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述我親歷40年的學習之旅─學習的本質(16)

更新 發佈閱讀 17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本文的寫作體例是使用「超連結文體」─即普遍提供術語超連結之網上查詢、論證邏輯力求容易理解、及翔實的註腳(參考文獻)─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幫助知識分子追求知識。(見拙文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落實美國知名思想家諾姆·喬姆斯基所說的:「說真話和揭露謊言是知識分子的責任。」(見〈知識分子的責任諾姆·喬姆斯基,1967)

我親歷40年的學習之旅,臨到終點才獲得旅程的聖杯(Holy Grail)─即領悟了人腦有兩個基本思考方式:「抽象規則」及「認知洞識」,而思考能力中的洞識理論)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古今的偉大的思想家都因為它們非凡的洞識,而點亮了人類的文明。(詳細,請看拙文什麼是「思考」?如何「洞識」?何謂「思想家」?─學習的本質(2))

如今學習之旅的聖杯在懷,回首來時路,煙也濛濛,雨也濛濛。

一切仿若都回到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在其名著《千面英雄》所說的英雄旅程─如下圖。(按:英雄旅程是一個基模故事),人類的記憶就是摒棄基模故事)的內容細節,只抽取其敘事結構關係),而成為的腦神經網絡,詳見拙文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學習的本質(3))

我的英雄旅程一點也不英雄,讓我走上這趟聖杯之旅的召喚(call),不是電影小說所說的超自然的顯靈,也不是任何崇高的理想的感召,而是佛洛伊德心裡學所說的「強制性的追求完美症」。真正發現這個已潛藏多年的病態召喚,是在26歲我在大學裡作助教時,準備留美,由於不知道自己罹患號稱心理學上第4期癌症的「強制性的追求完美症」,並且已病入膏肓,卻還在事事追求完美主義,不僅妄想得諾貝爾獎,並且還妄想讀書、運動打球、辯論、圍棋、烹飪,樣樣都要第一,表面上在眾人眼裡是多才多藝,實際上,心力交瘁,瀕臨崩潰,已入住「安寧病房」。

這時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出現了,他要我讀一本我日後把它譯成中文的書:《自我影像─自我心理探究》,我讀了後,整整3個月的暑假,什麼事都不能做,腦中盡是的無邊的懊悔;一切都是因為我從小不服管教的稟性難移,遭到父親嚴厲懲罰的給我戴上了「罪惡感受苦」的枷鎖,如我這等並非物理天才的人,卻妄想得諾貝爾獎,就是在嚴厲的自我懲罰。(詳探究華人的「罪惡感」?─學習的本質(7))

我至今仍記得看完那本書的晚上,皎白的月光傾洩在桌前,絞緊了20多年的心弦一步一步的鬆開了,心中無比的平靜明白,這個世上少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但多了一個心理正常的凡人。驀然回首,我就是在那個月光之晚,跨過英雄旅程的第一個門檻,否則即使勉強踏上了「現代開悟」的聖杯之旅,只怕也是落得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

然後,我到了美國一流名校─麻州.劍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博士學位,但我不服權威的稟性又災難性的發作了;當時,我的博士指導教授大老闆是當紅的學術權威,他擁有龐大的研究經費及4、50人的研究團隊,平常私下,我與團對成員都無話不談的議論些研究上的問題,但每當大老闆出現的研究會議,團隊裡的教授,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生門都一改口風,唯唯諾諾,歌功頌德,但我這個少不更事的東方毛頭小子,卻認為歌功頌德是浪費所有人的時間。於是,我就在每次大老闆出現的會議,暢所欲言,大肆批評團隊研究的瑕疵。

終於,大老闆有一天把我叫到辦公室,劈頭就說:「華夫,我認為你不適合我的研究團隊,你準備換學校,我會給你寫最好的介紹信。」當時,我腦門一熱,如雷轟頂,才悔恨的發現即使在美國的一流學府搞研究,還是要「擁護領導中心」,於是我的英雄旅程就跌入「深淵谷底」。

學習聖杯之旅的「重生」階段是在美中西部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因為我的第二個導師貴人出現了,他是一位理論物理的資深教授,在根本不問我是誰的情況下,耐心的回答教導了我一、二十年所累積的物理疑惑,最後,我與他合作研究如何以量子力學修正「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的傳統光學定律的論文:Long-wavelength limit of the optical response of a metal surface,發表在權威性的《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雜誌。人生就是這麼諷刺,10年前我主動放棄了諾貝爾獎,如今竟然只是近在咫尺。但此刻,我卻靈台清澈知曉學習聖杯仍在煙雨濛濛的遠方。

之後,回台創業,忙於生計,聖杯之旅已被拋在腦後,但仍花了大量時間與金錢閱讀及蒐集人工智慧、科學哲學、認知科學、及社會科學文獻與書籍。我聖杯之旅的「重生」出現了拐點是在2016年,這年,「谷歌」(Google)的電腦圍棋AlphaGo打敗了人類的圍棋世界冠軍(詳見拙文「人工智慧」的AlphaGo「圍棋革命」─圍棋的本質(1)),這個「圍棋革命」超級震撼了我;因為我在學生時代不知潛藏的「強制性的追求完美症」,不僅妄想得諾貝爾獎,也妄想成為圍棋世界冠軍,但卻看不懂圍棋大師(如吳清源)的棋譜,才沒在圍棋上下功夫。但2016年,奇蹟發生了,我竟然看的懂AlphaGo的棋譜,看的懂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戰勝人類的世界冠軍,於是我自費寫了並出版了《現代流圍棋:如何簡單對戰ALPHAGO-II (第一集)》,闡述我的圍棋理論現代流5原則─是如何解釋AlphaGo打敗人類世界冠軍。

(圖片來源:陳華夫)

(圖片來源:陳華夫)

但可想而知,圍棋界普遍質疑我這個的現代流5原則真能打敗電腦圍棋嗎?在找不到夠圍棋實力的職業棋手為我驗證我的理論的情況下,我只得披掛上陣、親自下海驗證我的圍棋理論。我在網上購買的日本電腦圍棋「ZenGo 7」,它的棋力比AlphaGo差,但比人類強,日本的圍棋頂尖九段高手用它來磨刀的。剛開始,因為我的圍棋力實在太差,被打的鼻青臉腫,怎麼輸的都不知道。於是我提倡允許回手(悔祺),觸犯眾怒,而千夫所指,下場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網路上,有人罵我回手(悔祺)是可恥。殊不知AI電腦圍棋從第一手開始,每一手都進行至少3輪的「蒙特卡洛樹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的模擬試走,然後選擇下出最佳手。也就是說,實際上,是每一手都回手3次。而現今圍棋比賽規則卻不不準回手,殊不合理。(見拙文千夫所指的圍棋允許「回手」(悔棋)─圍棋本質(5)

當今圍棋史上最強的電腦圍棋是AlphaGo Zero,它是建構於深度學習,其演算法是「由下而上」的規則性(rule-based),而人類的圍棋智慧卻是「由上而下」的理論性(theory based),也就是說,人類智慧是一種理論洞識,而理論推理是高過規則一個檔次(見人類才不會被AI取代!《大腦如何精準學習》揭大腦6大優點:目前的人工智慧永遠學不來)。所以人類智慧高人工智慧一個檔次。而我就成功的抽取出圍棋的理論現代流圍棋五原則,並以它奮戰「ZenGo 九段」與「Katrain 9段」。在經過4、5年,我現在已能有系統的持白大勝「ZenGo 九段」與「Katrain 9段」,證明了人類智慧還是有機會戰勝人工智慧的電腦圍棋軟體。(請看拙文如何正確的戰勝AI電腦圍棋「Katrain 9段」?─圍棋本質(9)、及youtube視頻現代流5原則對戰職業九段,9P系列(60─100)─ 陳華夫持白狂勝「Katrain 9段」144目半

但更重要的是,因為AlphaGo旅程的經歷,我才恍然開悟,我的聖杯之旅追求的不是諾貝爾獎,也不是圍棋世界冠軍,而是思考的本質,才恍然開悟就是有洞識,只有深具洞識思想家,才能建構堅實的理論,以解釋內在及外在的世界,以回應他深藏思考底層的使命感召喚

洞識的反面就是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即不自覺的捍衛自己過去的思想,長久以來,學術界都認為確認偏見本能,沒法解釋,所以也無法克服。若洞識是有意識或潛意識重組與更新記憶裡的故事基模之連接,則反面的確認偏見就是無法更新記憶的故事基模之堅持己見,而牢牢被自己過去所綑綁,這就是佛洛伊德為何說:「人是『過去』的動物」。思想家思考深具洞識,而常人的思考卻充滿確認偏見,關鍵就在能否重新認知自己,能否「以今日的我,挑戰過去的我」。所以,「現代開悟」並非三家所說的天人合一,也並非佛教明心見性即身成佛,更不是吉爾·博爾特·泰勒涅槃(見開悟與右腦的關係),而是思想家掙脫確認偏見的束縛後的洞識,一如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思考自由自在。「現代開悟」之後,即成為深具洞識思想家
(詳細,請看拙文什麼是「思考」?如何「洞識」?何謂「思想家」?─學習的本質(2))

於是我學習聖杯之旅進入了「英雄旅程全圖」中的「回饋(施捨)人間」階段。其實一開始,我就不認為飲了聖杯之水,即得永生。我認為開悟聖杯代表智慧明珠,獲得聖杯後,智慧會成長,即成為深具洞識思想家,能創造新的知識,回饋(施捨)人間。(見拙文「施捨」就是人生的「現代開悟」─學習的本質(5))

例如,我重新閱讀〔日〕中村元寫的《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林太、馬小鶴譯,1990年),就感到雖然中村元先生的書名用了「思維方法」這個名詞,很能吸引眼球,但中村元先生野心太大,對思考的本質缺乏理解,談起「思維方法」就荒腔走板。其實中村元的書真正是要給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及日本文化看病,例如他說:「因此在哲學思想的領域中,除了禪宗的發展之外,日本隊於世界文化幾乎沒有什麼貢獻。」(第304頁),並歸咎其原因於是日本人思考的特徵。對此立論之誤謬,新儒家徐復觀《徐復觀全集: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詩的原理》序裡已委婉的批評:「我懷疑思維方法可以製約思維對象,以形成有特徵的文化現象;但思維對象,是不是也可以制約思維方法,以形成有特徵的思維方法呢?....假定二者—思維方法與思維對象—是互相製約的,則著者所采取的途徑,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的途徑,僅由此途徑以評價中國乃至東洋的思維方法,恐怕不易作真切的評價。」

其實,徐復觀批評的很委婉,中村元先生所犯的錯誤是在西方社會學所謂的「微觀─巨觀問題」(micro-macro problem),以就是「個體─總體問題」,個人思考特徵是微觀、個體指標,文化特徵是巨觀、總體指標,兩者關係極其複雜,而中村元先生卻錯誤的把思考特徵簡單等同於文化特徵,所以在替中國文化把脈看病時荒腔走板,徐復觀大不以為然。

在20世紀中葉,50年代,有所謂「文化熱」,替文化把脈看病很是盛行,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以她著名的《文化模式》的理論,替日本文化把脈,寫了本《菊花與劍:日本文化的雙重性》(The Chrysanthemun and The Sword)

而替中國文化看病最有名就是孫隆基寫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有媒體文章稱:「此書是那個年代『文化熱』的必讀書目,甚至可以說是它拉開了『文化熱』的序幕。」歷來中國都是文人(魯迅柏楊李敖等)替文化把脈看病,但到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的文化批評則已從個人感受層次提升到理論層次,孫隆基結構主義的「表面─深層」結構,及佛洛伊德心理分析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分析中國文化,展現了思想家洞識。姑不論結構主義心理分析本身有何理論上的爭議,但這並非文化分析的關鍵,因為任何理論都可做為「維根斯坦梯子」(Wittgenstein's ladder),一旦我們掌握了分析洞識之後,就可以踢掉幫助登頂的理論梯子。而真正的關鍵是在能否增加洞識,例如,中村元先生在《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裡,屢屢言及「語言學理論,我個人認為對加分洞識有限,所以是畫蛇添足的敗筆。另外。日前逝世的史學大師余英時,生前民粹式的嚴厲批判當今中國政權,脫離學者理論層次的批判,無法增加人們的政治洞識。(見理想的中國:敬悼余英時先生(陳復),及余英時文化中國糾結陷入去中國化漩渦 (程雪廷)

最後,我要談另一日本人外山茲比古先生的通俗暢銷書《知性力:改變人生的創意思考術》(按:此書坊間出現兩本內容似乎類似的版本《思考整理學:最多東大生、京大生讀過的一本書》及《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早知道該多好的思考整理術》),據稱銷售百萬,影響力很大,但是否真能讓讀者「改變人生」,我則懷疑。

外山茲比古寫此書是要教導讀者學習「創意思考術」,全書的重點有3:(1)把記憶裡不必要的細節遺忘,才可以心靈自由的創新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重新認識讀、聽、說、及寫,就能在日常生活裡學習創新思考;(3)外山茲比古先生認為創造新知識有兩種方法:(1)釀酒法:用思考創新術,可將舊知識如米釀成酒一樣的銳變成新知識;(2)調雞尾酒法:用思考創新術調合舊知識成新知識。

思考的本質看,外山茲比古的「創意思考術」是沒有洞識的氾氾之言,很多立論都是「套套邏輯」,實難對讀者有實質的啟發。書中的第一與第二重點其實是在拙文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學習的本質(3)中所講的:「輸入任何資訊人腦的方法有兩種,閱讀是將資訊以文字,視覺的方式輸入人腦,而「上課」、「聽演講」、「看視頻(youtube,抖音)」則是以語言,「聽覺」的方式輸入人腦。」及「當記憶編碼思考」將資訊編碼為故事基模時,會被記憶中其他的故事基模所干擾,無法深刻記憶,學了等於白學。最佳抗干擾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中,適時的中斷,或切換不同的學習主題或學科,可以遺忘不必要的細節,這有助於記憶裡故事基模的重新組合連結,形成新的洞識。」

至於,書中所說的的第三重點,則是本文一再說明的,創新知識的過程是思想家面臨問題時,重新組合記憶中故事基模的連結,而產生了問題解決的洞識理論),才是產生了解釋內在及外在世界的嶄新知識。(詳見拙文什麼是「思考」?如何「洞識」?何謂「思想家」?─開悟的本質(2)

結論:
我親歷40年的學習之旅,臨到終點才獲得旅程的聖杯(Holy Grail)─即人腦有三種基本思考方式及其思考細節。如今身在聖杯之旅的「回饋人間」階段,努力的寫文章及作視頻,從「閱讀」及「聽講」兩方面,幫助人們創新知識

請看拙文:人腦如何創新思考?─學習的本質(9

請看「陳華夫專欄」─學習的本質─系列文章:

「思考是有意識的系列回憶」理論開啟了思想史革命─學習的本質(1)
什麼是「思考」?如何「洞識」?何謂「思想家」?─學習的本質(2)
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學習的本質(3)
學習的真相與反思─學習的本質(4)
「施捨」就是人生的「現代開悟」─學習的本質(5)
談「恐懼」─學習的本質(6)
探究華人的「罪惡感」?─學習的本質(7)
你孤獨了嗎?─學習的本質(8)
人腦如何創新思考?─學習的本質(9)
「現代開悟」的本質及釋義─學習的本質(10)
你「現代開悟」了嗎?─學習的本質(11)
人工智慧的「強化學習」與人類學習的優劣─學習的本質(12)

伽馬波(40赫茲)、記憶、失智症、及音樂治療(2023年版)─學習的本質(13)
省思物理科學教育的真相─學習的本質(14)
類智慧真正優於AI電腦圍棋之處為何?─學習的本質(15)
細述我親歷40年的學習之旅─學習的本質(16)
AI幫助人們改善記憶、思考能力─適用於年輕與銀髮人─學習的本質(17)
AI徹底改變大學理工教育的面貌─學習的本質(18)
AI模擬人類學習真能比人類更創新嗎?─學習的本質(19)
AI深度學習與《易經》的學習真有差異嗎?─學習的本質(20)
AI之ChatGPT的繪畫審美能力賞析─學習的本質(21)
請看懂智慧的本質:GPT-4的「人工通用智能」(AGI)落後人類有多遠?─學習的本質(22)
臺灣許皓鋐圍棋亞運金牌在學習圍棋上的意義─學習的本質(23)
論才華、機運、及成功─學習的本質(24)
DeepSeek影像生成之有「氣質」、「貴氣」的中國女士─學習的本質(25)

原來我如此富裕: 一個憂鬱症病人的故事

開悟與右腦的關係

《我中風的洞識:一位腦科學家的個人旅程》(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吉爾·博爾特·泰勒,2006。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我的開悟旅程感受【心靈密談:覺醒-突變】。突變,它就好像是頭腦在川流不息的車流當中突然有那麽一個瞬間,時空突然靜止了。| 開悟合

先秦儒家哲學 01: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與經典

陈来:故人老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4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5/01/31
作者:陳華夫 如DeepSeek版慈禧太后一樣,這個「有氣質的現代中國女士」中,有光線、陰影、立體感、和深度感等繪畫細節,但網友也請ChatGPT生成中國美女,並認其姿色較佳。但我卻認為DeeSeek較高明,一般人喜歡韓劇整形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証明ChatGPT生成不了有氣質的中國青春少女。
Thumbnail
2024/06/16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2024/06/16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Thumbnail
2024/06/07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2024/06/07
作者:陳華夫 中國於2024/5月推出救市房地產的三枝箭,固然短期可以刺激買氣,刺激房地產繁榮。但基本上並未根本解決包括房地產的巨額債務問題。房住不炒,房地產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復甦將取決於如何完成漂亮的去槓桿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各種領域的大師,已經將核心精神深化成為內在習慣。
Thumbnail
各種領域的大師,已經將核心精神深化成為內在習慣。
Thumbnail
古代智慧強調理性作為引導行動的核心,適用於古今中外。作者分享了在1990年代日本求職的經歷,理性思考和行動對他的影響。同時,通過古代智者和諸葛亮的例子,闡述理性在決策和領導中的重要性,最終表達了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古代智慧強調理性作為引導行動的核心,適用於古今中外。作者分享了在1990年代日本求職的經歷,理性思考和行動對他的影響。同時,通過古代智者和諸葛亮的例子,闡述理性在決策和領導中的重要性,最終表達了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
Thumbnail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被各種挑戰和變化所包圍。 而在這不斷波動的潮流中,一個常被推崇的概念是「常保謙卑,你永遠有東西可以學習。」 這句話像是一面旗幟,指引我們走向一條永無止境的學習之路。 人生好比一連串的冒險,充滿了未知和驚奇。 而在守護冒險中,謙卑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通往智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被各種挑戰和變化所包圍。 而在這不斷波動的潮流中,一個常被推崇的概念是「常保謙卑,你永遠有東西可以學習。」 這句話像是一面旗幟,指引我們走向一條永無止境的學習之路。 人生好比一連串的冒險,充滿了未知和驚奇。 而在守護冒險中,謙卑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通往智
Thumbnail
📍哲學啟蒙 拜賜父親的啟蒙,幼時成功地引起我對哲學的興趣。 今年年初,無意間發現了由紀金慶老師的節目: 哲學好好玩,於Spotify 收聽。 總共有三季的內容,主題是 “現代性”,哲學家包含了:尼采、班雅明、海德格。 紀老師以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將原本看似艱深的哲學抽絲剝繭,向我們
Thumbnail
📍哲學啟蒙 拜賜父親的啟蒙,幼時成功地引起我對哲學的興趣。 今年年初,無意間發現了由紀金慶老師的節目: 哲學好好玩,於Spotify 收聽。 總共有三季的內容,主題是 “現代性”,哲學家包含了:尼采、班雅明、海德格。 紀老師以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將原本看似艱深的哲學抽絲剝繭,向我們
Thumbnail
康得散步在哲學小徑 單騎是萬種風情。 他的哲學嚴肅,個人以為 真正的哲學是風情萬種。 哲學原意是追尋問 真正的智慧,智慧不會 放諸四海而皆準般僵硬 而是因現實狀況而制宜。 故以,主義流派山頭鼎立 各擁峯景,難企登頂。 每個人都可擁抱 自己的人生哲學 更無他人較優之說 適合自己的就是對的!
Thumbnail
康得散步在哲學小徑 單騎是萬種風情。 他的哲學嚴肅,個人以為 真正的哲學是風情萬種。 哲學原意是追尋問 真正的智慧,智慧不會 放諸四海而皆準般僵硬 而是因現實狀況而制宜。 故以,主義流派山頭鼎立 各擁峯景,難企登頂。 每個人都可擁抱 自己的人生哲學 更無他人較優之說 適合自己的就是對的!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你施捨,我施捨, 就是大家施捨。 你開悟,我開悟, 就是大家開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你施捨,我施捨, 就是大家施捨。 你開悟,我開悟, 就是大家開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