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全球影視產業大鬧劇本,原創劇本的票房不敵小說、漫畫改編,續集電影充斥、經典重拍也蔚為風潮,導致優質劇作家待遇大不如前,惡性循環之下優質原創劇本數量與品質都每況愈下。
從迪士尼開始,各個電影公司近年來開始積極購買與經營IP(智慧財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比起冒險投資打造新IP,購買既有成功的IP更加容易獲利,大部分是文字-影視-遊戲,例如美國《冰與火之歌》從小說變成影集、再成為電玩遊戲,也有反過來操作,例如中國《仙劍奇俠傳》從電玩變成電視劇,也有小說、漫畫、舞台劇等作品,簡單來說不管怎麼變,只要這些概念相似,就有無限的IP作品可以延伸。
不過,談到IP改編,絕對不得不提日本,他們的改編、延伸的商業模式,甚至比IP這個概念出現更早,日本的創作者與出版社深知經營消費者黏著性的重要,幾乎每個作品從一開始就是以IP的方式再發想,最知名的案例莫過於《Pokémon》,最早由任天堂於1996年2月27日的掌上型電玩遊戲《精靈寶可夢》開始,推出不久廣受歡迎,隔年推出電視動畫更造成轟動,隨後遊戲除了持續更新,週邊的漫畫、劇場版電影、設定集等行銷全球,成為最知名IP之一。
一個IP可以活多久?就在神奇寶貝誕生的20周年,2016年任天堂發表了搭載智慧型手機的AR遊戲「Pokémon GO」,再次於全球掀起轟動,全台各地抓寶成了全名運動,這些虛擬作品直接改編了人類生活方式。隔年任天堂宣布將開拍真人版電影,並由華納兄弟製作,《POKÉMON 名偵探皮卡丘》於2019年上映,雖然評價普通,仍創下全球4.4億元的票房。
任天堂的宿敵SEGA當然眼紅,因此也急忙開始尋找旗下的電玩商品IP化,第一個找上的對象就是知名電玩《音速小子(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Sonic the Hedgehog)》。1991年SEGA為了對抗任天堂的瑪莉歐,推出了同樣橫版的遊戲音速小子,玩家操縱一隻藍色的刺蝟,並透過蒐集光圈、不斷加速來贏得遊戲,音速小子打破了遊戲時間的概念,帶給玩家獨特的速度體驗,因此推出後大獲成功,隨後也推出系列遊戲大賣超過一億套,是SEGA旗下最受歡迎的系列之一。
不過,早期的遊戲往往缺乏故事性,音速小子遊戲的故事與概念相對單純,可以發展的宇宙觀有限,再加上母公司SEGA早期一直把事業重心放在發明遊戲機硬體上,而沒有很重視遊戲軟體的設計,後來也被迫出現必須轉型的財務危機,因此音速小子並沒有像神奇寶貝或瑪莉歐兄弟一樣持續被每一代的青少年喜愛,至少在台灣,200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對音速小子可能沒有什麼印象。
《音速小子》真人電影最早是由索尼接下,畢竟主角索尼克與索尼發音類似,不少美國人都以為這是索尼旗下的角色(才沒有),不過後來由派拉蒙接手製作與發行,原本這部電影是要緊接在名偵探皮卡丘後面上映,然而卻在預告推出後,其音速小子的造型設計遭到全球觀眾大規模的批評,因此製作團隊決定重新設計音速小子的外觀,並把上映時間延後到2020年,就成果來看,當初重製是非常好的決定。
且不只是動畫特效更改的非常好,這部電玩改編的故事其實相當豐富,這部電影劇情不是只有「要打敗大壞蛋」這麼簡單,他從Sonic的寂寞出發,延伸成為一部友情濃厚的公路電影,且保留了光圈、鞋子等一些遊戲中的經典元素。
同時透過電影,導演反思了近年來偏鄉小鎮的青年人口嚴重外移的現象,電影中綠丘小鎮的警長,希望能到洛杉磯去工作,但Sonic認為他不該拋下自己的家鄉,雖然只是相對粗淺的點到為止,然而在這樣青少年商業電影中,可以融入地方創生、區域均衡發展的概念,讓我眼睛一亮。
小時我住在台北郊區,從國中開始就一直很嚮往都會生活,周末都會跑到信義區的百貨公司,高中更是說什麼都要到台北市去就讀,然而當我真的進到台北市生活之後,才發現這樣的追求過於虛幻,只是幻想著城市,而沒有真正認識這座城市,我相信應該有許多青少年也跟我一樣,毫無來由的嚮往大都會的生活方式,認為那是一種階級或生活品質的提升,最終卻反而容易迷失自我,或許他們看了音速小子以後會開始思考自己的嚮往為何,可能不再認為偏鄉就比不上大城市。
這部電影並沒有消費音速小子這個IP,而是透過故事的改寫,增加了這個IP的故事發展與豐富性,並保有音速小子的特色,這或許才是經營IP的正確方式。
很多人會把《名偵探皮卡丘》跟《音速小子》電影版放在一起比較,其實回到當年,音速小子最大的宿敵是任天堂的超級瑪利,而談到超級瑪利的電影,相信那是許多人都聽說過一則都市傳說,就是超級瑪利曾經翻拍成電影。1993年,迪士尼公司旗下的好萊塢影業拍出了《超級瑪利歐兄弟》,甚至不知道當年他們有沒有跟任天堂購買版權,大家只知道這部電影超級難看,幾乎賠了將近3000萬美金的製作費,其中過於成人向的可怕美術設計,更成為邪典電影。
雖然在電玩節任天堂把SEGA壓著打,然而改編成電影,音速小子卻勝過了任天堂的電影作品。與其把《音速小子》拿來跟皮卡丘比,他不知道狠甩人家幾條街,他除了有適當的賣萌、令人眼睛一亮的打鬥場面外,更多的是《熊麻吉》裡的無數的垃圾話,以及男人與「男性異生物」間的濃厚基情。
此外,在很多不同的漫畫、電玩中,都有角色的超能力是速度很快,像是DC的閃電俠、Marvel的快銀等,這些電影中都透過不同方式呈現角色的速度,有些模仿也有些創新,要讓角色的速度被展現出來的方法,大多是讓其他人的速度變慢,或者是讓他自己跟自己打球,不約而同的是這些速度反而帶給他們了孤獨與寂寞,因為其他人對他來說實在太慢了,他要和別人互動必須得要慢動作才,得要慢下來才能符合這個世界的節奏,卻因而失去了屬於自己的超能力,。
這或許不只是漫畫人物的困擾,而是在現實世界裏面,有些能力好效率好的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常常因為思緒、行動太快速,讓其他人也跟不上,他們也因此面臨了困擾,以這個角度上來看,音速小子和蛋頭博士其實是同一種人,因此電影最後兩人互相追逐的時刻,或許才是兩人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過去別人無法理解(跟上)他們,如今終於有人可以跟自己並駕齊驅,這樣的兢爭樂趣是生命非常重要的動力。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給予建議與鼓勵,贊助、愛心、收藏、分享都很棒,歡迎追蹤鹿刻的粉絲團以及IG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