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著名的現代建築作品,當屬呂阿玉。呂阿玉是台中豐原人,因為父母早逝,來台東投靠親戚。後來在台東縣政府建設局工作,設計許多建築。由於其沒有建築師執照,因此常與其他建築師借牌。呂阿玉的建築設計有濃厚的戰後初期建築風格,被選為國科會「台灣建築史」中的台東人。
他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在更生路路邊的台東縣舊議會以及和平街一帶的三海百貨行。立面使用方塊形的遮陽板設計,在連續縱深的立面排列中間,形成一個飾帶效果。遮陽板的說法,我是看網路的介紹。如果是以實際的設計來看,台東的現代建築有許多窗戶都退縮,在立面上形成縱深的排列,在立面上呈現非大面積吸收陽光的設計,如此一來,這些方塊,真的可以防止陽光直射進來。
三海百貨行附近建築非常有趣,還有許多小吃,非常推薦。
位於杭州路的天主教聖母醫院,也是呂阿玉的作品。杭州路路寬不大,但是我也非常推薦杭州路的景觀。其中,路底的台東醫院,正在拆除建新大樓。在拆除的當中,還可以看到洞洞板。
在杭州路上的基督長老教會更生教會,雖然是比較近期的建築,但是它的立面比例算是依循了古典歷史的哥德式風格。據我自己的觀察,台灣的長老教會喜歡設計方形的塔樓,有些是像這個例子是兩側,有些是單側。這一個建築的比例與哥德式風格接近,算是在近期建築當中,還不錯的設計案例。
2019附註:據網路社團朋友照片,這一棟基督長老教會更生教會是2017-2018年間才拆的,原來的建築更古樸
把焦點移到鐵花村附近,這裡除了文創商品以外,也有一些現代主義建築可以看。位於轉角的台東縣警察局台東分局,延續日治時代昭和時期的設計風格,將入口設計在路口轉角,得到大面積的開口,兩翼再向側向延伸,是從日治折衷建築轉移到現代主義的一個案例。而在立面設計上,則是縱深排列現代主義風格,以及方塊的飾帶,飾帶上為各個洞洞,是戰後初期建築的特色。仔細一看,正立面只有右側有白色的洞洞板,左側則無。我過馬路靠近一看,原來是右側有紅綠燈,白色洞洞板可能是紅綠燈的電箱。
從鐵花村、誠品、到秀泰,這裡是台東與西部最接近的地方,如果說,西部人的資本主義侵略,這裡已經是被污染區。但是在台東各個角落,台東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也吸引了某些西部人的到來。台東,自古以來就是族群交融,文化交流的地方,學界稱這裡是「第二台灣」,我認為,這裡是陶淵明遺忘多年的桃源居。
「寶桑」,也是一個令人浪漫的名字,相傳也是阿美族或是卑南族的地名。台東的地名或店名多「寶」字,也是一個特色。寶桑路的商家很有個性,下午兩三點是不賣東西的,所以兩次來訪時間都不對,就沒吃到名產了。
在寶桑路的頭尾,兩棟商業建築,也是呂阿玉的作品。也可以看出其遮陽板、縱深設計、以及洞洞板的風格。
補兩張呂阿玉的卑南鄉公所。當天去拍的時候,天空很藍,地面因為下雨積水,形成水池反光,配上通透的洞洞板,另有一番風味。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窗框仍然為木作,是戰後台灣建築演變過程的見證,在台東的天主堂,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構法。
2018.07.10初稿
2019.05.22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