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靈在書本的開始引用了赫曼赫賽的話,他說:「這句話最該注意的是『樂趣』兩個字。」並以這句話延伸出以下幾點來解讀:
- 寫壞詩是寫好詩的基礎,好詩是從練習中磨練而成。
- 這世間發表或未發表的詩何止千萬首,好詩百不及一,因此世人寫的大半是壞詩,而仍樂此不疲者,看來是寫本身而非詩本身。
- 世人少有立志要寫壞詩而不寫好詩的,寫完後也少有人自承寫出來的是壞詩,多半自認是好詩,好壞不是自招而是他予的。更何況好壞並無二分法,常常見仁見智。
《一首詩的誕生》帶來最不同的觀念是,我們最好想著怎麼寫「一句」好詩,而不是去想怎麼寫從頭到尾的「一首」好詩。因為寫一句好詩、寫一堆好詩句這些在未來都有機會成為一首詩堅挺的鼻子或有個性的大拇指,它們常是一首詩誕生的基礎,所以不要去期望每次都把一首詩完成。
當作者在講述以上觀念時,讓我完全對寫詩改觀。原來寫詩不一定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加上書中分享多種寫詩與讀詩的方式,除了對詩本身有更深的了解也學習到寫詩的方法。以下我將分享書中的兩種方法,供各位參考。
一、比喻的遊戲
寫詩,基本上是一種「形象思維」,亦即將情感思想借助想像的活動而使之形象化、具象化。
- 詩的表現手法不外「賦、比、興」三種,事實上「賦」是很難寫得好的寫法,「比」較容易,變化也多。
- 亞里斯多德勸詩人「要做個比喻大師」,有人乾脆把詩當作「比喻的文學」。(村野四郎)都是鼓勵詩者要善用、廣用、愛用比喻。
- 比喻的巧腕
步驟一:先畫一張表格。(如上圖)
步驟二:列出十~十五個任何相關的兩個名詞,一個置於 A 欄,另一個置於 B 欄。(彼此差異最好大些)
步驟三:再藉著 A、B 兩欄的名詞,能聯想到的辭彙寫於 C 欄中。( C 欄的辭彙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均可)
步驟四:先把 A、B 兩欄的名詞,以 AA、AB、BA、BB 任意相互連結,可先以「 XX 的 XX 」形式寫下。留下稍有詩意者(需自我判斷)。
例句:樹的傘(A+B)、油燈的日子(A+A)、井的臉(B+B)。
步驟五:再把 C 欄各辭彙與 A、B 兩欄任意相互連結,可為 CA、CB、AC、BC 或CC 均可。仍以「 XX 的 XX 」形式寫下。
例句:枯萎的臉(C+B)、盛開的笑聲(C+C)、時間的蝸牛(C+A)。
步驟六:放棄「 XX 的 XX 」形式,運用想像,是以任意句型去獲取具「感覺」的詩句。比較任二辭彙或數個辭彙,看看有無詩意產生。
例句:
日子在燭火尖上燃燒著(⑫+⑬)
衝浪人是海的走索者/沿著水的稜線,踩過一朵朵浪花(④+⑧)
以上「比喻的巧腕」我個人認為是最基礎且易激發聯想的方式。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多種寫詩與讀詩的技巧,讀到這部分有興趣的讀者,一定要親自翻閱這本書,相信能帶給各位許多收穫。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詩的意象」,在這本書裡有多種概念提供給我們學習,我只分享書中一小部分給各位閱讀者簡單理解。
關於詩的意象,作者提出了三個觀點非常有趣:
- 多數寫詩的人不知道什麼是意象就開始寫了。
- 有人是還「來不及」了解以前就已不寫了。
- 也有人已經了解什麼是詩的意象之後還是沒有把詩寫好。
不知道正在閱讀的你是哪一種呢?我個人是屬於第一種,所以很幸運的還沒放棄不寫就遇到這本書(笑)不論是哪一種,相信作者提供的觀念都能幫助我們在創作時更順利。
二、意象的虛實
意就是情,象就是景。或寓情於景,或觸景生情,或是交融。
- 世間一切能寫入詩中的,有「情」(感情)、「理」(思想)、「事」(人事)、「物」(外物)四項。
- 「情、理」是看不見的,我們用一個「情」字代表;「事、物」是看得見的,用「景」字代表。
- 看不見的,是「虛」的;看得見的,是「實」的。
- 「虛」的(情、理)要用「實」的(事、物)去表現才易讓人看得清楚,即必須「寓情於景」。
- 「實」的(事、物)要加入一點「虛」的(情、理)才會不俗,而且生動,即「觸景生情」。
以上概念用書中一個「失戀的」例子來說明更清楚(請看上圖)。
結語
《一首詩的誕生》非常推薦給想要寫詩卻不知從何下手的人,以及想要將詩寫得更有味道的創作者,更是所有愛詩的閱讀者最佳選擇。
作者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詩的概念與讀詩、寫詩的技巧,更幫助創作者尋找寫詩的「樂趣」,帶著我們一起在詩裡自由玩樂。我個人在這本書裡獲益良多,所以分享給所有愛詩者,讓我們一同在詩裡尋找自己的角落並照亮他人的心。
書籍資訊
書名:《一首詩的誕生》
作者:白靈
出版社:九歌(1991)
推薦你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按個喜歡和拍拍手讓我知道,歡迎追蹤琳聽一起體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