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教外觀點」系列:「佛教徒從無迫害其他宗教」、「古印度極少宗教戰爭」等說法,不是真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教相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對待異教的態度較為溫和,可是還沒有到達「全然包容」的地步!雖然目前我們能找的到的佛教史及相關書籍,都告訴我們:極少佛教徒利用君王、貴族的寵信,藉機打壓、禁絕其他宗教信仰。可是古印度人向來不重視歷史紀錄,其歷史文獻比中華文化圈、伊斯蘭及基督教世界更少、更不可靠。史書、歷史文獻沒有,不代表歷史上真的沒有發生佛教徒與其他宗教信仰者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也不保證佛教徒就沒有迫害其他宗教信仰者的闇黑歷史,更不能100%確認「不同派別的佛教徒有史以來都和平共處,沒有發生嚴重的武裝衝突,或是信徒被某派別強行逼迫而不得不改信的悲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41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教外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望有人來驗證我提的假說,那就是:釋迦牟尼死後幾百年,後世的佛教徒受到祆教、密特拉教及其他宗教的影響,又「涅盤」、「解脫」過於抽象,也極難向他人描述,因此後世的佛教徒借用其他宗教的天堂之說,或直接套用印度教對天界的景象,創造出「佛國淨土」的種種說法……
釋迦牟尼生前強調「涅槃」,可是這與淨土系經典的「佛國淨土」有什麼關係呢?……
佛教的某觀念被推到極致的後果是:大幅地削弱自身的淨化能力。信徒害怕造業,對於那些擺明違反教義的人(不巧,通常是所謂的「大師」) 相當客氣,既不敢質疑他們那些具有爭議的言行,也不敢要求他們接受第三方的檢驗,結果不但讓他/她逃過應有的制裁,還讓他/她毀壞佛教在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形象。
如果連某位身心障礙人士一小時前做的事情,我們都盲然無知了,怎麼知道人家前輩子做了哪些好事、壞事呢?何況一個人的因果業報,往往牽涉他人,那位身心障礙者跟照護他的親友,究竟是什麼關係?是冤親債主對欠債者的關係呢?是靈性較高者與靈性較低者一同轉世,兩人名為親友,實為師生關係……
如果只因「『閱讀其他宗教經典』這個方式僅能掌握他人宗教的皮毛」,就完全不去了解其他的宗教,而是固守自己的信仰,或是簡單地用「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待其他宗教,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相處,我認為:這種作法恐怕越來越無法適應台灣這種宗教高度混雜,而且相互融合的複雜人文環境……
首先,佛教徒雖曾多次集結,討論教義,整理經典,但僧侶、君王等勢力在面對原先流傳的經典版本,以及所謂的「異端邪說」,相較於基督教、伊斯蘭教,較少採取強烈剛硬的滅絕手段……
希望有人來驗證我提的假說,那就是:釋迦牟尼死後幾百年,後世的佛教徒受到祆教、密特拉教及其他宗教的影響,又「涅盤」、「解脫」過於抽象,也極難向他人描述,因此後世的佛教徒借用其他宗教的天堂之說,或直接套用印度教對天界的景象,創造出「佛國淨土」的種種說法……
釋迦牟尼生前強調「涅槃」,可是這與淨土系經典的「佛國淨土」有什麼關係呢?……
佛教的某觀念被推到極致的後果是:大幅地削弱自身的淨化能力。信徒害怕造業,對於那些擺明違反教義的人(不巧,通常是所謂的「大師」) 相當客氣,既不敢質疑他們那些具有爭議的言行,也不敢要求他們接受第三方的檢驗,結果不但讓他/她逃過應有的制裁,還讓他/她毀壞佛教在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形象。
如果連某位身心障礙人士一小時前做的事情,我們都盲然無知了,怎麼知道人家前輩子做了哪些好事、壞事呢?何況一個人的因果業報,往往牽涉他人,那位身心障礙者跟照護他的親友,究竟是什麼關係?是冤親債主對欠債者的關係呢?是靈性較高者與靈性較低者一同轉世,兩人名為親友,實為師生關係……
如果只因「『閱讀其他宗教經典』這個方式僅能掌握他人宗教的皮毛」,就完全不去了解其他的宗教,而是固守自己的信仰,或是簡單地用「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待其他宗教,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相處,我認為:這種作法恐怕越來越無法適應台灣這種宗教高度混雜,而且相互融合的複雜人文環境……
首先,佛教徒雖曾多次集結,討論教義,整理經典,但僧侶、君王等勢力在面對原先流傳的經典版本,以及所謂的「異端邪說」,相較於基督教、伊斯蘭教,較少採取強烈剛硬的滅絕手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直很想寫這個主題,儘管對這兩件事的理解可能都不深。 自己雖然喜歡佛法,但是其實不喜歡這麼多人好像都把學佛皈依跟統派畫上等號。自己也是在最近大概理解為什麼身邊的朋友主要還是去學藏傳比較多,比較不是跟台灣的禪宗。 不過真要說,佛教其實是從印度發揚,幾經流轉才到了中國。因為佛教又沒有什麼奪政
佛陀(沙門瞿曇)不同於其他外道沙門、婆羅門,往往沉迷於鬥爭、鬥獸、占卜、咒術、召喚鬼神、預言國運等世俗活動,以各種迷信法術和世俗娛樂來博取名利。然而,佛陀拒絕這些迷信與偏離解脫道的行為,他的修行和教導始終堅守清淨的戒律,專注於智慧與解脫之道,不為世俗名利所動,引領修行者走向真正的解脫。
Thumbnail
(一) 我要談的佛經,是《阿彌陀佛經》。   翻開《阿彌陀佛經》,可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幾乎所有佛經,都是弟子問佛陀問題,佛陀回答弟子問題。 可是《阿彌陀佛經》,卻是沒弟子發問,佛陀直接告訴弟子西方極樂世界情形。   在過去,就已經有些法師,發現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最近,我對於佛教有了點興趣,想了解一下佛教。 下面4點,是我在網路上查到的佛教資料。   1、本來我是好奇,想知道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一查之下,發現印度佛教徒只有0.77% ,印度教徒有88%。   2、再追查,發現玄奘去印度時,佛教正盛行。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臺灣,宗教更像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視野中,很難理解人們所謂的神蹟,直到作者走進泰國,瞭解泰國佛教的完整保存和崇拜,介紹了改變泰國佛教歷史的高僧--阿贊多。文章主要探討阿贊多的生平及創作的崇迪佛牌的神聖力量。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直很想寫這個主題,儘管對這兩件事的理解可能都不深。 自己雖然喜歡佛法,但是其實不喜歡這麼多人好像都把學佛皈依跟統派畫上等號。自己也是在最近大概理解為什麼身邊的朋友主要還是去學藏傳比較多,比較不是跟台灣的禪宗。 不過真要說,佛教其實是從印度發揚,幾經流轉才到了中國。因為佛教又沒有什麼奪政
佛陀(沙門瞿曇)不同於其他外道沙門、婆羅門,往往沉迷於鬥爭、鬥獸、占卜、咒術、召喚鬼神、預言國運等世俗活動,以各種迷信法術和世俗娛樂來博取名利。然而,佛陀拒絕這些迷信與偏離解脫道的行為,他的修行和教導始終堅守清淨的戒律,專注於智慧與解脫之道,不為世俗名利所動,引領修行者走向真正的解脫。
Thumbnail
(一) 我要談的佛經,是《阿彌陀佛經》。   翻開《阿彌陀佛經》,可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幾乎所有佛經,都是弟子問佛陀問題,佛陀回答弟子問題。 可是《阿彌陀佛經》,卻是沒弟子發問,佛陀直接告訴弟子西方極樂世界情形。   在過去,就已經有些法師,發現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最近,我對於佛教有了點興趣,想了解一下佛教。 下面4點,是我在網路上查到的佛教資料。   1、本來我是好奇,想知道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一查之下,發現印度佛教徒只有0.77% ,印度教徒有88%。   2、再追查,發現玄奘去印度時,佛教正盛行。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臺灣,宗教更像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視野中,很難理解人們所謂的神蹟,直到作者走進泰國,瞭解泰國佛教的完整保存和崇拜,介紹了改變泰國佛教歷史的高僧--阿贊多。文章主要探討阿贊多的生平及創作的崇迪佛牌的神聖力量。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