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
最近新聞不少,其中有一則讓人好生羨慕。
芬蘭總理提議,希望縮短法定工時,改為週休三日,每週工作四天,每天工時六小時。
身為遠在鬼島的勞工捧油,這時候不免會有比較心理:為什麼人家芬蘭可以,我們小巧可愛的歹丸就不行?
首先要討論的是,工時縮短代表什麼意義?
對老闆而言
我們不妨先想像,自己就是那位意氣風發的(慣)老闆。今天政府宣布要縮短工時,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各位老闆會怎麼做呢?
原本的專案先延長個20%結案時間,讓大家每天悠悠哉哉,快快樂樂?
當然不可能。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老闆肯定希望員工能用僅剩的工時,來完成一樣份量的工作內容。
對員工而言
假設現在,有位員工叫做阿明好了。
原本,阿明每天固定會花十分鐘檢查公司的點心櫃有沒有齊全;花十分鐘檢查公司咖啡機的品質;再花二十分鐘跟廁所的馬桶培養感情,不只如此,上班中還要隨時連線youtube,確認公司的網路穩不穩定……
現在,老闆的命令來了:按照法規,以後每天只能上班六小時,但專案完成時間卻不能延後。
作為敬業員工的阿明,此刻的選擇是?
辭職!(並沒有)
既然老闆不願意放寬專案的完成期限,工時又被強制縮短,阿明身為一個最大心願是準時上下班的勞工,唯一解法當然是──減少混水摸魚的時間。
所以說,縮短工時能在某些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這是真的。
此外,如果該名員工任職於強調創新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例如設計、科技業──有些時候,高工時未必跟高產能是一致的。
想想牛頓,若不是走到花園裡沉思,而是死命蹲在辦公座位上,也許現代物理學就不會是如今的模樣了。
不過,躲進廁所的牛頓可能會觀察到便便自然掉落,從而發現萬有引力。
芬蘭現況
以芬蘭的產業結構來看,最主要的經濟源自於高科技研發產業。不管是曾經的手機天王Nokia,或是以手機遊戲「部落衝突」系列聞名的Supercell公司,都是源於芬蘭。
由此可見,芬蘭確實符合前面所說:知識密集型產業。
也就是說,在芬蘭,工時的長短並不一定影響創新的動力,甚至有可能因為工時的縮短,進而提高效率。
但這時候,就要把眼光放回我們所在的歹丸了。
台灣環境
不論是兄弟姊妹鄉親朋友或是隔壁的阿叔阿姨,大家眾所皆知,台灣最主要的產業是代工。
代工是一種資本密集(要聘請大量的工人及購買廠房設備)、勞力密集(看看新竹,有拿──抹多的作業員)的產業,而且,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產線上的產品製造。
做一個我就賺一塊,做兩個我就賺兩塊,做三個我就……好了,夠了。
產線這種東西,不比我們人類這麼FREE,想上班就上班,想下班就下班,偶爾還可以請個假在家發懶。產線上的機械,必須維持24小時運轉,隨時生產。
既然機械要運轉,那自然就需要人力來操作。
對滴,聰明的你花現了嗎?
工廠、機械、勞工,由工業革命時代一路承襲下來的這三項要素,彼此的關係已經不只是密不可分的三胞胎,根本就是手牽手心連心,共創連體嬰了!
換句話說,身為代工寶島的歹丸,我們的GDP與工人們的工時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有著絕對的正相關。
工時越長,GDP越高,一旦工時減少,GDP必然會受到直接的衝擊。
繞了一大圈,終於說到我們的結論了。
結論
芬蘭以及諸多的已開發歐美國家,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宣布縮短工時,不必怕國家競爭力降低。畢竟他們的國家競爭力跟工時,並不全然相關嘛!
但是同一套做法,在台灣卻不適用。由於台灣倚靠的是代工,一旦工時縮短,將會很直接地造成產值降低,經濟衰退。
所以,如果希望我們歹丸人也能跟世界最幸福的芬蘭人民一樣舒服,終歸還是要靠產業轉型才行。
最後,還是來個懶人包。
懶人包
芬蘭可以降低工時,因為工時縮短對研發設計產業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的大。
台灣很難降低工時,因為工時縮短,將會直接影響代工業的收益。
以上,願幸福之路有你有我。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來表達對我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