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主席補選即將進行投開票作業,34萬名具有投票權的黨員,將決定未來一年國民黨的掌舵人。然而此次投身角逐主席寶座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立法委員江啟臣,雖一開始都將改革主軸押注在國民黨的兩岸路線之上,但隨著選舉投票時間進入倒數階段,均開始向藍營傳統的“憲法一中”靠攏,此中原因無他,不過就是將自我的振動頻率,與國民黨黨員的主流意見趨於一致,以免得不到藍色黨眾的選票支持。
儘管國民黨“醒悟”不走民進黨路線是福,但黨主席候選人展現出的“彈性”,也令人憂心未來在黨務改革上面臨到壓力時,腰桿又能否打直?俗話說福禍相依,福禍也相因。從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在兩岸議題態度上的“見風轉舵”,或許也映射出,國民黨的改革路注定崎嶇不平。
郝江兩岸路線向“一中”收斂
本次黨主席補選過程中,郝龍斌、江啟臣在參選之初不約而同地將改革矛頭指向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前者嚷著若陸方不承認中華民國,兩岸三通可以重新考慮要不要繼續。至於後者則稱九二共識“舊了”,更呼籲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應更貼近民意,暗示國民黨所秉持的兩岸路線與民意相悖。
郝、江的激進發言不意外地引發陣陣驚滔駭浪,一時之間,國民黨未來主席人選的路線,看似是將綠營的主張復制貼上。尤其郝龍斌不惜賭上斷兩岸三通的訴求,更令泛藍陣營捏把冷汗,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趕緊跳了出來,強調國民黨千萬不能走民進黨路線,郝龍斌早年投效的新黨也忙著對外發布聲明,言明斷絕與郝龍斌的關係。
不過,隨著國民黨主席補選漸漸進入尾聲,郝、江的兩岸論述,漸漸出現重新向“一中”及藍營傳統主張收斂的趨勢。
郝龍斌日前在廣播節目中表示,依照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及於中國大陸,除非修憲,否則“憲法一中”就是國民黨的原則,兩岸同屬一中,但各自表述。他強調,從國民黨的角度,目前兩岸是分治、分裂的狀況,未來將朝向統一方向,但沒有時程。
至於江啟臣則指出,與其講九二共識是兩岸的定海神針,他反而要說中華民國才是兩岸的定海神針,因為強調中華民國就強調了兩岸分治分裂的事實。也因為這樣,他才要求對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畢竟兩岸就是因為分裂分治,才有必要討論未來該怎麼走。
郝江兩人很明顯的,都從先前相對偏離藍營傳統路線的主張,進而調整靠回表述成中華民國的“一中”。若論為什麼郝江兩人會有如此轉變?關鍵仍在於黨主席選舉終究要依照黨員投票來產生,郝江在投票前最後一刻站穩的光譜,勢必就是國民黨黨員的最大公約數。雖說投票前夕轉了這麼大的彎,不免令外界感覺兩人見風轉舵,但往好處想,國民黨由藍色染綠可能招致的“不倫不類”風險,“或許”已可免去。
郝江未來不應向保守力量低頭
不過,國民黨當前正處於百廢待興的局面,其實郝龍斌講得對,國民黨必須撕掉又老又紅的標籤。在老的方面,包括該如何提振黨內新陳代謝,栽培年輕人上陣接班、吸引台灣年輕選民的關注,別讓國民黨三個字對4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言是負面詞彙。至於紅的部分,自台灣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以來,國民黨的兩岸買辦形像已在台灣年輕人心中生根,這也使得國民黨選將不論怎麼訴求改善庶民經濟,終究得不到年輕選民的擁抱,原因無他,正是因國民黨壟斷兩岸交往紅利的陰影猶在,自然信不過那些慣於大魚大肉的豪門,能真正苦民所苦。
除了老、紅等顯性改革標的之外,隱性改革標的也不容忽視。國民黨過去靠著威權體制在台灣長期執政,當慣了執政者之後,坦白講,國民黨從來未將自己的角色調整成能夠拋出議題引導民意的在野黨,在議題論述能力方面,國民黨實在太缺乏相關能力,使得國民黨一路以來,只要遇上進步價值的論戰,便一再遭遇民進黨壓制。
整體而言,國民黨應該改革的事項太多,縱使這一任補選主席的任期僅約一年左右,但若能趁著國民黨上下再嘗大敗的悲痛心理,強勢推動改革告別國民黨的腐銹成分,並不失為國民黨再起的良機。
然而從郝江兩人路線擺盪一事,多少也顯露了,當一位候選人為了追逐權力,個人論述是可以多麼地具有“彈性”。這不免令人憂心,當黨務重大改革面對到黨內保守勢力的反彈時,下一任黨主席會不會再度顯露出“彈性”的一面以致改革中斷?不論郝龍斌或江啟臣誰能自國民黨主席補選之中脫穎而出,倘若無法做個挺直腰背的改革者,只怕國民黨前途依舊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