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前篇「你怎麼沒讓座」提到的,
這社會充滿隱藏劇本、太多的假提問真命令。
職場,也一樣。
這些話看似關心、像是在提醒,
實際上卻是要你乖乖回到劇本裡。
- 「你怎麼不加班?」 → 我下班了。
- 「大家都這樣做啊?」 → 不代表這樣就對的。
- 「你不怕這樣會被討厭嗎?」 → 我不是來交朋友,是來工作的。
- 「這以前都是自己硬扛過來的欸?」 → 那是你們選的,現在我不想。
在這樣的劇本裡,服從被包裝成禮貌,
忍耐被稱作責任,自願多做被稱作成熟。
每個世代進入職場都被冠上不同名稱,「草莓族」、「水蜜桃族」,
隨著千禧年後的年輕人進入職場,甚至直接被稱為「00後整頓職場」。
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多不同。
就只是隨著時間推移,
每一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敢不照劇本演。
而這些「不演了」的做法,就換得了各種不同的稱呼。
年輕人很難明白,到底為什麼前輩們要這麼「奴」?
一方面是現實,
他們生活在一份工作可以做一輩子的年代,
不要得罪老闆、上司,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識相。
另一方面,是情緒上的。
「我忍過的,你憑什麼可以不忍?」
很多人年輕時不敢不讓、被逼著讓、被貼標籤,也都照單全收過來了。
所以今天看到有人不配合、不服從、不照走,他會氣。
那不是針對你,
而是被迫面對自己的那份「不敢」。
因為你讓他發現,
他當初有機會選擇但沒有選,
而你,選了。
這種刺痛,很真實。
✧
這不是叛逆,
只是重新定義「努力」。
不是只要加班,待在公司的時間久就是好員工。
不是多做雜事,包辦不屬於自己的事也叫努力。
不是唯命是從,接下不可能的任務也叫好下屬。
為什麼我們敢這樣做?
因為我們知道,
知道努力可以有不同方式,
也知道世界並不只依附在一份工作上,
即便失去某個位置,也仍有機會,生活不會停擺。
這一點,是上一輩難以想像的自由感。
也許有人會疑惑,
上一輩同樣也有選擇的權利,為什麼他們不敢?
客觀上,
是的,他們有。
但實際上,
有些人一輩子就被鎖在「不得反抗」的想法裡,
從來沒有掙脫成功過。
上一代把服從當安全感,
但我想用自由換取尊嚴。
我不怪他們選擇聽話,
但我會選擇自我思考。
——奧羅拉的觀察筆記
你對「00後整頓職場」這件事怎麼看?
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文字,我會在這裡繼續寫。
這裡是奧羅拉 → @aurora_cle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