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七罪追緝令》的
預告,並且跟我一樣因此受到吸引想去看的,可以先讀讀看這篇文章,然後再看看你與我的期待一不一樣,因為如果是一樣的,那恐怕你會對電影失望,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看了前陣子類似的題材(警方或檢方審訊犯人,透過灰色地帶的手法逼供之中的不正義問題的思辨。)
《檢方的罪人》後標準被提高了(試想一部對比原著小說後,發現片中沒有一個橋段可以刪除的改編電影之厲害),所以對《七罪追緝令》的期待更高,這邊的期待自然是包含場景、演技、配樂、分鏡、剪接……等等的,對於一部「電影」的期待,當然《七罪追緝令》最吸引我的部分仍是預告揭露的故事,關於一個連續殺人犯向刑警自首,卻一步步把刑警帶入他的遊戲之中,這不免讓人好奇兩件事。
1.為什麼連續殺人犯要自首?
2.為什麼刑警要咬著這些案子不放?
然而電影對於這兩個問題答案的回答都是輕輕帶過,或者說過於平庸的回答,然而這明明卻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只要這個部分回答的好,我們就能對角色有著更全面性的理解,最後揭露的謎底理應是使造物活起來的一口氣,往反方向想,毫無理由或基於喜好而作的解釋或許也不是不行,只是觀眾就得另尋看點,而在
《七罪追緝令》裡這是困難的。
因為他們都做的遭透了。
除了金倫奭飾演的的刑警以及朱智勛飾演的殺人嫌疑犯外,其他角色的存在感都相當薄弱,包括協助刑警辦案的同仁,就算給多點鏡頭都強化不了存在感。存在感跟該角色存在片中出場的時間無必然正比關係,反而跟該角色演出時能不能給人留下印象有關係,當警局所有人的演出,都只是為了展示「除主角外其他人都不關心這起案件的功利與沉默」時,就不免顯得扁平而單薄,更別說片中還有一堆只是因為被事件牽涉而要出來沾個醬油的角色,都不斷的在挑戰觀眾的信任(因為觀眾會逐漸懷疑,現在這個角色登場是會起關鍵作用,還是沾個醬油)正片在過程中不斷強化觀眾對這兩個問題的期待,然而看到最後卻發現這些期待沒有拿到對等的反饋,自然令人失望。
更別說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過去案件的再現了,常常演到一半就在轉場之後突然跳入當時殺人嫌疑犯犯案過程的事由與重演,這當然是很莫名奇妙,特別是我們常常不知道這是誰在敘述這一段故事,是刑警主角聽了殺人嫌疑犯的自白後想像的嗎?還是殺人嫌疑犯自己的回憶呢?沒人知道,這些突然插入的橋段都讓我感到煩躁與不悅,因為這種東西一多就不免讓人懷疑,既然你有辦法弄到這種影像(關於當下的事實)那麼這整個查案就變得可笑了(更糟的狀況是這還可能不是事實,那作為觀眾我就要問我看這段再現影像的意義是什麼?),因為查案就是拿著提燈在黑夜四處探查,把探查到的東西結合起來,而這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推論或者是發現更多的問題,而觀眾作為見證者,與刑警主角一同前行者的一大樂趣也是在此,結果在觀眾還沒搞清楚這段影像到底是出自誰的敘述的狀況下,一個標記時間與地點的字幕就被打在螢幕上,打在觀眾眼球上,然後當時案發經過就被演出來了,觀眾的視角本來是跟隨刑警的,卻常常被丟來丟去,不是丟到看到殺人嫌疑犯在監獄的生活(這段除了讓觀眾知道他有些藝術天賦外有什麼意義嗎?)就是丟到前頭所述的全知影像那裡去,這就打壞了一開始觀眾與刑警的關係,因為既然觀眾可以超脫刑警的視角飛出來看到更全觀的視角,那要刑警何用?於是這樣刪刪減減後整部片能看的東西也就只剩下刑警與殺人嫌疑犯之間的言語攻防了。
在電影莫名其妙的結尾之後,我看到了「改編自真人真事」這道免死金牌,還有「xxx刑警如今仍然還在追查中」我就知道他們打的算盤原來是這樣的,不敢拍記錄片所以拍成劇情片來規避很多事情都還不清不楚的狀況,我就問一句話,電影拍得好不好,跟「改編自真人真事」有關係嗎?難道就電影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做為一們綜合藝術的電影對方方面面項目的掌握嗎?如果這部電影真的意在「真人真事」那他該提供的資訊量應該是更多的才對,殺人嫌疑犯的表演也應該是不那麼浮誇的才對,然而每一個牽連的當事人在本片中都扮演著只是道具的角色,我看不到一個「人」在裡頭,無論是受害者家屬或者是當事人,都相當的像演員。
這是一部搞不懂自己要什麼的電影,所以必然背叛確定要什麼的觀眾,我們甚至可以說,預告比正片還知道自己要什麼,故更能稱得上是電影。
然後不要被預告還有翻譯片名騙了,這部電影跟七宗罪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