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讀明史的基本書目-明代儒學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代是宋明理學發展的巔峰時期,大儒輩出,以下列出幾位重要儒者及現代學者的研究給有興趣者參考:

史料文獻:

1.黃宗羲《明儒學案》

想認識明代儒學,《明儒學案》此書絕對是必讀書籍,無論是否同意黃氏的觀點,都必須承認他首先建構了明代儒學發展的脈絡藍圖,後代的研究皆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支持或反駁其觀點。此書的架構是依照地域、師承或主張將儒者分為不同學案,每位皆有傳記、黃宗羲對其學術的評價,以及摘取其論學文字。想認識明代學術,不妨從此書開始,去選擇想認識的儒者文集去深入閱讀。

2.吳與弼

吳與弼(1391-1469)字子博,號康齋,是明代儒學公認的開山始祖,跳脫了明初的元儒遺緒,其門下弟子人才輩出,胡居仁和陳獻章更是四位在明代入祀孔廟明儒中的兩位。其日記《日錄》是相當好的語錄體日記,感人至深。

3.陳獻章

陳獻章字(1428-1500)字公甫,號石齋。陳氏常被認為開日後陽明之先河,他開始真正跳出程朱的框架去反思宋學,不過其論學文字不多,多以詩作表達觀點。

4.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明代儒學幾乎可以以其人做為切割點:在陽明之前與在陽明之後,王陽明的學術地位就是如此重要。學術方面,他通過孟子學和經典的考究和詮釋,建立了一整套迥異於程朱的心學體系,為明代儒學注入了活水,此後的學者無論其立場為程朱或心學,皆須面對陽明學的檢視。事功方面,王守仁通過幾次成功的軍事功績,證明其學為有用之學,反過來進一步加強其學說的說服力。陽明的語錄《傳習錄》可說是明代流傳最廣的儒學著作之一。

5.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浚川。王廷相可說是當時明代學術界受陽明刺激最顯著的例子,其學說可說是當時的異類,其氣學發展程度頗深,並有向荀子學靠攏的傾向。同道極少,好友也都是當時各學派中的離經叛道者。《慎言》和《雅述》是其學術著作的代表。

6.呂柟

呂柟(1479-1542)字仲木,號涇野。是明代關學的代表人物,其學術特徵為重禮學和躬行實踐。他的語錄《涇野子內篇》是我最喜歡的明代語錄,讀來親近有味,善用譬喻和實人實事闡述學術主張,其中有關國子監的段落,亦是研究明朝國子監運作的重要史料。

7.羅欽順

羅欽順(1465-1547)字允昇,號整庵。羅欽順可說是王陽明學術上最重要的對立者,從經典本身邏輯、考據和歷史學上去攻擊心學攻擊程朱學的種種論點,《困知記》所收錄之筆記和書信便是其成果。

7.高拱

高拱(1513-1578)字肅卿,號中玄。高拱往往為明代儒學研究忽略,其實他對於王廷相的氣學有所繼承和發揮,學說結合從政經驗,發展出獨樹一幟的實學和氣學。《問辨錄》和《本語》是晚年退出政壇後,反思和表達學術思想的呈現。

8.顧憲成

顧憲成(1560-1612)字叔時,號涇陽。他不只是重要政治團體東林黨的領袖,與其弟顧允成和好友高攀龍更是建立了所謂的東林學派。是晚明理學和心學合一的典型,其思想集中反映在學術筆記《小心齋劄記》中。

9.李贄

李贄(1527-1602)字宏甫,號卓吾。晚明儒學有兩個主要發展方向,一是前面提過的理學和心學會通,另一個是三教合一,甚至於福建出現了所謂「三一教」。李贄被認為是心學發展到極致的結果,直接應用佛學的許多用語和概念去解釋儒學,其詩文集《焚書》更是淪為禁書。

10.劉宗周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號念臺。劉氏既是《明儒學案》作者黃宗羲的老師,亦是與同時代的程朱學者黃道周並稱,可視為晚明學術的總結,開啟了清初考據學和經學的先河。兩位重要弟子黃宗羲和陳確,一位結合史學反省心學的空疏,一是直接質疑宋明學術根基的經典《大學》,主張應該斥退其為《禮記》之一章,不應過度抬高其地位,可見劉宗周學術的多元性。

學術書籍:

關於明代儒學的研究成果和充棟,以下只是幾本我認同和具有啟發的著作。


1.呂妙芬的《陽明學士人社群 : 歷史、思想與實踐》

呂老師相當重要的著作,跳脫純粹的思想史,廣泛使用地方縣志和文集,通過類似文化史的角度去重新追溯陽明學的發展過程,奠定此書在現代明代思想史上的經典地位。

2.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

余先生研究範圍廣闊,不僅限於明代,其他幾本對於宋代和清代學術的著作也算是經典作品,此書中幾篇談到明代理學向清代經學和考據學發展的內在理路,對我啟發宏多,推薦和《論戴震與章學誠》這本名著對讀。

3.楊儒賓的《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

楊老師此書對於明代的氣學(或說是反理學)進行了分類和梳理,並同日本江戶學中的古學派進行比較,當初看此書時驚訝於明代學術的多樣化,也對於日本古學產生了興趣,特別是看過荻生徂徠的《論語徵》後更是佩服。總之,這類理論的架構吃力不討好,卻可以提供許多新的視角。

4.荒木見悟的《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

僅翻看了其關於王廷相篇章,感覺日本學者們較早注意到明代學術中這些異議者,相當具有慧眼,未來有機會希望能讀完全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淵閣
8會員
48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文淵閣的其他內容
2024/04/21
這篇文章涵蓋的部分是明代隆慶朝和萬曆朝五十餘年之儒學發展,尤其是後者作為明代最長的統治期,這段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只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的發展相當劇烈,延續十五世紀前半的朱王兩派平分天下,這段時期經歷了陽明心學的鼎盛時期,逐漸沒落,朱王合流的趨勢形成等轉變。 一、陽明學的鼎盛時期:
2024/04/21
這篇文章涵蓋的部分是明代隆慶朝和萬曆朝五十餘年之儒學發展,尤其是後者作為明代最長的統治期,這段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只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的發展相當劇烈,延續十五世紀前半的朱王兩派平分天下,這段時期經歷了陽明心學的鼎盛時期,逐漸沒落,朱王合流的趨勢形成等轉變。 一、陽明學的鼎盛時期:
2023/11/15
談到明代的科舉,一般人總會有個印象是八股文箝制思想,無法選拔到真正人才。這個印象有部分是事實,畢竟明代士人屢屢對於科舉的各種缺陷發表批評,尤其是過於漂亮詞藻始終受到詬病。但稍微深入閱讀明人文集,就會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2023/11/15
談到明代的科舉,一般人總會有個印象是八股文箝制思想,無法選拔到真正人才。這個印象有部分是事實,畢竟明代士人屢屢對於科舉的各種缺陷發表批評,尤其是過於漂亮詞藻始終受到詬病。但稍微深入閱讀明人文集,就會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2023/10/28
許多人對明史感興趣,但如何開始閱讀卻不太了解,以下分享我個人的閱讀過的幾部書籍,希望能幫助到抱有同樣困惑的朋友。
2023/10/28
許多人對明史感興趣,但如何開始閱讀卻不太了解,以下分享我個人的閱讀過的幾部書籍,希望能幫助到抱有同樣困惑的朋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泊船瓜洲
Thumbnail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泊船瓜洲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的故事,當真是說之不盡。 這個混亂的年代,與其說英雄輩出,不如說是觀念不斷翻新。 套路中的不套路,加上願意深研的人少,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創作的優秀題材與來源。 不過在這些知名的不知名的人物中,有個人我一直沒有去提到。 他在政治界的影響力不大,但對於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編書。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的故事,當真是說之不盡。 這個混亂的年代,與其說英雄輩出,不如說是觀念不斷翻新。 套路中的不套路,加上願意深研的人少,魏晉南北朝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創作的優秀題材與來源。 不過在這些知名的不知名的人物中,有個人我一直沒有去提到。 他在政治界的影響力不大,但對於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編書。
Thumbnail
雖然在華夏文化中,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或兒女「成材」,而不是「成草」,但是,壽命較長的「大樹」不免要面臨更多的外在挑戰。儒教。作為一棵在唐宋發展出主幹的樹,在元明時又有什麼新發展呢?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雖然在華夏文化中,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或兒女「成材」,而不是「成草」,但是,壽命較長的「大樹」不免要面臨更多的外在挑戰。儒教。作為一棵在唐宋發展出主幹的樹,在元明時又有什麼新發展呢?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