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藝術家與展覽單位自是不遺餘力地回應這現象級社會問題,或許因為歷史背景、展覽場地與藝術家們的相乘效果,德國也因此產出了一檔或說一件刻意「激情(受難)」(Passion),煎熬觀眾的展覽、作品-《服從:在十五個房間裡的一件裝置》(Obedience:An Installation in 15 Rooms)。2015年,來自英國的多媒體舞劇導演Saskia Boddeke(1962-)和電影導演Peter Greenaway(1942-)這對夫婦在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建構展間、創作特展,類近我所謂「擴延裝置電影」(Expanded Mechanism Cinema),甚至帶點「特定場域」意圖。這件作品有關宗教信仰、教育啟蒙與服從聽話(Obedience/Gehorsam),及命定受難。於是聽命,先知亞伯拉罕(Abraham)信任上帝神光指示將其兒以薩(Isaac)獻祭。此乃天父對亞伯拉罕「信仰的試煉」,一道聖光(天使)便阻止了他的決意。此作關注的不是滿天聖光,而是照耀影響下的間接受害者們,主角是被父所綁的以薩(Binding of Isaac),作為避開幽谷、生火宰羊的同一。換喻(metaphor)理解,主角群包括替代以薩的羔羊、架上十字的耶穌、獻祭的眾生(眾人皆以薩、難民)等。看向猶太博物館內尖銳的角落那無盡的陰影、穿行踏過那苦難象徵的激情過道,地上人面鐵塊(被犧牲的人們)彼此碰撞嘶喊。終於上樓,開始經歷這被安排好的旅程,房間接著房間,再接著一個房間……。觀看與體驗,亞伯拉罕、天使、撒旦、以薩/以實瑪利(童年/少年/成年)、莎拉(妻/以薩之母)和夏甲(妾/以實瑪利之母),關於他們的信仰。
「服從」(OBEDIENCE),展覽開頭標題,作為所有展間的代表,一件迴圈連續事件體驗的空間裝置、一件貫穿全展充滿表演敘事與宗教政治舞蹈錄像〈服從〉(OBEDIENCE/GEHORSAM)(非舞蹈紀錄片),由亞伯拉罕(父)、以薩/以實瑪利(嫡次子與庶長子-犧牲/難民)、天使、撒旦、莎拉、夏甲來搬演這齣關於犧牲與信任的警世舞劇,以及博物館古物,於此合一;「起始」(The Beginning),展間入口可見維諾內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的〈以薩的犧牲〉(The Sacrifice of Isaac)的油畫圖像,旁佐以金色英文字體的創世紀22:2內文:神說:「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所愛的獨生子以撒,到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獻為燔祭。」房內播送舞劇錄像〈服從〉,展現一對夫妻和心愛孩子互動片段,呈現莎拉的不捨、以薩的童真,及亞伯拉罕的決心,犧牲;「我是以薩/我是以實瑪利」(I am Isaac / I am Ishmael),此一展間乃一社區互動的成果再現,源起開放徵件,自稱我是以薩/我是以實瑪利的集體影像與行動創作計畫。「你是以撒還是以實瑪利?請加入我們!我們正在為柏林猶太博物館創作有關以撒/以實瑪利的犧牲之裝置藝術。為此,我們正在尋找年輕人和青少年加入其中,您認為自己是以撒或以實瑪利嗎?你有權受到保護!在沒有戰爭的未來世界中!請向我們發送您的剪輯視頻。我們希望盡可能彙編不同語言……。」[ii]於是不同性別種族的孩童與青少年自稱「我是以薩/以實瑪利」為題的錄像就此形成,輔上左面黑板展牆上以各種語言寫滿「我是以薩/我是以實瑪利」展示同一,右面展牆書寫族譜,指向同一的分裂;接著進入「黃金屋」(The golden Room),金黃的內部,牆上以阿拉伯語、拉丁語等語言,紅字書寫創世紀22:2。房間裡一個一個玻璃展櫃展呈珍貴古籍,對應著牆上播映著伊斯蘭書法(蘆葦筆、木筆)書寫之美的錄像;「神與天使」(God and the Angel),這展間由白色羽毛佈滿牆面構成背景,懸吊上空的群手構成自大羽翼的雕塑對照墜落(或睡著)的天鵝,牆上對映著幾幅雙手交疊祈禱的攝影作品,地上矮桌播放舞劇錄像指涉亞伯拉罕和其子與天使之間的權力關係;緊接地上鋪著黑卵石的黑屋「撒旦」(Satan),錄像裡碎石擊牆、溺水的男人(亞伯拉罕?)、紅髮黑翼的撒旦,以及牆上不斷跳動的記數裝置(關於死亡?),意旨撒旦/上帝的同一。
進入夜晚的「伊斯蘭教」(Islam)房裡,主牆投影著舞劇錄像,關於一家三口帶著驢,以及天使與撒旦前往聖地朝聖。空間內擺設許多關於穆斯林教徒到麥加「朝覲」所需的物品,牆上掛著偽陶壺裝置、中東版本的「以薩的犧牲」的版畫和地毯,投影著他們的餐飲,平面幾張桌上展示書本、路線地圖、刮毛工具,及割下的羊毛。角落則佈滿著各式飲品堆起的裝置,帶著,日以繼夜前行;進入「基督教」(Christianity)暗紅的展間,我們看到兩面牆上掛滿上百件十字基督像,它們包圍著一部錄像,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的畫作〈以薩的犧牲〉(The Sacrifice of Isaac),正在燃燒著。明顯延續著Greenaway 自2006年開始的〈Nine Classical Paintings Revisited〉錄像裝置作品系列,將古典繪畫發展成錄像電影的手法。牆上金色英文書寫著創世紀22:7,以薩問父:「柴、火在這了,要宰殺獻祭的羔羊在哪?」下方懸掛著幾件中古時期大理石浮雕,關於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要求。當然我們觀者可連結基督教對猶太教的迫害;進入「猶太教」(Judaism),天使說:「你不可在這孩童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展出石碑、聖物,展示希伯來語之美的桌面投影;莎拉與夏甲(Sarah and Hagar), 角落橫跨兩牆張貼著許多的親子照片,和諧相對糾葛,主展牆的舞劇展演著莎拉(九十歲生子,要求亞伯拉罕驅逐夏甲母子)與夏甲(被歧視的妾,象徵伊斯蘭)和以薩/以實瑪利(同一)之間的三人關係,一旁的撒旦在看著好戲;「公羊」(The Ram),看著手起刀落宰割金角公羊的投影錄像,呼應戰利象徵的眾多羊角掛在牆上無角公羊剪影範圍裡比大小;「羔羊頌/神的羔羊」(Agnus Dei The Lamb of God),油畫質感的聖光羔羊被綁住四肢,我們看著他那不時的眨眼泛光與不停的心跳起伏;「束縛」(The Binding),廊道垂下的無數缚繩,牆上紅字說著創世紀22:16.17.18:「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犧牲」(THE SACRIFICE),「順從」之舞與難民採訪(講述無差別殺害、環境的被轟炸等)、馬拉拉(Malālah Yūsafzay,1997)的演講交錯播放形構三屏錄像、滿地鮮紅但全身淨白無辜掛在牆上的羊群與滿牆的長短刀裝置;我們沾染鮮血地走到最後,「或你是亞伯拉罕嗎?」(OR ARE YOU AN ABRAHAM?),展覽終了以"OR ARE YOU AN ABRAHAM?"偌大紅漆塗鴨般地書寫在眾多新聞報紙鋪展開的展牆上,同時房間裡不斷輪流響起少女與女童的話語聲(指涉純真),以各種語言對觀眾提問,提問每一位進入房間、即將離開的觀眾(罪人?)作結。有趣的是展覽出口連通「起始」房間,是否意味著「服從」的輪迴之宿命?我想起近期厄齊爾發表的號召反中言論,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聲明的與中國合作對歐盟而言的「重大戰略意義」,個人信仰與國家追求之間,信仰神令與相信父愛之間,權力交疊,所以始終會有犧牲者!?
〈服從:在十五個房間裡的一件裝置-「羔羊頌/神的羔羊」〉(Obedience:An Installation in 15 Rooms),局部,圖檔來源:同上
〈服從:在十五個房間裡的一件裝置-「束縛」〉,局部,圖檔來源:同上
〈服從:在十五個房間裡的一件裝置-「犧牲」〉,局部,圖檔來源:同上
〈服從:在十五個房間裡的一件裝置-「或你是亞伯拉罕嗎?」〉,局部,圖檔來源:同上
[i] 原文片段Bilmezler mi ki, Zulme Rıza Zulümdür... Hz. Ali ne güzel demiş: “Zulme engel olamıyorsaniz, Onu herkese duyurun!” Batı medyası ve devletlerinde dahi bu olaylar aylardır, haftalardır gündemde iken Müslüman ülkeler ve medyaları nerede? … [ii] 原文片段Are you an Isaac or an Ishmael?Please join us!We are creating an Art Installation for the Jewish Museum in Berlin about the Sacrifice of Isaac/ Ishmael.For this project we are looking for young adults and teenagers to join in to be part of this installation.Do you feel you are an Isaac or an Ishmael? That 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protected!That you deserve a future in a world without wars!Please send us your video clip.We would like to assemble as many as possible different languages, use your own language [iii] 立場新聞,〈電影萬萬歲?──專訪電影大師 Peter Greenaway〉,2015年04月30日 https://www.thestandnews.com/art/%E9%9B%BB%E5%BD%B1%E8%90%AC%E8%90%AC%E6%AD%B2-%E5%B0%88%E8%A8%AA%E9%9B%BB%E5%BD%B1%E5%A4%A7%E5%B8%AB-peter-green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