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自殺或他殺都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屍體,讓一夥人用了大部分的篇幅來描述唾沫來交易腦漿的來來回回,真凶身份經由各種七嘴八十的拼湊之後呈現出即將又是一場反覆翻轉的態勢,真相在膠著不已的情況裡像是掉入了莫斯可大漩渦中,曖昧不明的動機、公婆都有禮的嫌疑人身份,正是這本小說頗有令人著迷的出色特點。
不過呀!古往今來,無論讀者是什麼條件的人們呀!大夥兒都知道陽光底下從來沒有什麼意外,而且真相也就向作者自己最後坦言的,是一場極為平凡又枯燥普通的殺人事件,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這本書的賣點究竟是什麼呢?所以,是不是真的那麼平凡又普通的動機呢?只是不勝枚舉的巧合與誤解,拼湊成這本耐人尋味的《陸橋謀殺案》?
對,我認為這本書相當有趣,在當下剛好適逢此書發行至今剛好第一百年的當下,與說意外卻又不怎麼意外的冷氣團包覆下,正好讓自己在凌晨三點鐘的山上,感受一下一百年前故事裡那種詭異謀殺案的氛圍,是的,老話一句:這本書的賣點相當有趣。

他們老是因《內在懷著獨特性格》與《外在妥協於兼顧大局的軟弱》(或者說是包容心,水瓶座的人往往都從入世情懷開始奔忙,一路上把眼淚當成止痛劑,不斷地往肚子裡吞,直到終於看清無執才是真正的康莊大道為止。)的兩相矛盾作用力底下,多數要不就是無奈,要不就是順應天賦化身成為各領域出類拔萃的藝術家。就拿我們不可一世的二月十七日誕生的籃球之神、無人能懂的詹姆斯喬伊斯、以及無獨有偶同樣是二月十七日出生的水瓶座作家羅納德諾克斯來講,都是因為身不由己處在一個不可任由性子來完整滄桑浮誇表情的一種碰撞摩擦下的上帝傑作,麥克喬登是一個、羅納德諾克斯也是一個。
本來滿腹才華的羅納德最終被家族世俗逼迫著成為了敲木魚過日子的傳道士,然而心有不甘的他對於自己短暫人生裡所有對文學與幻想的期許,終於還是誕生了這雖然名氣並不如想像中盛大,但是卻存在著濃密本格底蘊的寫作能力,那種奇情幻想與描述中的陰錯陽差,似乎把阿呆與阿瓜互相推擠、錯綜交手的刀光劍影給陳述的讓你在捧腹大笑之餘,還不忘著幫忙猜測真兇到底是其中的哪一位登場人物?這個賣點,我覺得直接影響了許多後來的作家寫作的方向吧?

就拿最近剛上映的電影《週四謀殺俱樂部》來講,我直覺就是運用了這個早在成書之前數十年就用過的《四人聯合跌撞猜想》辦案的模式,不過話說這部電影,我只看了開場五分鐘就關掉了,海倫米勒那個跩個二五八萬的前情報局幹員的嘴臉,實在蠻惹我嫌的。不過這是題外話,這本《陸橋謀殺案》最早之前是在大陸方面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庫裡有發行過,但是礙於最近幾年我還在試探生命寧靜本質與纏綿悱惻愛情的猜測間疲於奔命,所以錯過了許多本來我就該享受到的自由人生,因此一直與這本書擦身而過,直到最近台灣的出版社終於要把羅納德諾克斯的六本作品一口氣發行的機會,讓我有了翻閱一百年前就發行過的《陸橋謀殺案》的契機。
我一直擔心的翻譯的問題,在這本小說裡竟然毫無違和地順眼又順口,以前擔心滿嘴螺絲釘你只能和著血吞下去的怨氣一掃而空,相反的,水瓶座作家本身對於文學作品總有一種偏執無比的熱愛,這種特異的個性走向往往更能呈現出別樹一格的美感,我們可以看到德國的《不幸年代的小幸福》、美國的《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等等的,當然啦!難免有些水瓶座的人仍有著失控的賣弄,像是二月二日那種譁眾取寵的詹姆斯喬伊斯、滿腦子想要出風頭、占人便宜討好四根毛一肚子壞水同黨的神婆,後兩者這些二月二的完全沒有絲毫品味。不過,這些都與這本小說沒有太大關係,人生的路走走停停、睡睡醒醒的兜上老一大圈了,光怪陸離的情況已是家常便飯,也因為這樣,這些荒謬怪誕都是我可以允許發生的事情。

而且,這些人事物都與我無關,我只想靜靜的看小說,看小孩子長大,有著健康的身體就好。
我們先不管在掏出為故事剪綵的金剪刀之前,你就已先入為主認定是個冷硬警察探案?安樂椅神探?推敲殺人動機的類文學情境描述風格的故事?光是這本在百來年前寫好的作品,其實已經注定要啟蒙後代許多各國作家的創作套路。因此,在還沒有打開這本書,或者結帳帶走之前,你很多的猜測?疑慮?現在起,就打住把自己放空,買回去就對了。
撇開我的主觀想像不講了,從客觀角度來感受一下:
你說這些火車時刻表是否讓你聯想到日本的西村京太郎?
你說這一群人聚在小說子前面各種自以為是不著邊際卻又煞有其事的邏輯推理,是不是想你想到了西澤保彥的《啤酒之家的冒險》、
青崎有吾的《敲響密室之門》,
如果這些是巧合或者你要強詞奪理地說不然推理小說還能寫什麼?好吧!那我也沒有什麼立場或者證據可以反駁你。反正推理小說就是一種大眾娛樂,如果犯案動機是能夠正好與你的生活經驗人生經歷以及與生俱來個性能靠的夠近,那自然會立即產生共鳴的快慰,相反的就被你打入冷宮認為是粗枝濫造倒因為果的牽強之作,而我,就是我,正如這套書被出版社以及台灣知名古著店《595》聯名發行《我就是我系列》,大概就是本著這個對於各式推理小說有著濃烈主觀閱讀熱情如此的概念。
內容就不需要我多說了,而其中人人都是兇手,每個人都有動機並且十分可疑,就在每個人都幾乎要承認自己再也無法負擔隱瞞殺人事實的心理壓力,正要爆發坦承的時候,水瓶座的羅納德怎麼會這樣輕易的讓你猜到他在想些什麼呢?

想知道嗎?我認為這套書應該不用多久就會絕版了,嗯,如果買不到,那就圖書館借閱,如果圖書館借不到的話,那可以到台灣知名古著店《595》帶一套一百年前的毛呢長大衣,一頂當年的紳士禮帽,叼起你參照福爾摩斯嘴裡含的煙斗(吸毒是不被鼓勵的)然後看看當年那具摔落在陸橋邊的屍體,他,到底是誰殺的?

Ronald A.knox_The Viaduct Murder
文筆精妙,邏輯清楚,本格派風格複雜卻迷人,運用巧合事件讓每個人都相信自己就是謀殺案的兇手,卻又人人急著要撇清,你愛怎麼猜就怎麼猜,你就是你,我就是我,這套關於推理小說《我就是我》系列,如果沒有完整六本收藏,實在非常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