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那是我,右邊為本文採訪對象新聞系的蔡雨婷同學。
基於報導文學這堂課上的一個緣分,這段在圖書館的採訪當中,我問道與我不同科系的雨婷同學:「報導文學這堂課是新聞系也有的課程嗎?」,她回答:「沒有,是我在選課系統看到這門課覺得有興趣才選的。」
我一直對新聞系抱著很大的好奇與興趣。過去高中時候我曾經在自己的生涯當中考慮過就讀新聞系,一部分是基於自己對於創作文章的興趣,然而,如今自己下定決定選擇就讀中文系文藝組,李宗慈老師的報導文學課程其實是文藝系的專業課程,而老師在這份有趣的同學互相採訪的作業中,除了了解 報導文學 文章是怎麼產生出來的,還讓我更明白 新聞系 究竟是什麼。
新聞系,在現今的既定印象:「小時候不讀書,長大後當記者。」
當時我把這番話告訴了雨婷同學,她告訴我,其實她就讀新聞系的動機 是想要從事幕後編輯或是撰寫新聞稿的工作 。很多人現在對於新聞系的印象還停留在 畢業出來去當新聞主播 (當然雨婷同學有跟我聊到 本校新聞系的大四畢業展是要選出主播來為畢業活動主持的工作),就彷彿中文系畢業出來應該是從事教職工作一樣。
「我們教授其實自己也很無奈,台灣的新聞其實跟國外有些不一樣。台灣的新聞是24小時撥出的,但是實際上台灣沒有這麼多事件能夠報導,於是他們都是必要絞盡腦汁,從網路上找文章或是一個還沒有知道後續發展的事件來報導成一則新聞。而國外的新聞並不是24小時都在播出,他們是隔一段時間,整理好今天要報導的一系列重要新聞,才會撥出來給大眾看。」
大家普遍在看電視新聞的時候,有時候網路上被流傳的事情可能被報導出來,一瞬間這件事情變成了一陣子的風潮或是跟風;有時候網路上有人發生了社會案件,被媒體報導之後才驚覺這起事件的後續真相早就已經被斷章取義誤解了。
新聞系的雨婷同學講到她們上課的內容常常會討論到這份議題,一直希望台灣的新聞界能做一些改變。
從『文化一周』中可以看見她們在報導文稿中資料的完備。
「前幾個禮拜,學校發生連儂牆被大陸學生破壞的事件。有看到一群人在仇人坡與大典館外面發報紙。」—我還記得,當時看見一群人拿著一疊報紙,上面寫著『文化一周』。
「哦沒錯,那是我們新聞系發行的報紙。」在學校發生 仇人坡連儂牆事件 的那段時間,雨婷同學說她們那段時間在系上開始對這起事件撰寫報導,還會去採訪同學、清楚了解各方立場,最後將這個禮拜在文化大學發生的重要事件集結成一張報紙
—『文化一周』,新聞系規定:中午大家要拿著一疊(應該說是一大疊),到文化大學各個地方發送報紙,要發完才可以回來吃飯,一定要。
「所以你(我)如果下次看到我們新聞系在路上發報紙。」雨婷同學想跟大家一個稀世且真誠的微笑提醒:「跟我們拿一疊或是一整份報紙,發給你(我)的同學—我們會超級超級超級感謝你們!因為我們真的很想趕快發完趕快吃飯(笑)!」
除此之外,我問雨婷同學,「最近要期中考了,你們新聞系有很多考試嗎?」
「其實沒有欸!我們大部分都是分組交報告,還有做人物採訪。」於是,我問道她認為報導文學這門課程對她有什麼幫助,她覺得這讓她更清楚自己在寫作報導文學有更近一步的了解,也對自己未來想在新聞界從事的編輯工作更加了解。
目前我們的報導文學課程正在進行每個人上台報告自己讀的報導文學作品心得。
人物採訪雖然是我第一次能夠有採訪經驗的作業,但是對於新聞系的雨婷同學來說,人物採訪在系上已經是見怪不怪的經驗之一,他們常常由教授的吩咐分組去計畫採訪,最後要繳交一份完整的新聞作為作業,我想這也順便是累積自己在未來就業的先前準備吧。
「有什麼特別的興趣嗎?」
「我私底下蠻喜歡做烹飪的。」雖然這可能跟她就讀新聞系的動機不太有關係,但是後來在寫這篇文章的我,心想當下應該跟她開玩笑:「那你們發報紙可以順便發手工餅乾,讓你們趕快發完報紙去吃午餐(笑)!」
在這段長達半小時多的採訪當中,除了我不好意思的跟雨婷同學表示我是翹了一堂小說課來找她的,採訪過程當中其實蠻顛覆我對於新聞系的印象,就像她也有問到我在文藝組與傳統中文系課程有什麼差別,我也和她表示上的課程比較重視現代文學,因此還會有這門報導文學的課程。
蠻享受與開心投入在宗慈老師所指導的這項採訪作業的。可以讓我對本校新聞系有不一樣的認識,雨婷同學也對我們文藝組有所認識。
希望雨婷同學在日後新聞系的課程當中,能夠投入自己的理想,未來在台灣新聞界有著奉獻和革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