告訴你,你的神是什麼樣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