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故事(跨世紀經典,威爾杜蘭暢銷全球鉅作)
這篇作為前幾篇《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關於叔本華的補充。
意志本身即意指欲望,它想攫取的永遠比它真正可及的範圍大;願望被滿足了一個,總有剩下的十個尚未被滿足。
在《善用悲觀的力量》提到「享樂適應」:
人類不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知足;努力工作、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後,我們會慣性地失去對渴望事物的興趣。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滿足的感覺,而是感到有些乏味,為了回應這種乏味,又會形成新的、更大的欲望。心理學家研究了這種現象,命名為:享樂適應。—《善用悲觀的力量》
進一步可以延伸至《欲望分子多巴胺》、《多巴胺國度》等研究「欲望」本身,生物似乎為了生存,被設計成無法滿足的天性。
這延伸到佛法中,貪欲是輪迴取蘊的重要原因,貪我、貪生造成想持續存在,不想消亡,導致不斷輪迴。
而在《廣論》中提到:
世間的安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一個人走太久了,暫時休息一下就會覺得很舒服。我們行、住、坐、臥時,一開始都還挺舒服的,但走久了就感到腿痠,坐太久了覺得屁股痛,飲食等也都一樣。如果是真正快樂之因,應該越享受越快樂,如同痛苦之因,越享用就越苦。行、住、坐、臥、飲食等,我們受用久了就會覺得苦,那就說明其實所享用的不是真正的樂,而是苦因,所以越受用,痛苦就越增長。一切都在行苦當中生,一切都在行苦當中滅。—《覺燈日光》
叔本華也認為:
生命是邪惡的,因為痛苦是它基本的刺激與現實,歡愉只是痛苦的消極中止。
叔本華認為「生命的全貌幾乎是痛苦到讓人無法深思並探究。生命全賴於我們對它的一知半解」。所以最終「唯一終極而根本地征服意志的辦法,必然在於中止生命之源」:
唯一終極而根本地征服意志的辦法,必然在於中止生命之源,也就是生殖的意志。「對於生殖衝動的滿足,從本質上而言,應徹底受到譴責,因為它是對生命的貪欲最強烈的肯定。」這些孩童是犯了什麼罪過而必須被生下來?
很悲觀、很喪、很消極嗎?我覺得叔本華、佛法只是說出事實,「想要快樂,一個人得跟年輕人一樣無知才行」,書中繼續寫道「跟樂觀主義比較起來,這樣的哲學有種直率的誠實,而大部分的樂觀主義信條則像是催眠般的偽善」。我是希望一般人一輩子最好不要遇上「存在危機」,如果遇上了,這專題有紀錄整理一些資料,你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