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本書我在舊書攤上挑了許久,一直猶豫著要不要買,畢竟已經看過很多像是『打動人心: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服法則』、『銀座媽媽桑說話術』…等這類話術的書籍,不過最後翻著翻著,發現其實這本書是國外的著作。
英文原名叫做“Getting through to people“,簡單地翻成中文應該是“穿透人心“!英文書名這麼威,不知怎麼搞地取了個和書內容不相干的中文書名,我想這又是早期台灣出版社的“別有用心“吧!
事實上這本書應該是為銷售業務之類的人員所撰寫的,而作者尼寧.伯格是位心理醫生,同時也從事企業管理、推銷術相關著作編寫,因此這本書幾乎是由淺入深地,指引著讀者一步步地抓住別人的心,進而同其交往,最後順利說服他人。
書本一開始就指出人類的五個特性,分別構成了感情溝通的阻礙,這裏我羅列如下:
1.習慣
2.注意力散漫
3.自我解釋
4.懶得多問
5.習慣性秘密主義
以上1~4項我想大家應該思考一下都能稍微理解,就第5項“習慣性秘密主義“,我想就是比較特別的部份了,而這在大部份的人之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影子。
畢竟台灣人很多都是“少說話、多做事“的,而這裏我認為不說話的原因,就像作者說的,這種人怕說錯話造成對自己的不利,但這樣保持到最後,很多人直接就變成“不會說話“了。
簡單地說就是說話呆板、無聊又無趣的人,相信就算其他方面再努力也很難贏得別人的心。
書中也傳達出人與人間的交流是雙向的,不是只有靠一方一味地灌輸給對方,在許多時候讓被說服的人表達想法和意見,甚至是說出心裏的感覺,都是對後續的往來和說服是有極人的幫助。
而且單一方冗長且大量的發言,往往造成對方有聽沒有懂,像這樣的對談或聊天,都是造成反效果的,相較之下簡短又不帶太多資訊的談話,也比較能讓人覺得舒服和願意聽得下去。
作者最終要告訴讀者的就是“懂得對方的心理“。
整本書列舉了相當多的對話例子,讓人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話術的運作方式,在這個前提之下,能在最快的速度摸清談話對象的心理在想什麼,便能在最短及最有效的時間內,達成說服或交往的目地。
本書內容極俱參考價值,絕對不像中文書名搞得好像要“辯論“或“舌戰“他人,相反地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說話技巧,針對像我這般木訥內向不太會說話的人,在實戰經驗少得可憐之餘的時候,是個可以好好充實一下話術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